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2008年钢材价格」泉州上市公司》,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是2018年年底了。
金九银十过后,全国钢铁的价格一天一天的往下跌。来看一下广州(乐从)市场的价格走势就知道了。
今天乐从市场主要的钢铁品类报价如下
钢贸商也是两边站,有存货的表示有点慌,而空仓的密切关注,等待拐点之前出手。
而吃瓜群众就喊着,跌吧跌吧。反正高了这么久了。
不过呢,不查不知道,。虽然很多人在喊钢价高,但是2018年的钢价比十年前的还要低!!
先来看看现在的价格水平。
拿中厚板为例,都在3500-4000这个价格范围。
要知道,2008年的钢价水平*到6200!,相差两千多。
下面小编就来回顾一下2008年
国内钢材市场价格总体经历了大涨急落的变化,也演绎了各钢厂和经销商大喜大悲的情景剧。尤其是下半年,挑战和冲击接踵而至,市场对后期钢价预期一度悲观,钢市在困境中艰难前行。
升:
上半年,受铁矿石、焦炭、石油等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影响,以及国内、国外需求的强劲拉动,钢材价格在轻松中飙升。春节以后的2月份和4月份,以及灾后重建的全面展开以及奥运工程的加紧施工,对钢材需求量激增,国内钢市呈现一片“红火”的景象,并于五、六月份钢价达到今年的峰值。热轧、镀锌板卷等钢材品种更是创下近年来的新高。天津5.5热卷由年初的4630元/吨,涨至六月初的5930元/吨,涨幅达1300元/吨。
跌:
7月份,随着雨季的到来,钢市进入传统消费淡季,各地需求放缓、库存上升明显,建筑钢材和带钢市场首现下跌之势。其他钢材品种也一改前期持续大幅飙升的势头,市场行情均开始“走软”,成交持续低迷,国内钢材市场全面进入震荡整理阶段。而一直坚挺的原料价格出现松动,并迅速步入下行通道,钢市进入“跌跌不休”的恶性循环。
随着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实体,国内钢市亦不能独善其身。尤其是“十一”长假过后,市场价格交替回落,加之下游用户资金严重不足、钢材出口量大幅缩水,导致国内资源供应量急剧增加,钢厂、市场库存大幅攀升,下游用户对钢材的购买力明显减弱,市场价格不断下挫,甚至一度出现恐慌性下跌。据商情科统计,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的一个月间,全国各主流市场价格大幅深跌,跌幅均在千元以上,且不断刷新年初以来的*价。上海市场1.0mm冷卷和1.0mm镀锌市场价格跌幅*,均达到或超过1900元/吨。
截至2008年11月中旬,国内钢材代表规格市场价格降至今年以来的*值,各主要品种较今年以来的*价跌幅均在两千元以上,其中板材产品跌幅均在三千元以上。
自从08年钢价从6200高位下跌之后,就再没见过6字头了!
所以说,如果拿08年的价格和现在比,是没涨反跌的!
人生有几个十年?还要一个多月,就迈入2019年了!
各位钢贸小伙伴们!一起努力吧!
2021年1月18日,泉州市统计局披露,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达到了10158.66亿元,同比增长2.13%,成为全国第18座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作为福建省的一座地级市,泉州能有今天的经济实力和地位,离不开对外贸易对制造业产业的推动及发展。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北与福州相连,南与厦门接壤,东与台湾省一峡之隔。早在唐宋时期,泉州就是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到了南宋末年,泉州一举超过广州和宁波,成为当时的世界第一大港,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也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正是因为如此优越的地理位置,自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就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特别是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居建材等轻工业项目纷纷落户泉州,逐步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协同发展为主、以轻工业产业集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很快形成了泉州的经济支柱。泉州GDP从1978年的7.79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近1.02万亿元,年均以31%的速度增长,42年间增长了1303倍。泉州经济总量连续22年高居全省第一。
截至目前,这座东南沿海轻工业重镇拥有17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约1028亿元。其中,9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7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家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接下来,时代数据将用数据分析这17家公司,从侧面看看泉州产业的成长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
