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股价(601995)

2022-06-22 11:39:14 证券 group

上汽股价



本文目录一览: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集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于一体的汽车产业俨然成为了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恐怕真的很难找出哪个产业受到资本的追捧能超过汽车了。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作为国内产销规模*、盈利能力最强汽车集团的上汽集团似乎与资本市场的狂欢毫不相干。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上汽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3660.96亿元,同比增长2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14亿元,同比增长58.61%;基本每股收益1.15元,同比增长60.17%。对比其他车企,尤其是受到“后疫情时代”“芯片荒”的困扰之下,上汽集团的业绩实属不错了。那么,为何其市值不足2400亿元,与公司的规模很不匹配,且股价始终徘徊在20元左右,低于每股净资产23.62元,市盈率还不到10,让投资者颇为失望呢?

先来看看上汽集团的基本面。

公开资料显示,上汽集团目前整车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销量、整车出口海外销量均排名*,也拥有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燃料汽车、华为汽车、上海国资改革等多个概念。截止9月9日,上汽集团总股本为116.83亿股,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99.80亿股,累计占流通股比为85.4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为控股股东,占总股本比例为67.66%,处于*集中的高控盘状态。而且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多为国有性质,偏向于稳定分红,进取不足,跟银行股颇为相似,如果结合近两年银行、保险类股票的走势,不难理解上汽集团目前的境遇。

相比半导体、新能源等题材类的股票,大盘蓝筹一直在持续杀跌,在2018年3月股价达到37.66的高点后,上汽集团的股票就一直处于下行状态,可以说与大盘的走势完全是相悖的。

但是另一方面,上汽集团的市值与其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变化却是呈现正相关的。从公开的财务数据来看,2014年到2018年,上汽集团净利润从279亿一路增长至360亿,营业收入增长至8876.26亿。随后,上汽集团的业绩开始连续下滑,2019年营业收入为8265.30亿,同比下降6.53%,净利润256.03亿,同比下降28.90%;2020年营业收入为7230.43亿,同比下降12%,净利润204.31亿元,同比下降20.20%。

比下滑更严峻的是,上汽集团曾经的“利润奶牛”,特别是上汽大众,“帕萨特”事件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还面临安徽大众的竞争,也拉低了上汽集团的股价预期。2020年,上汽大众为上汽集团贡献了高达75%的净利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大众集团持续加码的是安徽大众,安徽大众将成为大众SSP平台的本土化生产基地,并计划在安徽大众工厂周边建造一个专属供应商园区,还收购了合肥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的战略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随着安徽大众的持续发力,上汽大众明显存在被边缘化的可能,即便有上汽奥迪助力,未来前景也较为堪忧。毕竟,大众在一汽-大众中的持股比例为40%,在上汽大众中的持股比例为50%,而在安徽大众的持股比例达到了75%以上。

上汽集团虽然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每股指标向好,但是主营业务“大而不强”,其典型表现是毛利率低。2020年,上汽集团营业收入集中在汽车制造业,为7230.43亿,占比为97.43%,毛利率仅为10.76%;其次为金融业,为190.90亿,占比为2.57%,毛利率为75.27%。不仅如此,上汽集团主营业务中整车的毛利率仅为6.57%,不仅低于比亚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19.53%、长安汽车整车的14.30%,还低于集团内部零部件的22.43%,劳务及其他的28.87%,以及金融业的75.27%。

而且,上汽集团的现金流能力明显恶化,也拉低了股价预期。上半年财报显示,上汽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94.60%,可持续经营能力转向恶化。究其原因,面对车市调整、疫情冲击等严峻挑战,上汽集团加大零售力度,持续消化库存,为满足贷款业务的资金需求,上汽财务公司现金净额同比减少314.55亿。

近期,上汽集团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08亿股,占比0.9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但结合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这几乎是“杯水车薪”,尽管部分机构研报给出了30元左右的预期,但是从近一年多的走势来看,上汽集团的股票似乎遭遇了20元魔咒,短期内恐难有大涨的机会。这是因为面对百年汽车大变局,汽车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发生变更,而上汽集团显然不受资本市场的追捧。

此前,汽车制造业的估值一般其毛利的6-7倍。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硬件端和制造端的利润将维持合理但较低水平,车企的估值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领域靠拢,这是价值链延伸的必然结果。在资本市场,“科技出行公司”比“汽车公司”明显更有投资价值,而作为国内销量规模*的上汽集团,也是业务模式最为成熟的汽车大集团,在“新四化”的风口之下,要实现大象转身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以及“蔚小理”的市值远大于诸多传统车企的原因。

