认清你自己并认真梳理你的资产负债人
最难以认清的就是自己,但建立长期组合投资计划的首要条件就是要认清自己,*的投资大师往往都是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全面透彻的认清自己可能勉为其难,但你至少应该知道自己的风险偏好、对市场波动性的宽容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施长期的投资计划不动摇,而长期投资行为没有在最终得到好的结果往往都是败在心理和情感因素上。
认清你自己可以保证在实施计划时不出现偏差和退缩,但具体要建立怎样的投资组合,就先需要清楚自己的资产状况。你可以编制一张资产负债表,这对你的投资计划很有帮助。以下是推荐的分类:
(1)付息投资工具;
(2)权益投资工具;
(3)生活类资产;
(4) 负债;
你最重要的决策就是决定付息投资工具和权益投资工具的相对配置权重,该权重大致决定了投资组合的收益/波动性的特征。在梳理你的资产负债时,注意不要把资产类别搞混,而且要从尽可能宽泛的视角来审视他们。比如你认为度假别墅不应该归为生活类资产,但是它一般只能消耗而不会创造财富,除非产生大于持有成本的租金收入从而带来正的现金流。 坚定自己的投资观
不同的投资观决定不同的资金管理方式。对于采取分散组合投资的你来说,你这类投资者认为市场分析技术无法增加价值, “战胜市场”是不切实际的投资目标。因此你必须承认这一事实,即投资组合的潜在长期增长路径就是可能实现的*结果。随着你愈加接近第四象限代表的世界观,技术因素便变得越来越不重要,而决策因素的重要性却在递增。后者与资产等级的选择以及资金在这些资产等级之间的相对分配权重有关。
当你坚定了自己的投资观后,就相当于为将要实施的长期组合投资计划找到了理论根据,你的一切行为才变得有意义。 明确你的需要、所受限制及投资期
只有明确了自己的需要和限制才能保证长期组合投资计划的实施执行。例如你必须考虑对投资组合流动性的需要,如果将来可能需要资金满足花销,那么*不要参与非流动性投资,比如房产投资。
你还要明确你的投资期,投资组合面临的两大风险包括通货膨胀和收益波动性。在较长投资期内,通货膨胀风险要高于市场波动风险。因而投资期较长的投资组合应该相应地将更多资产配置给权益投资工具,这样可以保障提高购买力所需的长期资本增值。在较短投资期里,市场波动的危险性高于通货膨胀。因此,投资期较短的组合应该更加关注付息投资工具,它们的本金价值更加稳定。
很多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投资期,结果导致权益投资比重过低,从而使投资组合过度暴露于通货膨胀风险之下。之所以会这样,部分是由于大多数人喜欢用预期的退休时间来定义投资期。它让人们产生这样一种错误观点,即权益投资工具仅仅适合在退休前提高财富净值,退休时应该将其卖出并将收益投资于付息投资工具。该传统观点的问题在于,它忽视了通货膨胀在退休后仍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制定一个投资绩效参考框架
只有在你对短期债券、大公司股票、小公司股票以及通货膨胀率的长期历史数据有所了解后,你才会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投资工具——既有高流动性,又有稳定的本金价值,还能产生足够抵消通货膨胀的高收益。对于完美投资工具的幻想一旦破灭,你就会明白构建投资组合时做出妥协的必要性。你在进行复合等级资产投资时,经常会发现某类资产最近表现很牛,而自己的投资组合却由于分散化效应无法与之相提并论,那么你的投资理念与实际情况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这时你的投资绩效参考框架往往是报纸或电视新闻上谈论的高收益资产,这更会加大你的心理压力。而如果你是通过组合资产的历史数据制定一个合理的投资绩效参考框架,那么会让你忽略眼前的收益而着重于更长远的利益。因此在实施长期组合投资计划前,制定一个投资绩效参考框架是关键的一步。 分配资产份额并设计投资组合
当你认清了你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又明确了投资策略后,接下来就是具体实施了。与使用资产类别较少的传统方法相比,广泛分散的复合等级资产投资能够产生更高的长期波动调整后收益。一旦你决定采用广泛分散的投资组合,那么就开始着手设计适合你自己的投资组合吧。
下面我们给出一种格式,你可以据此将当前的总现金价值(比如30万)转化成一个具体的推荐组合结构。
你首先输入投资组合当前的总现金价值(30万)。然后根据你的情况和需要,分别输入分配给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权益投资的百分比和金额。通常情况下,这些百分比一旦确定便不再更改,除非你的波动性宽容度、投资期或者财务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
