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仙乐健康股吧
为了净化市场环境、保护投资者权益,助力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建设,自2021年11月20日起,由《大众证券报》举办的第十一届(2021年)十大黑榜上市公司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向广大读者征集黑榜公司候选名单。根据征集结果,共有20家上市公司入围候选名单,候选名单于2021年12月4日对外公布。经过读者推荐、专家评选,“2021年十大黑榜上市公司”评选结果最终出炉,它们分别是*ST科迪、ST榕泰、ST柏龙、ST北文、ST华钰、华夏幸福、*ST聚龙、ST林重、蓝光发展和中潜股份。
ST公司*包揽前三甲
在本届黑榜评选过程中,*ST科迪、ST榕泰自投票开始后便打响了榜首争夺战。最终,*ST科迪胜出。
*ST科迪的上榜理由是“上市次年财务造假”。2015年*ST科迪登陆深交所上市,2016年即开始虚增收入。经过历时两年的调查,*ST科迪于2021年9月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然而,事情至此并非结束。2021年11月15日,*ST科迪又被深交所公开谴责。经查明,*ST科迪存在2020年度业绩修正滞后、2020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等行为。
ST榕泰则因财务造假领到了新《证券法》实施后第一张逾千万元的罚单。2021年3月13日,ST榕泰收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公司涉嫌违反新《证券法》有关规定,公司以及公司实控人、财务总监、董监高等15人将合计被处罚1500万元。此外,公司实控人还将被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除了*ST科迪、ST榕泰外,本届黑榜评选还有不少家ST公司上榜。在20家上市公司入围候选名单中,有10家ST公司,占比为50%。而入围“2021年十大黑榜上市公司” 的ST公司则达到了7家,占比70%。前五名更是被ST公司包揽。自2011年十大黑榜上市公司评选活动创设以来,黑榜公司前三甲*由ST公司包揽。此前出现ST公司最多的是2018年度,有两家ST公司入选前三甲。
“黑榜评选ST公司入选多,说明近年来监管工作持续改进、制度逐渐完善。存在较大问题的公司,证监会和交易所及时发现并查处,及时‘特别处理’(ST)了。”*市场人士潘益兵表示。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之本”
在历届黑榜评选活动中,专家学者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常常得到监管层的积极回应。在2021年黑榜上市公司评选中亦不例外。
2021年十大黑榜上市公司候选名单发布次日,2021年12月5日,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在有关论坛上做了题为《加强投资者保护,筑牢注册制改革之基》的主旨演讲。王建军表示,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之本。加强投资者保护,是注册制改革的基础。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没有投资者对市场的信任和信心,就没有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兴旺发达。没有严格的投资者保护,就没有注册制改革的行稳致远。
王建军介绍,证监会积极探索建立健全适应注册制改革的投资者保护基础制度体系,推动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先后推动在新《证券法》中增设“投资者保护”专章、推动出台《刑法修正案(十一)》和《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等。特别是投资者保护机构参加的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基础性制度创新。2021年11月12日,广州中院一审判决,康美药业及相关责任人赔偿5.2万名投资者24.59亿元,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成功落地实施。
“康美特别代表人诉讼案的判决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社会各方一致认为,这是落实新《证券法》和《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意见》的开创性举措,是我国资本市场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事件。”王建军说。
对于证监会下一步工作,王建军表示:“坚持敬畏市场、敬畏法治、敬畏专业、敬畏风险、发挥合力的监管理念,把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代表人诉讼常态化,不断完善适当性管理、公开征集股东权利、纠纷在线诉调对接等各项投资者保护制度,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努力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2021年十大黑榜上市公司名单
1 *ST科迪
(002770)
上榜理由:
上市次年财务造假
公司全称:河南科迪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2015年登陆中小板上市,2016年即开始虚增收入,*ST科迪被立案调查两年终出结果:2016年-2018年三年虚增收入逾8亿元;2016年-2018年年报存在重大遗漏。包括公司时任董事长、财务总监、董秘在内的多名高管遭罚,实控人十年禁入证券市场。
从2021年9月22日披露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来看,*ST科迪在2016年-2018年连续三年年报分别虚增收入3.36亿元、2.1亿元、2.97亿元,虚增利润总额1.18亿元、6864.13万元、1.13亿元。*ST科迪还涉嫌信披违规,如2016年-2019年,*ST科迪在未经过决策审批程序或授权程序的情况下,向控股股东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提供资金7.85亿元、24.83亿元、34.06亿元、67.67亿元。
2021年11月15日,*ST科迪又被深交所公开谴责。经查明,*ST科迪存在2020年度业绩修正滞后、2020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等违规行为。
2 ST榕泰
(600589)
上榜理由:
新《证券法》后首张千万级罚单
公司全称: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新《证券法》实施一年,“60万元顶格罚款”成为历史——广东榕泰因财务造假吃到了一份千万元级别的罚单,这是新《证券法》实施后第一家被罚超千万元的公司。
2021年3月13日,广东榕泰收到广东证监局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根据调查结果,广东榕泰隐瞒了与四家供应商的关联关系,以及相关的关联交易。同时,2018年虚增利润1224.69万元,2019年虚增利润4302.22万元。
具体涉及到虚增利润,未按规定披露关联关系、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等三大信披违法违规事项,公司涉嫌违反新《证券法》有关规定,公司以及公司实控人、财务总监、董监高等15人将合计被处罚1500万元。其中,公司被罚300万元,公司实控人被罚330万元。此外,公司实控人还将被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3 ST柏龙