泉州的资本市场18年
1993年12月6日,由泉州市经济发展公司、泉州市投资开发公司、豪盛石琳(香港)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福建豪盛(现ST岩石,600696)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拉开了泉州资本市场的序幕,成为泉州第一家上市公司。但好景不长,2001年福建豪盛由于连续两年业绩出现亏损而被收购,公司注册地及办公地也从泉州迁至上海。
此后,2002年泉州第二家上市公司石狮新发(现阳光城,000671)也被福建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收购,从而将公司注册地及办公地从泉州迁出。目前,泉州现存最早的A股上市公司是2003年2月26日登陆上交所的惠泉啤酒(600573)。
自此,泉州本地的众多轻工业优质企业才开始陆续登陆A股市场。在此后的17年间,有16家泉州企业先后挂牌A股。其中,2011年是泉州企业上市最多的一年,年内有3家公司上市。
民企占比超八成,近半位于晋江市
从上市公司属性来看,在17家泉州A股上市公司中,有14家是民营企业,占比达到82.35%。此外,国有企业上市有2家,外资企业上市有2家。
从上市公司地域分布来看,位于闽南金三角核心区的晋江市集聚的上市公司最多,达到7家,均为民营企业。其后,拥有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鲤城区拥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各有2家。此外,惠安县、南安市、丰泽区、泉港区、德化县分别拥有上市公司2家、1家、1家、1家、1家。
涉及8个行业,纺织服装居多
泉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国东南沿海轻工业重镇,泉州借助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为主协同发展的优势,逐步形成以轻工业产业为核心的产业运营模式。
据时代数据统计,这17家公司共来自8个行业。其中,最多的行业为纺织服装行业,有6家公司;其次是软件开发行业,有3家上市公司。此外,在材料、食品饮料、医药制造、建筑建材、休闲用品、电子元件及设备等行业均有公司上市。
5家公司前三季度盈利过亿
2020年初的疫情对轻工业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以移动游戏为主的软件开发产业却获得迅猛发展。同时,随着下半年国内持续扩大内需、海外疫情趋缓,泉州的轻工业得以快速复苏。据时代数据统计,这17家上市公司中,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盈利的公司就有14家。其中,净利润超过1亿元的有5家。
具体来看,拥有覆盖全球80亿移动设备的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游族网络(002174)业绩雄踞第一,前三季度营收37.24亿元、净利润5.6亿元。其后,专业从事陶瓷电容器研发和生产的火炬电子(603678)前三季度营收24.74亿元、净利润4.25亿元。此外,ST冠福(002102)前三季度净利润2.87亿元,排在第三。
两家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过亿
据时代数据统计,这17家上市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在研发方面的平均投入为0.51亿元。其中,研发投入过亿的上市公司只有2家,均为软件开发企业。
其中,国内领先的游戏开发企业恺英网络(002517)研发投入最多,达到2.53亿元,占前三季度营收的22.57%。游族网络(002174)紧随其后,研发投入为2.34亿元,占前三季度营收的6.28%。
两家公司市值过百亿
自公司登陆A股市场以来,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市值增长最快的是民营企业。据时代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1月25日,有2家公司市值超过100亿元,均为民营企业。
从公司来看,火炬电子(603678)的市值*,达到*.03亿元;其次是游族网络(002174),市值达到110.63亿元;紧随其后的是恺英网络(002517),市值为90.41亿元。
12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抓住历史机遇,推进民营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协同发展,至今孕育了一批细分领域龙头型企业。
据时代数据梳理,在17家公司中,有12家属于各个行业细分领域的龙头型企业。其中,游族网络(002174)拥有全球领先的移动开发者服务平台Mob,覆盖80亿移动设备;火炬电子(603678)是国内首家能生产宇航级电容器的企业,同时也是国内首家将“湿法淋幕工艺”产业化应用的企业。
摘要:而在十年前的2008年,螺纹钢期货期价同样在刷新阶段新高后迎来大跌。这两次走势背后的主导逻辑有何异同?
自8月22日盘中创下阶段新高4418元/吨之后,螺纹钢期货主力1901合约便展开震荡下跌,11月26日盘中更是一度跌至近五个月新低3496元/吨,仅11月以来该合约累计已下跌逾13%。
而在十年前的2008年,螺纹钢期货期价同样在刷新阶段新高后迎来大跌。这两次走势背后的主导逻辑有何异同?