目前,上汽集团主要包括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五大业务板块,虽然经营战略上也极力向科技公司转型,但新兴业务其实没有突出的亮点,仍属于传统车企范畴,像极了“壳子厂”,且经营过度依赖现有合资业务,自主业务成长缓慢,大象转身行动迟缓,缺少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向科技公司转型滞后,因而在资本市场不受追捧,市值远低于造车新势力以及转型较快的传统车企。

换个角度看,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不仅产业链技术储备深厚,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而且科技属性日益增强,在资本市场也开始受到追捧,市值一路飙升,典型的如比亚迪、长城汽车,市值分别在7000亿、5000亿左右。未来,能在资本市场上一较高下的车企,一定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全球格局视野,同时又布局全产业链的公司。

在智能电动时代,所有车企都将获得显著的价值重估,重估的衡量标准取决于技术、组织的深度变革。综合来看,上汽集团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从“国内产销规模*的汽车集团”蜕变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出行公司”,市值才能有更大的突破空间。




601995

2021年6月,联合国大会第29次通过“必须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决议,获得184个国家支持,仅有美国和以色列投票反对。(图源:联合国)

近日,美国一些政客竟指责中国搞“胁迫外交”,着实令人啼笑皆非。且不说中国从来不搞什么胁迫,美国作为“胁迫外交”的发明者,究竟有何脸面对其他国家指指点点?

1971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提出“胁迫外交”概念,讲的就是美国对古巴等国的政策。在冷战背景下,美国试图通过“饿死”古巴的方式,来颠覆古巴的政权。据英国《卫报》报道,60年前,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总统签署禁令,禁止与古巴进行所有贸易,旨在孤立古巴并阻止所谓共产主义的蔓延,肯尼迪政府的目标很明确,“带来饥饿、绝望和推翻政府”。

美国对古巴实施严苛的经济封锁,至今已过去了整整60年。据法国24电视台报道,估计古巴经济已遭受约1500亿美元损失。事实上,美国的单边制裁给古巴人民带来的灾难远不止于经济损失。

1996年,《柳叶刀》杂志就曾刊登《美国在古巴食品和药品短缺中扮演的角色》一文,指出美国对全球基本药物的供应有巨大控制权,因此古巴很难获得药物。如果制造商破坏美政府的规定,公司每次违规可能面临*100万美元的罚款,个人可能面临*10年的监禁。并且,美国还对违反规定的制药公司发起负面宣传,要求媒体进行配合。美国甚至公然违反国际法,把食物也放进禁运名单。由于这种种原因,20世纪最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在古巴广泛传播,超过50000名居民患有视神经病变、耳聋、感觉丧失和四肢疼痛,以及影响步行和膀胱控制的脊柱疾病。此外,1995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称,古巴有更多人因营养不良而患有神经系统疾病。

另据《洛杉矶时报》1997年报道,有医学专家表示,食品、药品和基本医疗用品供应量的下降正在古巴造成人道悲剧。“禁运关闭了许多窗户,以至于在某些情况下,古巴医生发现在任何情况下都无法从任何来源获得救生机器。病人已经死亡。”并且,由于禁运而缺乏必要的化学品,古巴的水质安全也无法保证,导致患上急性腹泻的人数有所增加,1995年,古巴医院更是发生了51起感染事件,涉及349名患者并导致60人死亡;乳腺癌的筛查和治疗也受到严重影响,由于缺乏X光胶片,1994年和1995年古巴的相关诊疗完全停滞;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古巴的手术数量也从1990年的885790台下降到1995年的5*47台……

时至今日,美国对古巴的禁运政策几经变化,但严酷的封锁没有根本松动。据《卫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不仅拒绝撤销特朗普政府实施的特别制裁,还背弃了恢复外交关系的竞选承诺,并将古巴列入“支持*主义的国家”名单。《华盛顿邮报》报道称,将古巴列入此名单是为了“阻止银行为该国在国外的购买提供资金”。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经济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禁运对古巴而言可谓雪上加霜,而美国却似乎必欲置之于死地。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2020年的报道称,“古巴政府官员表示,美国对该国长达60年的禁运,是他们购买抗击新冠病毒所需的药品和设备的障碍”。据《卫报》2020年报道称,古巴本就缺少石油,美国却又制裁了向古巴运送石油的油轮公司,当地农民无柴油可用,发动不了自己的拖拉机,直接影响到古巴的农业生产。