(002776)
上榜理由:
涉嫌IPO财务造假被处罚
公司名称:广东柏堡龙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2021年10月29日晚间,ST柏龙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经查明,公司涉嫌违法的事实(一)柏堡龙*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暨上市公告书及定期报告存在的虚假记载;(二)柏堡龙涉嫌在2017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中未如实披露“其他非流动资产”报表项目的情况,在2018年年度报告中未如实披露募集资金使用的情况;(三)柏堡龙涉嫌在2018年至2020年度存在对外担保未履行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的情况。
根据当事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与社会危害程度,依据《证券法》有关规定,证监会拟决定对柏堡龙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
4 ST北文
(000802)
上榜理由:
虚增4.6亿元收入遭处罚
公司全称:北京京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情况概述:经过不到一年的立案调查,ST北文于2021年11月收到北京证监局下发的 《行政处罚决定书》及《市场禁入决定书》。
经查明,《大宋宫词》《倩女幽魂》投资份额收益权转让未真实发生,交易资金系由北京文化授权娄晓曦全权负责的舟山嘉文喜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提供。
娄晓曦安排、组织、实施上述虚假转让投资份额收益权,虚构资金循环,流回世纪伙伴。世纪伙伴虚假转让《大宋宫词》《倩女幽魂》投资份额收益权,导致ST北文在2018年年报中虚增收入4.6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追溯调整前)比例为38.20%,虚增净利润1.91亿元,占当期净利润(追溯调整前)比例为58.94%。北京证监局对ST北文及17位当事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同时对娄晓曦采取3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5 ST华钰
(601020)
上榜理由:
涉嫌信披违规遭立案调查
公司全称:西藏华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因涉嫌信披违法违规,ST华钰2021年9月15日收到西藏证监局对公司及公司控股股东西藏道衡投资有限公司下发的 《立案告知书》和《调查通知书》,决定对公司及道衡投资立案调查。从公告来看,此次涉嫌的信披违法违规事项为: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等信息披露事项未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此前,ST华钰2020年度财务报表曾被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立信指出,ST华钰在2020年度财报中将客户西藏开恒实业有限公司、西藏诚康物资有限公司补充披露为关联方,并披露了相关的关联方交易及往来余额。由于上市公司没有对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提供充分资料和信息,其无法就上市公司披露的关联方关系及交易的完整性,以及是否涉及关联方资金占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此外,ST华钰还被出具了否定意见的 《2020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ST华钰未能及时识别关联方和关联交易,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6 华夏幸福
(600340)
上榜理由:
债务逾期攀升至1013亿元
公司全称: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2021年以来,关于华夏幸福债务逾期一事不断发酵。2021年3月底,华夏幸福及控股子公司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本息金额55.95亿元债务情况,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债务形式,其时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380.12亿元。
股价表现上,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华夏幸福股价从22.90元/股跌至目前的3.32元/股,期间股价跌幅高达85.50%。
与此同时,华夏幸福的违约债务仍在继续攀升。11月29日,华夏幸福公告称,近期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未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信托贷款等形式的债务本息金额73.25亿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1013.04亿元。
7 *ST聚龙
(300202)
上榜理由:
实控人违规担保占款近五亿元
公司全称:聚龙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2021年4月13日,*ST聚龙披露了子公司资金账户异动、违规担保及控股股东资金占用公告。公司自查发现,三家子公司为公司实控人控制的关联公司提供违规担保余额3.61亿元,同时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余额9760万元。因自查发现问题,公司不得不延期发布年报和一季报。
针对2020年年报,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20年财报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3.61亿元违规对外担保事项,3.61亿元定期存单被开户行强行解付划转,而公司未计提预计负债事项,最终确定为16405.51万元的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占用资金事项。年审会计师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上述事项的完整性、金额及其对财报可能产生的影响。
8 ST林重
(002535)
上榜理由:
领罚一年后再度被立案调查
公司名称: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2021年11月15日,ST林重及控股股东郭现生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控股股东郭现生立案。
同日,ST林重还收到河南证监局下发的 《关于对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经查,2020年度,林州重机(现ST林重)与实控人郭现生及其关联方发生非经营性资金往来1.3亿元,该事项未履行审议决策程序和信披义务,违反相关规定。河南证监局决定对林州重机、郭现生、总经理郭钏、财务负责人崔普县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020年8月,*ST林重(曾用名)就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警告并处30万元罚款,时任董事长郭现生、总经理郭钏、财务负责人曹庆平被警告并分处10万元罚款。