据分析师称,2008年、2018年螺纹钢期货两次大涨后大跌走势背后都是供给与需求矛盾的演绎。
据分析师回忆,2008年上半年,在国内外铁矿石价格以及焦炭价格大幅上涨的推动下,叠加年初冰雪灾害和5月四川大地震影响,导致钢材生产运输次序不正常,国内螺纹钢价格持续攀高;截至6月末,二级大螺纹钢平均价格为5514元/吨,同比涨幅为58%。同时,各种原料价格以及煤电油运等综合成本亦不断上升,钢材价格与原料价格形成相互助涨的循环关系,螺纹钢的历史*价格也因此被不断刷新。政策出手叠加淡季需求较弱,阶段性供应过剩矛盾凸显。6-8月份,国家宏观调控发力房地产等行业迅速降温,螺纹钢终端需求迅速减弱。在国家不断强化宏观调控、控制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上调银行准备金率的情况下,市场形势日趋严峻,但普遍认为在高成本的支撑下,价格不会出现过大的回落。而9月雷曼兄弟破产,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市场恐慌心理迅速蔓延,贸易商降价甩货,终端用户观望心理进一步增强,贸易商的恐慌与终端用户的观望将需求萎缩的程度进一步放大,持续一年半时间上涨在3个月就前功尽弃。
分析师进一步表示,2018年则是在不同的环境发生同样的故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推高钢材价格。在需求整体保持下降状态下,国家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钢铁、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下狠手,5年去除1.3亿吨-1.5亿吨钢铁产能任务三年之内顺利完成,并顺带将1.2亿吨的“地条钢”产能清出市场。三年时间螺纹钢价格*从1680元/吨上涨到*4920元/吨。宏观预期变差叠加需求淡季带来钢价下跌加速。进入到2018年三季度之后,市场宏观预期开始明显变差,对于汽车消费下降问题、房地产市场预期下降等问题开始集中爆发,但在旺季需求支撑下钢价仅是缓慢下跌。进入11月份之后,尽管有采暖季政策支持还有北方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影响,但钢材价格由于宏观顶、需求顶、政策顶叠加因素,钢价开启快速下跌阶段。2018年钢价上涨700元/吨用了240天,跌700元仅用24天。
钢价跌势是否继续?分析师表示,回顾2008年螺纹钢期货行情,从下跌开始到跌破上行趋势线也是非常的纠结,但在突破趋势线之后的一个多月时间中,价格跌势迅猛。自2008年7月14日,螺纹钢价格跌破上行趋势线,开始出现加速下跌到止跌反弹持续时间约为45天,价格累计下跌600元/吨。反弹仅仅过去一周时间,钢价重新进入到下跌通道。这一轮下跌持续时间约为43天,价格跌去1820元/吨,价格直接跌回*上涨的起始点2007年4月份的水平。此后钢价展开约有700元左右的反弹,一直持续到2009年春节前。*下跌持续时间约为63天,价格再度跌去720元/吨,*点出现在2009年4月7日报价3150元/吨,这一波价格下跌才算是最终结束。从*到*持续时间约为10个月时间,价格*波动幅度81%。
“而目前,国内钢价毫无疑问仍是处在下跌阶段的初始阶段,11月至今现货市场价格下跌幅度已达700元/吨,期货方面目前价格*波动幅度已达886元/吨。”分析师表示。
摘要:螺纹钢期现价格价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在不同的阶段,基差的大小和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基差扩大和缩小是市场变化的必然趋势;在期货和现货的价格变化中,宏观经济和政策变化决定了钢价的长期走势,而钢材的供给和需求变化又决定了中短期的价格波动,其中基差的大小则反映了预期和现实的差异,以及产业逻辑和资金的博弈。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全球,“黑天鹅”事件接踵而至,各国金融市场哀声一片,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行业快速复工复产,国内黑色商品在良好的预期支撑下宽幅震荡,整体走势较其他商品明显偏强,但随着钢材供应量的恢复,整体供大于求的压力已开始体现,期现货价格逐步走弱,那么在疫后的经济刺激利好和现实供需压力之下,期限价格价差将如何变化?
1、钢价和基差变化的历史走势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政府投放四万亿资金,市场投资信心高涨,2009年3月螺纹钢期货上市后,盘面价格震荡上行,期现价格多数时间为负值,且大于仓单成本,持续近两年的时间;
2011年8月之后产能逐渐过剩,钢价持续下行,但房地产行业迎来了大发展,盘面螺纹价格和现货仓单成本差距较小,基差变化不大;
2015年12月开始的供给侧改革,钢铁行业利润提升,钢价抬升,期现价差逐步扩大;
2018年至目前,供给侧改革接近尾声,行业产能仍然较高,产业利润被原料分割,基差走势呈现出规律性变化;
下面我们将从以上四个阶段来分析钢价和基差的变化,以及对比历史价格和基差的变化规律, 大胆预判未来的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2、第一阶段:四万亿投资之后的期货拉动现货上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出口出现负增长,经济面临硬着陆的风险。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总投资在2010年底约需四万亿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万亿计划”。