看了这一幕幕的悲剧,我们不禁要问,美国如此执着封锁古巴,究竟有达成任何目标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法国24电视台援引古巴裔美国人、前美国商务部长卡洛斯·古铁雷斯的说法称,禁运已被证明是“适得其反”,“*没有从哈瓦那(古巴首都)获得任何东西”。美国政府谋求的颠覆古巴政权的目标并没有实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即便美国的制裁依然严酷,古巴却有能力向多国派出医疗队,并研发出了自己的新冠疫苗。而美国在古巴人中间制造对古巴政府“不满情绪”的图谋显然也破产了,相反,古巴人对美国的持续封锁反感到了极点,就在去年4月,古巴多地数千民众参与游行活动,要求美国解除对古巴的封锁。

美国的封锁不仅在古巴遭到反对,在世界范围内也饱受诟病。《卫报》评论称,美国的封锁既有局域影响,也有全球影响,一方面削弱了古巴经济,但也破坏了美国声称要领导的多边体系。去年6月,联合国大会第29次通过“必须终止美国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决议,获得184个国家支持,仅有美国和以色列投票反对。由此可见,长久以来,美国的单边制裁有多么不得人心,美国又是多么一意孤行。

正如古巴所斥责的那样,“禁运也是一种病毒”。美国的“胁迫外交”政策早已让美国“病入膏肓”,在刚刚结束的美洲峰会上,美国又将古巴等国排除出去,试图制造“孤立”假象,结果反倒引得多国抵制。美国视拉美为“后院”,发号施令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美国将自己凌驾于别国之上随意霸凌,服务于“美国私利”更没有市场。

(文/何所忆)

海外网




上汽股价为什么上不去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集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于一体的汽车产业俨然成为了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恐怕真的很难找出哪个产业受到资本的追捧能超过汽车了。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作为国内产销规模*、盈利能力最强汽车集团的上汽集团似乎与资本市场的狂欢毫不相干。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上汽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3660.96亿元,同比增长2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14亿元,同比增长58.61%;基本每股收益1.15元,同比增长60.17%。对比其他车企,尤其是受到“后疫情时代”“芯片荒”的困扰之下,上汽集团的业绩实属不错了。那么,为何其市值不足2400亿元,与公司的规模很不匹配,且股价始终徘徊在20元左右,低于每股净资产23.62元,市盈率还不到10,让投资者颇为失望呢?

先来看看上汽集团的基本面。

公开资料显示,上汽集团目前整车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销量、整车出口海外销量均排名*,也拥有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燃料汽车、华为汽车、上海国资改革等多个概念。截止9月9日,上汽集团总股本为116.83亿股,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99.80亿股,累计占流通股比为85.4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为控股股东,占总股本比例为67.66%,处于*集中的高控盘状态。而且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多为国有性质,偏向于稳定分红,进取不足,跟银行股颇为相似,如果结合近两年银行、保险类股票的走势,不难理解上汽集团目前的境遇。

相比半导体、新能源等题材类的股票,大盘蓝筹一直在持续杀跌,在2018年3月股价达到37.66的高点后,上汽集团的股票就一直处于下行状态,可以说与大盘的走势完全是相悖的。

但是另一方面,上汽集团的市值与其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变化却是呈现正相关的。从公开的财务数据来看,2014年到2018年,上汽集团净利润从279亿一路增长至360亿,营业收入增长至8876.26亿。随后,上汽集团的业绩开始连续下滑,2019年营业收入为8265.30亿,同比下降6.53%,净利润256.03亿,同比下降28.90%;2020年营业收入为7230.43亿,同比下降12%,净利润204.31亿元,同比下降20.20%。

比下滑更严峻的是,上汽集团曾经的“利润奶牛”,特别是上汽大众,“帕萨特”事件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还面临安徽大众的竞争,也拉低了上汽集团的股价预期。2020年,上汽大众为上汽集团贡献了高达75%的净利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大众集团持续加码的是安徽大众,安徽大众将成为大众SSP平台的本土化生产基地,并计划在安徽大众工厂周边建造一个专属供应商园区,还收购了合肥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的战略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随着安徽大众的持续发力,上汽大众明显存在被边缘化的可能,即便有上汽奥迪助力,未来前景也较为堪忧。毕竟,大众在一汽-大众中的持股比例为40%,在上汽大众中的持股比例为50%,而在安徽大众的持股比例达到了75%以上。

