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北京1月7日讯 2021年A股市场演绎结构性行情,各类型公募基金业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新能源行业作为热门赛道,重仓相关板块的基金业绩遥遥领先。不过,在去年最后一个月,新能源板块显著回调,相关基金单月净值普遍回撤,全年收益率也随之收窄。
统计数据显示,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邮基金)旗下就有5只基金去年12月份亏损超过10%,其中,许忠海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中邮健康文娱灵活配置混合、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分别跌10.62%、10.30%、10.27%,王曼管理的中邮未来成长混合A、中邮未来成长混合C分别跌10.37%、10.40%。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许忠海管理的3只基金分为不同主题,但从去年前三季度的季报来看,这3只基金的持股却极度重合,都重仓持有半导体、新能源车及锂电池板块。
例如,根据基金招募说明书,中邮健康文娱灵活配置混合精选受益于健康文娱主题的相关证券,其中,投资于健康文娱主题的证券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但是,截至去年三季度末,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却全集中在新能源行业,分别是阳光电源、北方华创、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比亚迪、长城汽车、天齐锂业、赣锋锂业、福斯特、天华超净。
去年三季度,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的前十大重仓股与中邮健康文娱灵活配置混合如出一辙,仅具体持股比例略有差异。
许忠海在去年三季报中也指出,三季度组合继续保持新能源领域的核心配置,增持了部分锂电池、锂矿资源以及光伏类个股,减持了部分半导体设计公司和医药类公司,组合配置更加集中。同时,随着前期的上涨,投资者对相关个股的盈利预期不断上调,后续需要密切关注个股业绩情况,稍有不达预期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股价波动。适度关注新消费、医药等未来增长和估值可以匹配的子版块。
许忠海曾任贝迪中国区研发中心工程师、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任泽松投资工作室成员兼基金经理。
王曼管理的中邮未来成长混合A、中邮未来成长混合C除了重仓新能源行业外,还持有多只医药龙头股,截至去年三季度末,其重仓股分别是宁德时代、赣锋锂业、药明康德、恩捷股份、迈瑞医疗、博腾股份、泰格医药、天赐材料、北方华创、通策医疗。
而医药行业也是近期回调幅度较大的板块,中邮未来成长混合A、C的5只医药类重仓股中,去年12月迈瑞医疗股价上涨6.24%,通策医疗涨0.74%,药明康德、博腾股份、泰格医药股价分别下跌17.65%、10.64%、6.91%。
王曼曾任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行业研究员、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
而进入2022年后,短短3个交易日,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下跌1.48%、2.88%、5.87%。其中,新能源板块全线下挫,成为开年以来的领跌品种。
在此背景下,许忠海管理的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混合、中邮健康文娱灵活配置混合、中邮趋势精选灵活配置混合由于全面重仓新能源行业个股而继续遭遇净值下跌,截至1月6日,在3个交易日内已分别亏损7.71%、7.31%、7.70%。
王曼管理的中邮未来成长混合A、中邮未来成长混合C所重仓的医药股今年前3个交易日股价也普遍下跌,因此,截至1月6日,这2只基金今年前3个交易日也分别亏损4.44%、4.44%。
中邮基金去年12月份跌超10%的基金
数据同花顺(规模截止日期:2021年9月30日)
1、中信证券:
公司成立于1995年,控股股东为中信集团,证券行业当之无愧的老大,各项业务均处于行业前三。行业并购的*,先后收购收购万通证券、设立中信建投并重组华夏证券、收购金通证券、收购华夏基金、收购里昂证券以及近期收购广州证券。每一次并购和减持的操作,都将抄底和逃顶玩到*,令人叹为观止,戏称为“麦子店高盛”
2、海通证券:
公司成立于1988年,股权分散,由上海国资委监督管理。上海本土券商,是国内成立最早、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券商之一,综合排名始终位列前三。权益投资能力较强,自营业务收入占比33%,投行业务境内、境外同时发力。海外业务收入占比27%,行业*。