钢铁行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原料,在四万亿投资的刺激下,钢材价格应声而涨;螺纹钢期货在2009年4月登陆上海商品期货交易所,市场预期向好叠加资金推动,期货价格带动现货价格大幅拉涨,期间期现价差(现货-期货,现货换算成盘面,以上海过磅价格为准,下同)多数时间呈现负值。2011年之后随着钢铁产能扩大,市场供需基本保持稳定,钢价波动缩小。在此阶段,基差表现为期货拉动现货上涨,基差多数呈现负值,在基差缩小至-100元/吨时,期货价格将再次拉涨,带动现货价格上行;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3、第二阶段:产能逐步过剩之后的现货压力导致价格下跌
2011年钢企利润水平较高,新增产能大干快上,导致供给逐渐过剩,钢材价格面临调整,企业纷纷破产倒闭,产业内并购重组,市场产能逐渐出清。在2011年8月至2012年12月,盘面价格领跌,现货价格随之下行,但期现价差不大,中间也有波段性扩张与收缩;在2013年-2015年间,期现价差多数时间基本持平,期间经历房地产发展和股市暴跌,2014年10月-12月间,期现价格走势反向,价差扩大至580元/吨;在2015年底,钢价*值触及1600元/吨的水平,为历史*价。此阶段基差特征为:产能过剩导致期现价格同步下行,基差变化不大。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4、第三阶段:供给侧改革,钢市利好迎来了期现价格反弹
2015年12月,随着中国政府提出并推进供给侧改革,钢铁行业重新焕发青春,钢材价格逐步上扬,期现价差扩大;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基差相对较小,3-5月主要是主力合约移仓换月导致基差扩大;2017年开始,期现价差逐渐扩大,盘面价格小于现货价格成为常态,其中2017年12月,基差扩大至*值1200元/吨,期货价格换月和冬储需求旺盛以及环保限产导致期现价格分化,12月后半月现货价格快速下跌近800元/吨,基差逐渐修复。此阶段基差特征表现为:供给侧改革利好钢价上涨,基差逐渐扩大,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逐渐成为常态。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5、第四阶段:供给侧改革尾声以及疫情引发金融动荡之后的价格变化
2018年之后供给侧改革逐渐接近尾声,钢材价格重心逐渐开始下移,但环保限产和中美经济贸易成为价格变化的扰动因素。此阶段基差呈现出规律性变化:钢材现货市场供需出现矛盾时,盘面预期拉动现货价格上涨,但现货价格涨幅不大,在基差缩小至200元/吨左右时,盘面价格继续上涨乏力,那么市场将重新关注基本面供需变化,盘面价格迎来大跌,基差重新扩大。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全球,“黑天鹅”事件接踵而至,各国金融市场哀声一片,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行业快速复工复产,国内黑色商品在良好的预期支撑下宽幅震荡,整体走势较其他商品明显偏强,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反弹至3600元/吨,现货价格变化不大,基差缩小之后,而后盘面价格上涨乏力,随着钢材供应量的恢复,整体供大于求的压力已开始体现,期现货价格逐步走弱,在疫情扩散和市场恐慌心态的拖累下,期货价格迎来了一波大幅下跌,基差修复;那么期货大跌之后,钢价能否继续下破钢厂成本呢?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
从目前钢材市场变化来看,基本面逐渐好转,钢材去库速度加快,原料成本支撑仍然较强,但库存的*值仍处高位,产量也在快速回升,而疫情之后经济政策刺激和产业扶持力度加大,钢价跌破钢厂成本的可能性不大;另外,国外疫情也将出现拐点(亚太地区相对较好,欧美控制力度加大,新增人数将迎来拐点),疫情的冲击将加大经济恢复的难度,特别是进出口贸易对经济的拖累,那么“新基建”为代表的投资和政策刺激将为后期的钢价反弹提供动力;
对比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的政策刺激和投资拉动,目前3000-3200元/吨的盘面价格或是2020年的期货价格底部,后期走势将是期货价格或带动现货价格上行,基差缩小至负值甚至负值扩大也是有可能的,但当前钢价下行趋势的打破,还需要政策和“新基建”的发力;否则像2011年之后的产能过剩,期现价格将会出现大幅下行,但经历了供给侧改革的钢铁市场,正迎来基础设建设的大发展,已经不具备严重产能过剩和行业全面亏损的基础,目前铁矿和废钢的成本支撑稍显单薄,钢铁企业的主动限产和刺激政策的发力将会为价格的上涨带来转机。
6、总结与展望:
基差的变化反映了市场预期与现实的差异,基差缩小阶段一般表现为市场供需矛盾较大,市场预期较好,盘面价格涨幅大于现货价格涨幅,或者现货价格跌幅大于期货价格跌幅;而基差扩大则为预期修复,期货价格跌幅大于现货价格跌幅,或者现货价格涨幅大于期货价格涨幅(后者出现情况较少)。
当前阶段处于去产能后期,钢价重心逐年下移,基差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而2020年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市场节奏,随着产业的复工复产,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逐渐发力,钢价或会再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期货带动现货上行,基差出现负值;就短期而言,3000-3200元/吨的钢价将是年度价格底部,当前的价格下跌将为后期的上涨带来想象空间。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