上汽集团虽然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每股指标向好,但是主营业务“大而不强”,其典型表现是毛利率低。2020年,上汽集团营业收入集中在汽车制造业,为7230.43亿,占比为97.43%,毛利率仅为10.76%;其次为金融业,为190.90亿,占比为2.57%,毛利率为75.27%。不仅如此,上汽集团主营业务中整车的毛利率仅为6.57%,不仅低于比亚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19.53%、长安汽车整车的14.30%,还低于集团内部零部件的22.43%,劳务及其他的28.87%,以及金融业的75.27%。

而且,上汽集团的现金流能力明显恶化,也拉低了股价预期。上半年财报显示,上汽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94.60%,可持续经营能力转向恶化。究其原因,面对车市调整、疫情冲击等严峻挑战,上汽集团加大零售力度,持续消化库存,为满足贷款业务的资金需求,上汽财务公司现金净额同比减少314.55亿。

近期,上汽集团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08亿股,占比0.9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但结合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这几乎是“杯水车薪”,尽管部分机构研报给出了30元左右的预期,但是从近一年多的走势来看,上汽集团的股票似乎遭遇了20元魔咒,短期内恐难有大涨的机会。这是因为面对百年汽车大变局,汽车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发生变更,而上汽集团显然不受资本市场的追捧。

此前,汽车制造业的估值一般其毛利的6-7倍。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硬件端和制造端的利润将维持合理但较低水平,车企的估值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领域靠拢,这是价值链延伸的必然结果。在资本市场,“科技出行公司”比“汽车公司”明显更有投资价值,而作为国内销量规模*的上汽集团,也是业务模式最为成熟的汽车大集团,在“新四化”的风口之下,要实现大象转身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以及“蔚小理”的市值远大于诸多传统车企的原因。

目前,上汽集团主要包括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五大业务板块,虽然经营战略上也极力向科技公司转型,但新兴业务其实没有突出的亮点,仍属于传统车企范畴,像极了“壳子厂”,且经营过度依赖现有合资业务,自主业务成长缓慢,大象转身行动迟缓,缺少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向科技公司转型滞后,因而在资本市场不受追捧,市值远低于造车新势力以及转型较快的传统车企。

换个角度看,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不仅产业链技术储备深厚,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而且科技属性日益增强,在资本市场也开始受到追捧,市值一路飙升,典型的如比亚迪、长城汽车,市值分别在7000亿、5000亿左右。未来,能在资本市场上一较高下的车企,一定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全球格局视野,同时又布局全产业链的公司。

在智能电动时代,所有车企都将获得显著的价值重估,重估的衡量标准取决于技术、组织的深度变革。综合来看,上汽集团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从“国内产销规模*的汽车集团”蜕变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出行公司”,市值才能有更大的突破空间。




上汽股价为什么那么低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集新能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于一体的汽车产业俨然成为了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产业,恐怕真的很难找出哪个产业受到资本的追捧能超过汽车了。

然而残酷的现实却是,作为国内产销规模*、盈利能力最强汽车集团的上汽集团似乎与资本市场的狂欢毫不相干。从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报来看,上汽集团上半年营业总收入达3660.96亿元,同比增长2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3.14亿元,同比增长58.61%;基本每股收益1.15元,同比增长60.17%。对比其他车企,尤其是受到“后疫情时代”“芯片荒”的困扰之下,上汽集团的业绩实属不错了。那么,为何其市值不足2400亿元,与公司的规模很不匹配,且股价始终徘徊在20元左右,低于每股净资产23.62元,市盈率还不到10,让投资者颇为失望呢?