3、国泰君安:
公司成立于1999年,实际控制人上海国际集团,颇有实力的上海老牌券商,稳健发展,注重风控,净资产及净利润均排名行业前二。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超过30%,投行业务,债券承销较强,股票承销较弱,零售经纪业务市占率*。
4、广发证券:
公司成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广州,在珠三角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运作能力,股权非常分散,历来为产业资本觊觎的对象,股权争夺战从未停止。
最为知名的就是2004年,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联合两大股东击退中信证券的要约收购。近期,粤民投拿下辽宁成大第一大股东宝座,意在公司的控制权。
2019年公司深陷康美药业造假门,海外投资巨亏,合规内控频频出错。尽管如此,公司综合竞争力较强,行业地位突出,短期阵痛之后,潜力不小。
5、华泰证券:
公司成立于1990年,实际控制人为江苏国资委,综合类券商,以经纪和投行业务为特色。
经纪业务拥抱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股票交易额做到*,涨乐财富通月活雄踞券商类APP榜首,同时积极向财富管理转型。并购业务的一枝独秀,其中经典案例已经成为行业标杆。
6、招商证券:
公司成立于1991年,实际控制人为招商局,深圳本地老牌券商,也是综合性大券商,股东实力雄厚,公司各项业务均衡发展,股债实力均衡。
7、东方证券:
公司成立于1998年,大股东为申能集团,公司主动管理能力优异,自营业务收入占比一度达到70%,在牛市业绩弹性极大,同时在业内拥有“东方红”这个响亮的资管品牌。
8、申万宏源:
2015年由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而来,汇金系直属券商,曾今叱咤中国资本市场,但属于典型的大而不强,体制比较僵化,经常有人戏称说申*开掉一半人的话,效率能显著提高。
9、中国银河:
公司成立于2007年,汇金系券商之一,公司经纪业务占据*地位,是其传统优势业务,收入占比超过50%。投行业务因为内讧,一度停滞了很久,排名在15-20名之间。
10、兴业证券:
公司成立于1991年,控股股东为福建省财政厅,行业排名第15位左右,属于中型券商行列。自营投资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风格较为稳健,营收占比超过40%,经纪、投行、券商资管净收入贡献比分别为 11%、5%和2%。
11、国信证券:
公司成立于1994年,实际控制人为深圳市国资委,自2014年上市之后,各项业务得以全面蓬勃发展,综合排名在6-7位之间,证券经纪业务具有传统优势,营业部单体创利能力较强,最知名的就是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
12、中信建投:
公司成立于2005 年,经纪业务承接于破产的华夏证券。2010年北京国资委成为控股股东,投行业务依托大股东的优势地位,取得众多央企、国企项目。
2018年投行业务贡献公司年度营业利润的45%,成为公司核心业务。目前在股权承销、债券承销和并购重组三大业务上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具备非常明显的竞争优势,IPO储备数量居行业第一,业内戏称“朝阳门巴克莱”。
13、光大证券:
公司成立于1996年,大股东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东背景强劲,但公司发展并没有利用好这层关系。从2013年的乌龙指,到2018年的海外投资暴雷,公司内部风控、管理、合规等方面问题重重。
14、安信证券:
公司成立于2006年,国投系的券商,背景强势,经纪、两融占比超过50%,各项业务相对均衡,投行业务收入也曾排进过前十。
15、东北证券:公司成立于2000年,大股东为吉林亚泰集团,发展一般,自营算是亮点。
16、长江证券:公司成立于1991年,实际控制人为刘益谦,民营券商。研究所实力突出,近年来佣金分仓稳居行业第一。
17、方正证券:公司成立于2010年,大股东为北大方正集团,去年12月北大方正债务暴雷之后,众多产业资本有意接盘。
18、山西证券:公司成立于1988年,实际控制人为山西省财政厅。
19、浙商证券:公司成立于2002年,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收入基本来自浙江省内。
20、东吴证券:公司成立于2010年,实际控制人为苏州市国资委。依托苏州区位优势,发展经纪和投行业务,行业排名在前三十水平。
21、财通证券:
