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6月17日盘后,国际指数编制公司富时罗素即将调仓生效,根据6月初公布的富时全球股票指数系列*审议结果,智飞生物、格力电器和中国石油三家公司将被”踢群“。
值得注意的是,智飞生物业绩如此亮眼,为何会被”剔除?有业内人士认为,近一年的时间内,疫苗龙头企业智飞生物股价跌了近六成,股价一直低迷,甚至在大盘反弹的背景下,其股价不断创下阶段新低。
6月15日开盘后,智飞生物股价在午后开始走高,截至15日收盘报收93.20元/股,涨幅为3.68%,市值为1491亿元。截至16日午间收盘,公司股价报收94.69元/股,涨幅为1.60%。
昔日牛股如今已经跌去六成
进入6月,智飞生物的股价依然是投资者较为关注的对象,被富时罗素指数剔除,不知是福是祸。但是智飞生物股价承压,的确让很多机构投资者很受伤。
《国际金融报》
虽然部分老股东有所减持,但是从十大股东行列看,有家私募基金迎水投资凭借旗下两只产品在今年一季度成为新进股东。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迎水投资持股数量为2168.3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2.35%,持仓参考市值为29.92亿元。
有投资人士分析认为,迎水投资之所以在一季度重仓智飞生物,一方面是股价跌至低位有抄底打算,另一方面,可能看好第二代重组新冠疫苗的临床进展。
然而,让公私募机构没有想到的是,今年以来,截至6月15日,智飞生物股价跌幅超25%,第二季度跌幅甚至超过35%。以迎水投资为例,其一季度末30亿元的持仓市值直接缩水超10亿元。一切损失还能涨回来吗?
公开资料显示,重庆智飞生物于2010年9月上市,系一家从事生物制品营销为主的公司。上市初期,公司股东蒋仁生、吴冠江的持股比分别为55.80%、26.10%,后来随着限售股解禁,二人也开始了减持套现之路。
据统计,2012年至今,智飞生物实控人蒋仁生除了股份减持还通过员工持股计划等方式减持公司股份,累计套现金额约为80亿元;股东吴冠江累计套现金额约为130亿元。
截至目前,蒋仁生持股总数占总股本比例为48.32%,其子蒋凌峰持股比例为5.4%;吴冠江持股比例为0.79%。
除了股东减持,与疫苗相关的消息也连连让智飞生物股价受挫。今年4月,世卫组织称HPV疫苗接种1剂次与接种2-3剂次效果相当。受此影响,4月14日,智飞生物股价突然闪崩大跌14.19%。
具体来看,从2021年5月至今近一年时间,智飞生物的股价已经从230.69元/股一路跌至82.36元/股,期间跌幅达到64.29%,市值蒸发近2000亿元。
就其机构持仓情况来看,持仓数量已经由2021年12月末的1017家降至2022年3月末的523家,持股总数也由2.15万股降至1.91万股。
“九价”这颗“子弹”还能飞多久?
2021年,智飞生物作为A股中净利润破百亿的极少数药企,HPV疫苗在这之中贡献了不少。智飞生物依靠代理默沙东九价疫苗与自研产品重组新冠疫苗,营收实现不断增长。可是,HPV疫苗市场内卷在今年逐渐加剧,智飞生物的优势似乎正在被削弱。
2017年,智飞生物与默沙东续签经销与推广合作协议,代理进口四价HPV疫苗;2018年又与默沙东补充协议,代理进口九价HPV疫苗。由于作为默沙东疫苗的*代理商,产品也供不应求,智飞生物充分享受了HPV疫苗红利。
从业务收入占比上看,2016年智飞生物代理产品收入仅占1.61%(含服务费收入),此后便开始飞速提
升,2017-2019年其占比分别达到24.15%、75.71%和87.37%,2020年更是达到92.09%。由此可见HPV疫苗红利对智飞生物的影响。
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0年间,智飞生物营收由4.46亿元增至151.9亿元,增速连续三年达到100%以上。就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其营收已经达到306.52亿元,净利润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08亿元,或成为A股中首个净利润破百亿的企业。
但在2022年初,国家卫健委正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适龄女性开展HPV疫苗免费接种活动,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执行,选择的都是国产二价HPV疫苗。
而就目前国产二价疫苗来看,万泰生物与沃森生物二价疫苗已经相继上市,除此之外,康乐卫士、瑞科生物、博唯生物等企业的九价HPV均已进入Ⅲ期临床;其余企业的二价、四价,乃至十四价产品研发也热火朝天。
相比之下,智飞生物代理的九价疫苗还“香”吗?要知道在2021年上半年,默沙东HPV疫苗对国内的供应量甚至还有所下跌。据智飞生物半年报显示,其四价和九价HPV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为305万和194万支,同比减少16.88%和10.18%。彼时默沙东对外的统一说法是九价HPV疫苗产能不足。
如今政策的变化,智飞生物与默沙东似乎也开始紧张。据智飞生物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九价疫苗在2021年全年的批签发量达到1020.61万支,增长率达到101.45%,相比2020年的批签发量几乎翻了一倍。
(图源:2021年年报)
同时,根据中检院的批签发数据,今年一季度,九价HPV疫苗在中国的批签发批次为19批,远大于2021年同期的5批。华西证券研报推测表示,截至3月中旬,中检院今年批签发的九价HPV疫苗在400万到450万支左右,单季数量已经直逼2020年全年总数。
虽然疫苗批签发量上去了,但是公司与默沙东的疫苗合作将在2023年6月底到期,如果不能证程续约,或将影响公司一半的营收。
百亿净利能否持续?
