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大跌(300499高澜股份股吧)工业富联不涨

2022-06-13 15:18:11 证券 group

工业富联大跌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工业富联大跌」300499高澜股份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 工业富联大跌
  • 300499高澜股份股吧
  • 工业富联不涨
  • 工业富联股价回升无望


工业富联大跌

作为今年上市的新经济代表企业,登陆A股4个月后,今天工业富联股价跌破了发行价。

截至8日收盘,工业富联报收每股13.72元,对应总市值为2702亿元。与上市以来*价26.36元相比,工业富联当前市值接近“腰斩”。

业内人士指出,工业富联上市后的低迷表现,一方面受到A股整体趋势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大家对新经济企业的价值认同出现了分歧。

4个月股价腰斩

10月8日,工业富联股价低开低走,在13.77元的发行价上方几度“挣扎”。下午14时24分左右,公司股价失守13.77元,收盘报13.72元。

作为今年上市的新经济企业代表,工业富联上市后股价表现一直不尽人意。

6月8日,工业富联在上交所鸣锣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票19.7亿股,发行股份数量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10%,募集资金总额为27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为267亿元,发行初始总市值约为2710亿元。

上市首日工业富联涨幅44%,市值接近3900亿元,超过之前A股市值*的科技股海康威视,坐上科技股“新一哥”宝座。不过,仅仅3天后,工业富联便打开连续涨停板,进入震荡下行通道。

从6月13日开板后的*价26.36元,到今天的收盘价13.72元,工业富联在4个月时间里股价下跌48%,对应市值从*点的近5200亿元缩水至如今的2700亿元。以另一家新经济企业药明康德当前900亿元的市值计算,工业富联相当于在4个月时间里跌去了近3个药明康德的市值。

巨无霸的“软肋”

可以预见,此次破发,将让工业富联再度陷入估值是否过高的争议。作为全球*电子代工企业鸿海精密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工业富联未来能否用自己的业绩来支撑此前市场的预期?

8月13日,工业富联披露上市后首份财报。财报数据显示,工业富联2018年上半年营收1589.9亿元,同比增长16.29%,实现净利润54.4亿元,同比增长2.24%。

中证君统计发现,在工业富联所处的申万电子制造行业板块下,公司上半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均稳稳占据头把交椅。但若以总资产净利率(ROA)来看,工业富联上半年的总资产净利率仅为3.4%,在同板块59家公司中排名第18位。以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来看,工业富联2.24%的增长率仅排名第31位。

业内人士认为,工业富联的估值,就是在代工厂与工业互联网转型之间寻找平衡。按照传统代工厂估值,可能只有10倍PE,如工业富联母公司鸿海精密当前市盈率仅10倍。但工业富联此次上市的业务板块主要是工业互联网,如果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转型成功,则市场估值有望上浮。

对于当前工业富联的市场表现,盛势资本董事长魏其芳认为,当前A股新经济企业估值分化,受宏观经济、外部环境扰动和A股市场行情综合影响,导致部分投资者对工业富联这样的外向型企业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对新经济企业前期业绩的过高心理预期和发行初始的炒作氛围降温,使得工业富联股价持续下跌。

华盛资本指出,新经济题材估值前期被炒高是必然的。这些新经济公司的成长性并不差,但泡沫过多,估值虚高势必出现问题。一方面,估值有水分需要释放;另一方面,往后的业绩增长情况还需观察。

6000亿元估值落空

此前,多家机构在测算工业富联估值时,认为工业富联上市后总市值有望达到6000多亿元。

工业富联2017年营业收入3545.43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58.67亿元,每股收益约0.90元,发行新股摊博后约0.81元。目前A股市场电子设备及服务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约40倍,如果按此估值,工业富联总市值将达6000多亿。不过,随着工业富联此次股价破发,工业富联的滚动市盈率已经只有16.9倍,此前机构的乐观预测正遭遇越来越大的实现压力。

平安证券在此前8月份的研报中表示,依托工业富联在制造服务业的强大经验积累,公司有望成为“先进制造+工业互联网”新生态的典范企业。预计公司2018-2020年的归母净利分别是178.73、201.72、227.36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91、1.02、1.15元,对应的PE分别为22、19、17倍。

中金公司在8月14日的研报中指出,对工业富联维持推荐评级和目标价 21.70 元,对应 2018、2019 年PE倍数为 25.5、23.8 倍。

华金证券在8月16日的研报中指出,预测工业富联2018年至2020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5、0.99和1.14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4.9%、23.7%和22.7%,给予增持-A建议。