公司成立于2009年,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财政厅。深耕浙江市场,80%的营业部集中在浙江境内,旗下参股永安期货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22、西部证券:公司成立于2001年,控股股东为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在陕西地区具有区域优势。
23、国金证券:
2007年借壳上市,涌金系核心资产,实际控制人陈金霞。国金证券*的特点在于其民营背景和保持低杠杆稳健运营的定力,公司行业地位提升主要靠低资本消耗的经纪和投行业务拉到,投资业务(包括权益和固收)和信用业务上均较为谨慎。受益于与腾讯合作备受市场关注的原因,经纪业务(佣金宝)成为国金最广为人知的业务条线。
24、东兴证券:2007年成立,控股股东为东方资产(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也是国内首家资产管理系上市券商。依托母公司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投行和资管业务,2019年投行业务跻身行业前10。
25、华西证券:四川本土券商,2000年成立,实际控制人为泸州市国资委,在西南地区有竞争优势,公司以经纪业务和信用业务为主。
26、国海证券:
广西本土券商,2011年借壳上市,股权分散,第一大股东为广西投资集团。当年资管的萝卜章事件之前,债券业务非常强势。如今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股权业务比较一般。经纪、信用、投行、资管和自营业务线发展均衡,表现中规中矩。
27、天风证券:
公司成立于2000年,股权分散,天风证券是研究所模式的典范,2015年起狂挖新财富分析师,打造品牌效应,近5年扩张较快,员工由2014年的1289人快速增加至2018年的3125人。2019年拟收购恒泰证券30%股权,成为中小券商崛起的标杆。
28、长城证券:1995年成立,控股股东为华能集团下属的华能资本,经纪业务占比接近50%,其他业务没什么亮点。
29、西南证券:
重庆地区规模*券商,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国资委,2016-2018年卷入大有能源欺诈发行、九好集团忽悠式重组以及大智慧违规信披,投行业务全面停摆。目前自营业务成为亮点,占收入的40%以上,投行业务开始恢复。
30、国元证券:
2007年借壳上市,控股股东为安徽国元金控(省属金控平台),分支机构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安徽省内。背靠股东资源,各项业务发展比较均衡。
31、华安证券:
2001年成立,实际控制人为安徽省国资委,业务集中在安徽省内,以经纪、信用、自营业务为主,投行业务薄弱。
32、第一创业:
前身为佛山证券,公司股权结构分散,目前无实际控制人。固定收益业务是公司特色业务,近年来,公司的经纪、信用、投行和自营盈利情况均不佳,甚至处于亏损状态。目前固收和资管业务贡献公司大部分利润来源。
33、太平洋:
前身为云南证券,第一大股东为北京嘉裕投资,公告拟转让股份给华创证券。公司在经纪、自营、投行等细分市场不仅没有形成特色竞争力, 2018年全线溃败,净利润巨亏。
34、南京证券:
1990年成立,实际控制人为南京国资集团。公司业务主要集中在江苏和宁夏地区,经纪及信用业务占比超过50%,自营业务占比近三成。
35、红塔证券:
2001年成立,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烟草总公司。2019年6月,公司证券投资业务占比超过85%,成为业绩主要来源。经纪业务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区,投行业务薄弱。
36、华鑫证券:2001年成立,大股东为上海仪电集团,同时持有摩根华鑫证券49%股权。A股上市券商中市值最小公司。
37、华林证券:成立于1997年,实际控制人为林立。今年1月,因内控问题被罚暂停业务三个月,管理混乱,基本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
38、国盛证券:成立于2002年,控股股东为国盛金控集团,公司在江西区域竞争具有明显优势,2018年起把投资研究业务作为战略业务,复制天风证券的崛起之路。
39、江海证券:成立于2003年,哈投股份子公司。自营业务占比超过50%,经纪和投行业务各占20%。
40、中原证券:成立于2002年,大股东为河南投资集团,河南区域优势,经纪和两融贡献收入超过60%。
41、华创证券:成立于2002年,实际控制人为刘永好。母公司借壳宝硕股份上市,公司拟接盘北京嘉裕投资持有的4亿股太平洋的股份。
42、: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其实,2015年收购同信证券后,成为首家拥有券商牌照的互联网公司。经纪业务和两融业务为证券业务核心,依托网、股吧、天天基金网等流量平台导流,主打低佣金,2015年开始突飞猛进,到2018年净利润跃升到行业第24位。基金代销、证券业务、公募基金构成的一站式金融平台初具雏形,被称为“中国的嘉信理财”。
