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晓博
哪些区域,将在未来5到15年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社播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的摘要稿,以及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答案。
在“十四五规划”摘要稿里,关于区域发展有如下表述: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水平,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
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加快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发展壮大山东*、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鼓励有条件的都市圈建立统一的规划委员会,实现规划统一编制、统一实施,探索推进土地、人口等统一管理。
新华社旗下的“中国证券报”,还公布了“纲要草案”里的下面这张图:
可以看出,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是位居第一层级的“国家战略”。
“成渝双城经济圈”没能列入这个层级。或许,它被看成长江经济带的一部分;或许,成渝的体量仍然不足以跟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相提并论。
至于3月5日发布的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也跟以上表述保持了统一。
国家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仍然是19个。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显著的变化是——“海峡西岸城市群”变成了“粤闽浙沿海城市群”。
“海峡西岸城市群”,容易被理解成福建省内部的事情,虽然涵盖了粤东、浙南。“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这种提法,意味着不再以台湾海峡为视角,而是立足广东、福建、浙江三省的发展,显得主动性更强、涵盖性更广。当然,广东东部的“潮汕揭都市圈”和浙江南部的“温州都市圈”,会加盟其中。
去年10月,深圳特区40周年庆典之前领导曾在粤东考察,当时有坊间猜测:潮汕揭会不会合并,成为一个副省级城市。看来,合并、副省级都暂时不会,纳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才是正解。这对于粤东和浙南,当然是利好。
19个城市群,被分为了三个层级,跟此前公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分级方式略有不同:
1、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
2、发展壮大山东*、粤闽浙沿海、中原、关中平原、北部湾等城市群;
3、培育发展哈长、辽中南、山西中部、黔中、滇中、呼包鄂榆、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等城市群。
按照这个分级,成渝仍然是第四大城市群,武汉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晋升为第五大城市群,位居第一层级。这对于武汉来说是大利好。
此外,山东*城市群成为第六大城市群,排位跟之前一样;“粤闽浙沿海”则取代“海峡西岸”,成为第七大城市群。中原排位基本没有变化,关中平原、北部湾两大城市群有所提前。
至于“哈长”、“辽中南”从此前交通规划里的第二层级,回落到第三层级。
这次19大城市群的微调,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为核心),以及粤东(潮汕揭都市圈)和浙南(温州都市圈)是利好。对于关中平原、北部湾也算是利好。
在上面那副地图上,还单独标注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它超越了19个城市群,跟几个国家战略并列了,可见海南在国家战略版图里非常重要。这对于海南来说,也是重要利好。
除了5大国家战略和19个群,最重要的就是3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4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
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给予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方面的*定位,而科技创新关乎中国的国运和未来。所以,北京、上海、大湾区是中国最要的三个地方,这是毫无疑义的。
此前,中国南部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给了香港,深圳、广州无缘。但大湾区跟京津冀和长三角不同,是多中心的区域,科技创新也是如此。真正把科技市场化做到*的,是深圳。所以,香港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头衔,最终被大湾区共享了。
其次,是重点打造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此前,大湾区拿到“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头衔的是深圳,现在也被整个大湾区共享了。
“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是科技创新方面第二层级的头衔,估计未来会扩容。武汉、西安、成渝、南京杭州、天津估计都有兴趣申请这个头衔。
还有第三层级,就是“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里,提及了房地产税,具体是这样表述的:
推进房地产税立法。稳定地价、房价和预期。建立住房和土地联动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
这符合我此前的预测,也就是说在十四五期间,房地产税至少会在人大“一读”,但在全国落地实施,估计要到十五五了。
“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资投机性需求”,意味着未来会有差异化的房地产税。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不同套数,将会有不同税率的房地产税。你持有住宅越多,被征收较高税率的可能性将越高。
不排除十四五期间,房地产税在部分大城市试点。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