根据广泛分散的投资策略,接下来你需要在以下5类资产之间合理配置投资权重:
短期债券
长期债券
股票和股票型基金
房地产投资工具
资产保值投资
在付息类资产(短期债券、长期债券)的选择和配置上,主要依据的是其质量和期限。投资者可以根据预期利率变动,决定短期与长期债券的相对配置。
对于权益类资产,股票和基金理所当然占据*的权重。再进一步细分下去,大公司股票和小公司股票、成长型基金与价值型基金适当分散,以消除过度依赖某一类型权益资产带来的风险。
房产通常是国人家庭资产中*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购买个人住房及度假住宅主要不是为了投资目的,因而不能列入投资组合中。它们通常出现在客户资产负债表的“生活类资产”中。
从历史数据来看,资产保值投资,例如商品关联证券与贵金属投资,具有完全不同于其他资产等级的收益形态。分配给他们的投资比重相对较小,当组合的其余部分由于严峻的经济形势而丢失城池时,也许它们反而表现优异。商品关联证券很可能是资产保值的*例子。商品与很多其他资产类别负向相关,因而成了有力的分散投资手段。
资产配置不仅要决定构建投资组合所用的各类资产,还要决定这些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对资金配置权重。那么,如何决定这些资产类别在资产配置中的权重呢?最简单的方式是考虑它们在国内资本总额中的相对比重。但这种方法显然过于宽泛,而且不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设计不同的组合。
正确的方法是根据经济情境预测、自己的期望收益、对资产波动的宽容度以及各种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设计组合。这种方法比较复杂,也需要投资者不断的在学习中进行调整。不管使用哪种方法,之前都*设定每类资产的*权重,从而保证分散投资的幅度。
你对资产波动的宽容度是影响投资组合的主要因素。
在资产配置中可以采取更积极的投资策略,为短期债券、长期债券、权益投资工具分别确定配置权重的波动范围。在该范围内进行有限的择时操作。在下表中,根据*配置规定,至少65%的资产将配置于“核心投资组合”,该组合由25%的短期债务工具、10%的长期债券和30%的权益投资构成。
投资分类 消极管理固定百分比 积极管理百分比波动范围
短期债券 35% 25%-45%
长期债券 20% 10%-30%
权益投资 45% 30%-60%
总投资 *** 65%核心投资组合 备制投资策略书并实施投资策略
再美妙的计划也离不开坚决的执行,我们强烈建议你制定一份书面的投资策略书,这有助于组合的投资策略得到严格坚决的实施,在极好或极坏的资本市场环境中做到这一点尤为重要。
投资策略书已经备制完毕,那么就是该把策略付诸实施的时候了。若在预期投资目标和波动性宽容度下,当前配置不尽合理,那么就应当尽快使组合回到目标。另一方面,可以考虑通过成本平均策略令投资组合逐渐回到目标配置,这样经济上与心理上都将获得好处。
成本平均法并不难,只要对某项资产定期进行投资,且每次投资金额都相等。比如说想在股票上投资180000元,可以连续18个月每月投资 1000元。对本金价值不定的资产例如股票进行投资时,最理想的情况是在低价位买进。通过使用成本平均策略,股价低时买入的股份较多,而股价高时买入的股份较少。策略实施完毕后,每股平均成本将低于为这些股票支付的平均价格。我们已经知道在短期上,波动性资产的收益与长期平均期望差异可能很大。通过定期定额投资建立某种资产头寸,客户的投资绩效接近长期期望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被投资资产的波动越剧烈,就应该在越长时间里通过成本平均法定期定额地投资。譬如,股票的波动性高于债券,可以花12到24个月使投资组合接近股票的目标权重,而对于债券这一时间可能短得多,只要6到12个月即可。当你的投资组合已经处于或接近短期债券、长期债券、权益投资之间的理想配置,只需选择其中的*资产即可。
在实施组合投资策略过程中,随着市场变化可对投资组合进行被动调整使其恢复目标配置。如果简单的采用买入持有策略,各等级资产之间的相对比重会随市场变动而改变,这也令组合的波动水平发生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变动。
对投资组合进行被动调整可使投资组合始终保持平衡的分散程度,并严格约束投资组合,防止组合在市场繁荣时为权益分配过高权重,使风险暴露加大;在市场低迷时分配过低权重,未能充分利用即将开始的市场上涨带来的好处。
说到资产配置,几乎所有人都听过“国外*学者指出,投资收益的91.5%由资产配置决定,择时只占1.8%!”