9 蓝光发展
(600466)
上榜理由:
到期未偿还债务逾200亿元
公司全称:四川蓝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蓝光发展2021年陷入债务违约的危机中。2021年9月25日,蓝光发展公告称,公司及下属子公司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蓝光发展称,公司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导致债务逾期,将会对公司经营和融资产生较大影响。为化解公司债务风险,公司正全力协调各方积极筹措资金,商讨多种方式解决相关问题。
截至2021年11月30日,蓝光发展累计到期未能偿还的债务本息金额合计258.81亿元。同一天,蓝光发展发布关于涉及重大诉讼的公告,由于公司出现的阶段性流动性紧张及债务风险,部分金融机构及合作方向公司提起了诉讼或仲裁,本次新增诉讼涉案金额合计24.80亿元。
10 中潜股份
(300526)
上榜理由:
虚增利润受到行政处罚
公司全称:中潜股份有限公司
情况概述:2021年8月3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广东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
经查明,中潜股份2019年年报因虚增营业利润2574.43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62.08%)、存在虚假记载、未按规定披露日常经营性关联交易、收购大唐存储项目披露的相关公告存在误导性陈述等违法行为。
此外,2019年度,中潜股份与中天装备、惠州雅妍共发生经营性关联交易3710.03万元,占中潜股份2018年期末净资产的6.78%。中潜股份在2019年年度报告中未按规定披露上述关联交易情况。
广东证监局决定,对中潜股份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50万元罚款;对公司时任董事长张顺,时任总经理、董事仰智慧等12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至200万元不等的罚款。以上罚款合计1450万元。
仙乐健康2022年4月12日在年度报告中披露,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09万户,较上期(2021年12月31日)增加988户,增幅达10.01%。
仙乐健康股东户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6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2.5万~5万区间占比*,为25.22%。
食品饮料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自2021年3月31日以来,公司股东户数连续4期上涨,截至目前增幅为97.36%。2021年3月31日至2022年3月31日区间股价下降49.82%。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8亿股,其中流通股本为5028.71万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5072股下降至4632股,户均流通市值13.51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仙乐健康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3月31日,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53.51万元。其中,24.35%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10.5万~25万区间内,仙乐健康也处在该区间范围内。
食品饮料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深股通持股
2022年3月31日,深股通持有仙乐健康的股份数量为150.66万股,占流通股本的0.83%,较上期(2021年12月31日)的45.06万股上升234.39%。
深股通持股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
投资者之于上市公司,犹如消费者之于商家。在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际,《华夏时报》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里,截至3月14日,A股累计跌幅超过60%的上市公司共有24家,其中,非ST上市公司有18家,占比75%。
另外,4家上市公司股价跌超七成,中潜股份(300526.SZ)以83.13%成为过去一年A股的“暴跌王”。
下图为过去一年A股跌超六成的股票(截至3月14日)
下图为过去一年A股十大暴跌王数据(截至3月14日)
4只股票跌超七成
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过去一年有4只股票跌超七成,其中有两只为ST股,一只为受政策影响较大的教育股,另一只则在此前受到监管处罚。
前述4只跌超七成的股票中,中潜股份累计下跌83.13%;中公教育(002607.SZ)累计下跌80.93%;*ST易见(600093.SH)累计下跌79.92%;ST凯乐(600260.SH)累计下跌71.63%。
从40多元的高价跌至“脚踝”,不过只用了一年时间。2021年,受行业环境影响、业绩不佳、被监管层调查,此前教育板块头部企业中公教育股价跌势不止,截至3月14日,报收5.98元/股。
业绩大幅亏损后,中公教育在2021年10月和12月分别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随后2021年12月15日,中公教育因涉嫌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2022年3月14日,公司称,目前正积极配合调查工作。
被监管层立案的背后,是大变脸的业绩。财报显示,中公教育2021年第三季度的营收为14.5亿元,同比下降68.8%;同时由盈转亏,亏损额达到7.94亿元,而2020年同期盈利为13.21亿元。
在史上最严退市新规作用下,两只ST类股票累计跌幅超过七成,备受市场关注。其中,昔日“区块链第一股”*ST易见已多次公告退市风险。
根据业绩预告,*ST易见预计公司2021 年期末净资产为-53.4亿元至-61.99亿元。若2021 年末经审计的净资产仍为负值,或以前年度非标事项无法消除,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2022年3月14日,*ST易见报收1.56元/股,总市值17.51亿元。
3月14日,即便发布进入预重整程序的公告,另外一只过去一年跌超七成的ST凯乐再度跌停,报收2.46元/股,利好之下的跌停,或体现资金对公司前景的悲观态度。
根据公告显示,ST凯乐收到荆州中院《决定书》,同意公司先行启动限期为6个月的预重整工作。但ST凯乐声明,荆州中院同意公司启动预重整,不代表荆州中院最终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不代表公司正式进入重整程序,公司仍存在退市的风险。
中潜股份成暴跌王
曾经的妖股,成为过去一年的暴跌王。据《华夏时报》
2022年3月14日,中潜股份报收13.38元/股,下跌3.39%,而过去一年该股已下跌83.13%。中潜股份为何暴跌超八成?