先来看看上汽集团的基本面。

公开资料显示,上汽集团目前整车产销规模、新能源汽车销量、整车出口海外销量均排名*,也拥有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燃料汽车、华为汽车、上海国资改革等多个概念。截止9月9日,上汽集团总股本为116.83亿股,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99.80亿股,累计占流通股比为85.4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为控股股东,占总股本比例为67.66%,处于*集中的高控盘状态。而且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多为国有性质,偏向于稳定分红,进取不足,跟银行股颇为相似,如果结合近两年银行、保险类股票的走势,不难理解上汽集团目前的境遇。

相比半导体、新能源等题材类的股票,大盘蓝筹一直在持续杀跌,在2018年3月股价达到37.66的高点后,上汽集团的股票就一直处于下行状态,可以说与大盘的走势完全是相悖的。

但是另一方面,上汽集团的市值与其营业收入、净利润、现金流变化却是呈现正相关的。从公开的财务数据来看,2014年到2018年,上汽集团净利润从279亿一路增长至360亿,营业收入增长至8876.26亿。随后,上汽集团的业绩开始连续下滑,2019年营业收入为8265.30亿,同比下降6.53%,净利润256.03亿,同比下降28.90%;2020年营业收入为7230.43亿,同比下降12%,净利润204.31亿元,同比下降20.20%。

比下滑更严峻的是,上汽集团曾经的“利润奶牛”,特别是上汽大众,“帕萨特”事件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还面临安徽大众的竞争,也拉低了上汽集团的股价预期。2020年,上汽大众为上汽集团贡献了高达75%的净利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面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大众集团持续加码的是安徽大众,安徽大众将成为大众SSP平台的本土化生产基地,并计划在安徽大众工厂周边建造一个专属供应商园区,还收购了合肥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的战略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随着安徽大众的持续发力,上汽大众明显存在被边缘化的可能,即便有上汽奥迪助力,未来前景也较为堪忧。毕竟,大众在一汽-大众中的持股比例为40%,在上汽大众中的持股比例为50%,而在安徽大众的持股比例达到了75%以上。

上汽集团虽然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每股指标向好,但是主营业务“大而不强”,其典型表现是毛利率低。2020年,上汽集团营业收入集中在汽车制造业,为7230.43亿,占比为97.43%,毛利率仅为10.76%;其次为金融业,为190.90亿,占比为2.57%,毛利率为75.27%。不仅如此,上汽集团主营业务中整车的毛利率仅为6.57%,不仅低于比亚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19.53%、长安汽车整车的14.30%,还低于集团内部零部件的22.43%,劳务及其他的28.87%,以及金融业的75.27%。

而且,上汽集团的现金流能力明显恶化,也拉低了股价预期。上半年财报显示,上汽集团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94.60%,可持续经营能力转向恶化。究其原因,面对车市调整、疫情冲击等严峻挑战,上汽集团加大零售力度,持续消化库存,为满足贷款业务的资金需求,上汽财务公司现金净额同比减少314.55亿。

近期,上汽集团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08亿股,占比0.93%,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但结合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这几乎是“杯水车薪”,尽管部分机构研报给出了30元左右的预期,但是从近一年多的走势来看,上汽集团的股票似乎遭遇了20元魔咒,短期内恐难有大涨的机会。这是因为面对百年汽车大变局,汽车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发生变更,而上汽集团显然不受资本市场的追捧。

此前,汽车制造业的估值一般其毛利的6-7倍。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到来,硬件端和制造端的利润将维持合理但较低水平,车企的估值正在向电动化、智能化领域靠拢,这是价值链延伸的必然结果。在资本市场,“科技出行公司”比“汽车公司”明显更有投资价值,而作为国内销量规模*的上汽集团,也是业务模式最为成熟的汽车大集团,在“新四化”的风口之下,要实现大象转身并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以及“蔚小理”的市值远大于诸多传统车企的原因。

目前,上汽集团主要包括整车、零部件、移动出行和服务、金融、国际经营五大业务板块,虽然经营战略上也极力向科技公司转型,但新兴业务其实没有突出的亮点,仍属于传统车企范畴,像极了“壳子厂”,且经营过度依赖现有合资业务,自主业务成长缓慢,大象转身行动迟缓,缺少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向科技公司转型滞后,因而在资本市场不受追捧,市值远低于造车新势力以及转型较快的传统车企。

换个角度看,转型成功的传统车企,不仅产业链技术储备深厚,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而且科技属性日益增强,在资本市场也开始受到追捧,市值一路飙升,典型的如比亚迪、长城汽车,市值分别在7000亿、5000亿左右。未来,能在资本市场上一较高下的车企,一定具有科技创新能力,拥有全球格局视野,同时又布局全产业链的公司。

在智能电动时代,所有车企都将获得显著的价值重估,重估的衡量标准取决于技术、组织的深度变革。综合来看,上汽集团必须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变,从“国内产销规模*的汽车集团”蜕变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出行公司”,市值才能有更大的突破空间。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上汽股价》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上汽股价、601995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