上面这幅图,出自美国学者Roger C. Gibson,在1986年发表于《金融分析家》上的《组合绩效的决定》一文,根据其与美林证券在1974~1983年发起研究的91项大型退休计划项目的长期投资收益,证明资产配置是投资组合绩效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择时操作和证券挑选只起到了次要作用。
4年后,1990年,哈里·马科维茨因为他1952年提出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从此奠定了“资产配置”在财富管理行业中的核心地位,甚至被誉为“华尔街的第一次革命”。而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理论为现代资产配置理论奠定了基础。
那么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选择理论是什么样的呢?简单的说:
一、投资任何金融产品,都有收益和风险。大妈都知道股票收益高风险也高,债券收益低但风险低。
二、不相关资产组合之后,奇迹出现了:收益不变风险下降。如50%的股票和50%的债券配置一个组合,组合的风险比单独股票或债券的风险都低,但收益却没有降低。
三、组合资产间越没有关系(相关系数低),组合风险越低。
四、形成组合资产之间的*比例。下图蓝色的“有效边界”曲线,就是投资组合里收益*下,风险最小的股票和债券配置比例。这就是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
所谓客户的资产配置,就是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如想赚多少钱,能亏多少,土豪还是屌丝,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多久要用钱等,在“有效边界”上找出最适合客户的配置比例。
(资料来自博道投资官微)
1、影响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需求的各项因素,包括投资者的年龄或投资周期,资产负债状况、财务变动状况与趋势、财富净值、风险偏好等因素。
2、影响各类资产的风险收益状况以及相关关系的资本市场环境因素,包括国际经济形势、国内经济状况与发展动向、通货膨胀、利率变化、经济周期波动、监管等。
3、资产的流动性特征与投资者的流动性要求相匹配的问题。
4、投资期限。投资者在有不同到期日的资产(如债券等)之间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投资期限的安排问题。
5、税收考虑。税收结果对投资决策意义重大,因为任何一个投资策略的业绩都是由其税后收益的多少来进行评价的。
扩展资料:
资产配置的主要类型
1、恒定混合策略
保持投资组合中各类资产的固定比例。假定资产的收益情况和投资者偏好没有大的改变,因而*投资组合的配置比例不变。恒定混合策略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稳定的投资者。如果股票市场价格处于震荡、波动状态之中,恒定混合策略就可能优于买入并持有策略。
2、投资组合保险
在将一部分资金投资于无风险资产从而保证资产组合的*价值的前提下,将其余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并随着市场的变动调整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不放弃资产升值潜力的一种动态调整策略。当投资组合价值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提高而上升时,风险资产的投资比例也随之提高。
3、买入并持有策略
在确定恰当的资产配置比例,构造了某个投资组合后,在诸如3—5年的适当持有期间内不改变资产配置状态,保持这种组合。买入并持有策略是消极型长期再平衡方式,适用于有长期计划水平并满足于战略性资产配置的投资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配置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