公开资料显示,中潜股份成立于2003年,是国内*集生产潜水装备产品及提供潜水服务于一体的上市公司,主营海洋潜水装备、潜水旅游等业务。2016年8月,中潜股份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至今不到5年时间。
通联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中潜股份营收分别为3.8亿元、4亿元、4.9亿元、1.7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058万元、2159万元、-204万元、-2.383亿元。
业绩预告显示,2021年中潜股份的业绩继续缩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0.25亿元-0.32亿元,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1亿元-1.5亿元。
由于预计2021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根据相关规定,在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后,中潜股份股票交易可能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此前2020年12月,中潜股份实际控制人仰智慧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据悉,仰智慧曾于2019年9月,以3.5亿元拿下市值近23亿元的中潜股份股票,随后半年,仰智慧账面净赚一度接近80亿元。
最近,华为的任正非表示,明年将摆脱对美技术的依赖。这意味着,华为无论是从生产手机、通讯设备,以及操作系统,都不会再受到美国方面的压制了。相反,华为却掌握了5G领域的上千项专利技术,华为已经具备向美国企业收取知识产权费用的能力了。然而,很多人都感到奇怪,华为这么强大,已经是未上市的500强企业,为何不愿意上市呢?
据业内专家倪光南的説法,华为公司的估值达到了1.5万亿美元,比苹果还高,可以与近日上市的沙特阿美比肩。那么,华为为啥不愿意上市呢?对此,任正非却给出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答案,他説华为如果上市,就可能活不下来。那么,这句话背后深藏着哪些深意呢?对此,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分析:
第一,华为公司在世界上倍受各方关注,随时可能会被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或者限制其产品输入,或者对其进行制裁,中兴通讯就是*的例子。如果华为仅仅是一家未上市的民营企业,华为就算失去了美国市场,还可以跑到欧洲和非洲去做业务,问题还不大。而一旦华为上了市,就可能被做空机构做空,华为股价会一落千丈。
第二,上市公司对财务要求严格,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暴露在聚光灯下,信息披露要及时,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昭告天下,为此有些企业不希望别人知道企业内部的事情,给对手有可乘之机,就暂时搁置了上市的计划。华为长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打压,如果贸然上市,则会让对方更了解自己的内部情况,这并不利于华为的发展。
第三,与其他企业不同,作为高新科技企业的华为,其股票都被任正非用于激励员工给分掉了,目前只是由公司的工会代为持有。资料显示,公司工会持股98.82%,而任正非出资比例只有1.18%,显然,华为上市这些员工的股票要重新分配,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
第四,一旦华为上市成功,很多华为的有功之臣就可以拿着华为的原始股票,到资本市场上去兑现,拿了钱后就可以小富即安了,再也不愿意加班加点,没日没夜的搞研究开发,华为的科研能力就此衰退,这对于华为的科技创新是一大挑战。所以,任正非既需要拿股权来激励华为员工,但又不能让华为核心技术人员一夜暴富,失去了继续拼博的斗志。
第五,华为不上市,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投资或分红,但是一旦华为上市了,投资者会一切向钱看,整天盯着你的业绩。而现在华为不上市,就可以在科技研发上投资更多的钱,用于开发新的专利技术和产品。所以,为了让华为的科研技术不断创新,华为只能选择不上市。正像任正非所担忧的那样,华为一旦上市商业味就太浓,这样不利于企业在研发上的投入和持续进步。而如果科技企业没有了创新能力,那肯定难以存活不下去。
尽管华为被称之为未上市的500强公司,一旦上市市值将与沙特阿美媲美,但是,任正非为了华为的长远发展,还是不会选择让华为上市的,因为华为不上市可以受到外界的影响最小,这样华为就可以潜心研究新技术、新产品,而如果选择上市,就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应对信息披露、业务提升,股价波动等问题上。华为的发展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任正非最终选择就是华为不上市。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中国十大不上市公司》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中国十大不上市公司、仙乐健康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