部分机构给予工业富联的评级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300499高澜股份股吧

智通财经APP讯,高澜股份(300499.SZ)发布公告,为推动和保障公司控股子公司东莞市硅翔绝缘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东莞硅翔”)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及汽车电子制造业务的快速、长远发展,落实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东莞硅翔拟与东莞市望牛墩镇人民政府签署《东莞硅翔动力电池热管理及汽车电子制造总部项目投资协议》,以自筹资金人民币7亿元投资建设动力电池热管理及汽车电子制造总部项目。


工业富联不涨

富士康自上市以来,复权股价从*的25.78元,跌至现在的11.78元,市值腰斩。


下跌的原因有很多,诸如,成长性差、没技术含量、代工没议价权、伪科技公司等,反正就是不被资金认可。


事实上,富士康目前是科技公司里估值*的,同样是代工厂的立讯和歌尔估值都在30倍以上。


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收1960.30亿元,同比增长10.97%;净利润67.27亿元,同比增长33.44%,扣非后净利润增长8.63%。


科技公司里,但凡能有5个亿的净利润,都可以炒到上千亿的市值,而富士康少说也是一家年赚百亿的公司,问题出在哪里?



1

代工行业的问题


富士康旗下*的3C客户是苹果,下游云计算客户包括了:华为、阿里巴巴、亚马逊等。全球其他知名客户还包括:戴尔、英伟达腾讯、联想、诺基亚等。


2020年营收4317.86亿元,归母净利润174.31亿元;2021年上半年营收1960.30亿元,归母净利润67.27亿元。


营收很高,就是毛利率太低。


数据来自:IFind


所有代工厂家(台积电除外)几乎都面临这样几个问题:毛利率低、要压货款、随时面临丢单风险。


1)毛利率低


富士康的营收结构分三部分: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毛利率分别为10.63%、4.63%、41.67%。


目前公司业务占比*的是通信移动设备代工,也就是苹果手机、戴尔电脑这些。云计算业务主要客户是阿里和华为的相关产品代工。


代工行业为什么毛利率这么低?因为代工拼的是人工成本,技术门槛本身不高,行业竞争对手太多。


就拿苹果产品代工里利润*的耳机来说,这款耳机完全可以在富士康代工,但是却被拿到了立讯代工。


*的原因,应该是苹果想要扶持起更多的供应商,毕竟订单过于集中,还是有风险的。


因此,对于下游的厂家来说,主观意识上是希望代工厂家之间能有竞争,这样更有利于掌控供应链渠道。


2)要压货款


2021年中报,公司账上应收账款为709.34亿元。近五个季度分别为661.28亿元、868.27亿、764.52亿、706.87亿、655.88亿元。


应收账款天数逐年增长。从2015年的62.04天,到2021年中报的72.43天,账期从之前的2个月结一次到现在的2个半月结一次。


压货款*的影响是会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因为要先做出产品,之后再收钱,所以要先垫款。


为此,富士康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在50%左右,短期借款维持在400-500亿左右,近三年支出的借款成本分别为5.89亿、7.53亿和6.83亿元。


2

研发投入不高


根据IFind统计,2017年至今,富士康研发费用从79亿元增长至2020年100.38亿元,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52.33亿元。



研发金额的确不低,这样的研发金额在全A股的科技公司中可以排名第二,第一名是美的集团。


但一看占比的话,4317亿元的营收,研发投入100亿元,营收占比也就2.32%。


华为每年的研发占比在10%以上,台积电也超过了8%,总体来说工业富联在科技公司里研发投入算低的。


富士康2万名研发人员,人均工资40多万,在科技大厂里这样的研发工资也不算太高。


所以说是伪科技,真没法反驳。


3

未来增量空间


2020年全球云基础服务市场达到1290亿美元,亚马逊市占率32%、微软市占20%、谷歌市占9%、阿里市占6%、IBM市占6%。


富士康的业务主要是为云服务商代工组装相关设备,所以富士康的毛利率只有4.63%。


进入数字化时代,云服务一定是未来最确定的行业,头部的微软、华为、阿里业绩都在放量。


万亿级别的大蓝海,富士康就只干了个毛利率不到5%的环节,确实可惜了。


然后是工业互联网,简单的说工业互联网就是将智能制造数字化数据化,让机器变的更聪明。


这是富士康毛利率*的一块业务,毛利率高达41.67%,2020年该项业务营收14.41亿元,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行业空间有多大?