智飞生物目前营收的主要方式为代理+自研产品。根据2021年年报数据,智飞生物自主产品收入占比提升到31.64%,主要收入源于当年3月获批紧急使用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CHO细胞)。该产品由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和智飞生物子公司智飞龙科马联合研发。这也是2021年智飞生物业绩大增209.23%,突破100亿元的原因之一。
公司目前在研项目共29项,其中16项已进入注册程序,覆盖预防结核病、肺炎、脑膜炎、流感、狂犬病等传染病的人用疫苗、生物制品项目。
具体来看,能够贡献销售份额的有1款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MRC-5细胞)已取得临床试验总结报告;2款疫苗已经完成临床试验;5款疫苗处于III期临床试验。而其他项目还处于III期临床之前的在研项目,短期可能难以对营收有实质贡献。
对此,华安证券认为,智飞生物除新冠疫苗外的自研产品收入整体规模有望在2023年超过60亿元。浙商证券也表示,2026年智飞生物自研产品的市场天花板可达450亿以上。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想要取得这样成绩,前提是在最近2-3年内其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以及人二倍体狂犬疫苗等自研产品可以顺利获批上市。
另外,就智飞生物的研发投入来看,对比行业的研发费用率,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一直在3%以内,剔除代理产品收入,公司研发费用率是达到行业标准的,但随着自主产品的收入大增,2021年其费用率再次下滑。
另一个值得期待的产品依然是第二代重组新冠疫苗研发有了新进展。就在5月份,有消息称,该公司第二代重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预计在7月份进行临床申报。
4月6日午间,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002899.以下简称英派斯)发布了《关于收购事项终止支付终止费的公告》。公告称,因无法在2022年3月31日前完成协议,根据约定,英派斯公司需支付给拟收购对象、其在美国的客户Hoist公司300万美元的终止费。按照2021年12月31日的汇率折算,约为1912.71万元人民币。
公告一出,舆论哗然。在“英派斯”股吧中,在这则公告的评论区,众多股东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强烈不满。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英派斯的这次境外收购行为让人“看不懂”。按英派斯公告中的说法,其2021年1月就与交易对象签订了收购的《谅解备忘录》,然而如此重大的事项为何当时不公告?反而是终止收购、需要支付终止费的时候才发出公告。通过英派斯的财报,可以看到其2020年全年的净利润只有3956万元,而本次收购的终止费就花掉2020年近50%的净利润。像这种涉及金额近2000万元的费用支出,难道不需要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吗?
令人遗憾的是,英派斯在发布的公告中,对于为何要发起本次收购、标的公司的价值几何、对业务的协同性如何等收购的必要性、合理性未做任何交代,对为何要支付300万美元终止费的解释语焉不详,难怪广大股东难以接受。
浪费大量人力物力谈判收购海外公司,如今却无疾而终,不由得让人质疑:英派斯的管理层在此次收购过程中是否存在渎职、失职的行为?是否坚持了谨慎性原则?是否切实维护了全体股东的利益?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英派斯的5名*管理人员从上市公司获得了225.8万元的薪资,另外还拿走了100多万元的分红。现任董事长丁利荣是英派斯的实际控制人,兼任公司总经理,2020年的薪资为54.9万元,分红142.7万元。
4月7日,英派斯的股价报收于13.92元。自2017年9月15日上市以来,英派斯已跌破了16.05元的发行价,这意味着,上市4年多,其带给股东的回报为负数。一边是股价的低迷,一边是管理层的“神操作”,难怪股东愤怒。
近2000万元的失败操作,理应有人为此承担责任,而不是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关。造成如此重大的损失,如果一纸公告就烟消云散,让广大股东为某些人的失误买单,公司的制度设置岂不形同儿戏?更让人担忧的是,如果不能杀一儆百,类似这般“儿戏”的行为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而英派斯又能有多少家底,禁得起如此挥霍?