e公司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与普洛斯同日宣布,双方合资公司北京中邮鸿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10月15日正式成立,将通过合资公司发起设立以现代物流产业为核心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目标投资规模为人民币200亿元。
点击右上角“关注”,可以通过后台菜单查看更多投资经验分享
今年以来银行股好不容易涨了两波,一次是7月初,一次是11月末,不少银行股目前的股价都远高于上半年。
但是邮储银行,可能是特例,两波短期的上涨之后,都快速的跌回来。*的股价4.8元。长期跌破发行价的窘境之下,又迎来了解禁潮。
这一次解禁,涉及73.95亿股,是解禁前流通盘的将近两倍,虽然可以解禁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套现,但还是给股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多只重仓邮储银行的基金深受影响,其中有6只基金,持有邮储银行占基金净值的6%~7%,偏偏这几只基金都属于三年封闭期的战略配售基金,基金投资人无法通过赎回回避相关的风险。
01, 打新和配售
战略配售是这几年兴起来的一个词,也成为了基金投资者追捧的热点,因为在大家的心目当中,能够获得战略配售就相当于打新股。
在过去这些年,打新股的收益还是比较安全稳定的,极少情况下会出现打新股亏损,所以大家都知道,如果能打中新股,就意味着能赚一笔钱,不管赚多赚少,至少是保证赚钱的。
但问题是打新股的概率太低了,普通人的资金根本就难以打中新股,而且如果不是有一定持仓资金量,就不能开设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资格,这样可以打的新股,数量更少。
因此大家都觉得,如果不需要靠概率,而是在新股发行时就可以获得配售,那是*的。
但其实战略配售和打新股却有一个巨大的差异。
普通股民如果打新股中签,可以在股票上市时就卖出,一般人会选择连续涨停之后的第1个开板日卖出,这就可以保证自己的盈利,不至于亏损
但是战略配售却不同,虽然同样是按照发行价获得配售,但却不是可以随时卖出,往往都有限定至少一年的禁售期,这就有出现亏损的可能。
以邮储银行为例,发行价5.5元,如果是新股中签,虽然没有大赚,但至少在最初的几个交易日可以择时卖出,保证不会亏损,运气好还可以在5.9元左右卖出,收益将近10%。
但如果是获得战略配售,那就惨了,一年的禁售期满,目前的股价只有4.8元,账面浮亏达到13%。
而当初获得战略配售最多的基金,就是一批三年期的战略配售基金。
02,战略配售基金亏损
2015年时,中国人寿,中国电信,蚂蚁金服,深圳腾讯分别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以3.89元每股的价格,成为了邮储银行的股东,这四大股东以目前的股价计算,并未出现亏损,略有盈利,只是不算高而已。
当时为了应对邮储银行这一只大象上市,还把其中的一部分股票配售给了8只基金,其中6只基金就是2018年7月成立的战略配售基金,目前这一批基金持有的邮储银行全部出现了账面上的亏损。
这6只基金分别是易方达,招商,南方,汇添富,华夏,嘉实六大基金公司旗下的三年封闭运作战略配售基金。其中南方配售持有邮储银行仓位为7.63%,是这6只基金当中持仓*的,嘉时配售持仓为5.9%,是*的。以平均持仓6.5%来计算,邮储银行目前的股价拖低了基金净值将近0.83个百分点。
以过去这两年结构性牛市来看,对于普通的基金,减少0.83个百分点的收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这一批战略配售基金来说,影响则不小。
主要原因是这一批战略配售基金成立两年多以来,真正获得战略配售的机会很少,所以目前的股票仓位都相对比较低,这几支基金普遍累计收益在15%左右,这里将近一个百分点的收益扣除,影响就挺大的了。
03,其他受影响基金
除此之外,兴业还有三只基金持有邮储银行占基金净值5%上下,分别是兴业聚宝,兴业多策略,兴业聚利。
持有邮储银行仓位*的反而是华富量子生命力,持股仓位达到8.24%。
除此之外,中欧基金,招商基金,博时基金,旗下都有2~3只基金,持有邮储银行的股份。
不过对于以上这一批基金来说,持有邮储银行不一定形成亏损,因为大部分都是在二级市场买入,并非发行价。
邮储银行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发行价以下,所以以上基金即使持有该股,也不会有太大幅度的亏损,甚至有可能略有盈余。
财说得明白,带你看懂财经现象背后的真相。
长按下方大拇指有惊喜,你的每个点赞都是我们创作的动力。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邮政基金》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邮政基金、金通证券大智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