2019年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6109.1亿元,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146.5亿元。


4

写在最后


如果只是靠着代工的话,工业富联未来的前景比较堪忧。因为随着比亚迪电子、立讯的崛起,苹果很有可能转移更多的订单。


此外,进入智能化制造时代,机器代替人工是趋势,工业富联原本建立起的劳动力优势将不复存在。


工业富联股价回升无望

记者 | 庞宇

工业互联网龙头工业富联(601138.SH)去年业绩创新高。但受疫情影响,公司深圳各园区已停产,或对2022年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月14日盘后,工业富联发布业绩快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95.57亿元,同比增长1.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10亿元,同比增加14.80%。去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这是公司净利润*突破200亿元大关,也是近6年增速*突破20%。

不过,工业富联三季报时,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10.07亿元,同比增长25%,到了全年,净利增长幅度有所窄。从电子行业特点和工业富联近年数据来看,四季度净利润几乎占公司全年净利润的一半。经计算,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净利润为90.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速放缓至个位数,为4.38%。而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单季度净利同比增幅分别为70.71%、11.50%和13.69%。

对于全年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工业富联表示,受益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公司在“数据驱动、绿色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实现了对数字经济产业五大类范围的全覆盖,在云及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 能家居、5G及网络通讯设备、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设备等领域,在产品、技术以及全球市占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而对于去年四季度的业绩增速放缓,工业富联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消费电子类产品有行业周期规律,四季度利润在全年占比较重。2020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导致利润基数较低,第四季度产能和订单陆续恢复正常,利润创下新高。受此基数影响,2021年前三季度同比出现大幅增长,四季度同比增长却并不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富联去年净利润增速提升较大也与2020年业绩下滑有关,若与2019年净利润186.06亿元相比,增幅则为7.55%。

而营业收入方面,工业富联2020年营收就已达到4317.86亿元,2021年较前一年收入仅增加 77.71亿元,若与2019年相比,收入增长7.55%。这与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时期的2017年、2018年相比,增速存在一定差距。

梳理发现,作为工业互联网龙头,工业富联近年来似乎陷入了业绩增长瓶颈。在上市前的2017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0.01%和10.45%,当年公司营业收入就已经超过3500亿元,净利润也接近160亿元。而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增速则由17.16%降至5.65%。2018年、2019年公司净利润尚能实现同比正增长6.52%和10.08%,到了2020年则下滑6.32%,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根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工业富联主要有三大主营业务,分别为通信及移动网络设备、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其中前两项业务为公司提供了超99%的收入;工业互联网业务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贡献营收不足1%。

尽管工业富联并未在半年报中披露毛利率的具体数值,以半年报中公司披露的营收1960.30亿元、营业成本1807.44亿元计算,公司毛利率约为7.80%。虽然相较2020年中报时的7.22%有所提升,但与2017年同期的9.23%毛利率相比,仍落后1.43个百分点。

而将时间线拉长来看,2017年-2020年,工业富联毛利率已经由10.14%降至8.35%。自2018年以来,公司整体毛利率维持在个位数。从公司招股书提到的同行业上市公司来看,2020年欧菲光(002456.SZ)、共进股份(603118.SH)、长盈精密(300115.SZ)、环旭电子(601231.SH)、卓翼科技(002369.SZ)毛利率分别为10.91%、13.94%、28.42%、14.62%、10.45%及11.95%,均在两位数以上。对比之下,工业富联毛利率并不占优势。

多重因素下,工业富联股价也难掩“颓势”。在2018年6月上市之初,公司股价一度冲至25.78元/股,市值达5130亿元。此后股价震荡下行,自去年5月6日以来就持续处于破发状态。目前,公司*股价已跌至10.18元/股,仍低于发行价,年初以来累计下跌14.6%。

而眼下更困扰工业富联的是停产问题。由于近期深圳地区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3月13日晚,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称,除公共服务类企业外,所有企业一律居家办公,暂停生产经营活动。而这也意味着,办公地和工厂均位于深圳的工业富联也将受此影响。

对此,工业富联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表示,“公司深圳各园区(龙华、观澜等)配合当地政府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即日起暂停营运,实际复工时间待当地政府通知。”同时,该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因有其它备援厂区,已进行必要之生产调配,以降低对公司营运影响。”至于郑州等地备援厂区能承担多少产能,该相关人士表示并不清楚。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