岸清
ID:jrtt
智飞生物2020年3月2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0年2月28日公司股东户数为4.45万户,较上期(2020年2月20日)减少670户,减幅为1.48%。
智飞生物股东户数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0年2月28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4.91万户。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26.15%的公司股东户数在2万~3.5万区间内。
股东户数与股价
2019年10月31日至今,公司股东户数显著增长,区间涨幅为27.19%。2019年10月31日至2020年2月28日区间股价上涨23.42%。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0年2月28日,公司*总股本为16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8.76亿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1.94万股上升至1.97万股,户均流通市值118.11万元。
智飞生物户均持有流通市值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0年2月28日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67.97万元。全部A股上市公司中,39.53%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8万~20万区间内。
深股通持股
2020年2月28日,深股通持有智飞生物的股份数量为5778.27万股,占流通股本的3.61%,较上期(2020年2月20日)的5714.95万股上升1.11%。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智通财经APP获悉,首创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暂不考虑未来新冠疫苗上市业绩贡献,首创证券*引入结核产品矩阵(宜卡和微卡)2021年上市后销售估算,预测智飞生物(300122.SZ)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51.9亿元、203.2亿元和233.1亿元,分别同比增43.5%、33.8%和1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0亿元、48.8亿元和59.4亿元,分别同比增39.4%、47.9%和21.8%。当前收盘价(165.95元/股)对应PE(2021E)54.4倍。综合考虑公司重组新冠疫苗最终正式获批上市概率较大,当前估值已具较优配置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首创证券指出,公司今年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产能储备可以达到3亿剂,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情况下,新冠疫苗未来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首创证券主要观点
事件: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网披露,由微生物所和智飞生物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在中国国内紧急使用获得批准。
1.国际*获批临床使用的亚单位新冠病毒疫苗。公司联合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研发的此款新冠疫苗属于亚单位疫苗,采用重组DNA技术,以新冠病毒刺突糖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RBD)为目标抗原,通过工程化CHO细胞表达生产RBD蛋白抗原,纯化精制后,再辅以传统佐剂研制而成。公司此款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也是国内第四款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与国内获批的灭活新冠疫苗相比,生产过程不涉及新冠病毒病原体,不需要P3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生产车间,减少生产线固定资产投入,可显著减少疫苗生产成本。在疫苗临床保护方面,I、II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无严重不良反应,接种后产生中和抗体水平与目前国际上重组和mRNA新冠疫苗相当;海外III期临床在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尼等国开展,计划入组29000万人;3月1日已经获得首个试验启动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的紧急使用许可(EUA),预计其他海外国家也将相继批准EUA授权。公司今年重组新冠病毒疫苗产能储备可以达到3亿剂,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情况下,新冠疫苗未来的市场空间值得期待。
2.今年公司自产产品矩阵进入收获期。结核产品矩阵渐成体系,用于结核筛查的宜卡(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去年已经获批上市,目前已经中标约15个省份,在未来结核筛查中相对目前主流筛查方法结核菌素TST皮试、r-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和抗原抗体试验等有*的方法学替代性;结核筛查后预防用的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疫苗)已经完成生产现场核查,进入最后审批阶段,预计下半年正式获批;此外还有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皮内注射用卡介苗(BCG)和冻干重组结核疫苗(AEC/BC02)(已获得Ⅰa期临床人体耐受性临床试验报告)分别在临床不同阶段。肺炎疫苗逐渐齐全,公司15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去年底已开始受试者入组,正式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配合目前代理的默沙东23价肺炎多糖疫苗,获批上市后成为国内第三家肺炎疫苗品种齐全的疫苗厂家。另外,人二倍体狂犬病疫苗、四价流感疫苗已经完成临床试验,正在做资料和血清检验结果整理,预计明年下半年相继批准上市,公司自研产品各矩阵进入实质收获期。
风险提示:疫苗安全事故风险,政策风险,产品市场推广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智飞生物股票股吧》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智飞生物股票股吧、英派斯股票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