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职业年金是什么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央行降准和降息,但大多数人脑海中的概念其实不是多么清晰,只是模棱两可一知半解,今天我们就谈降准降息的概念与区别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一、降准与降息的概念及区别:
1、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是指降低存款准备金。用简单的话来说,银行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银行保管作为准备金,而存款准备金占银行存款总额的比例则为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要求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的原因是防止商业银行的盲目放贷,从而导致银行没有充足的资金来兑现储户的存款。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2、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的金融方式。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降息是通过增加金融体系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来实现经济稳定运行的。对于一般的贷款者来说,降息可以少掏钱;而对于投资理财人士而言,降息则意味着存款收益的下降。
3、降准与降息的区别:
降准——只是释放商业银行在央行的保证金,增加市场资金供给,有利于刺激生产环节。
降息——不增加市场资金量,但可以改变资金的投向。主要作用两个:既通过降低央行存款回报,倒逼资金进入银行之外的市场,提高交易活跃度,又可以降低贷款的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二、央行降准降息对房贷及生活的影响:
1、去银行存钱,利息变少了
此次央行降息,1年期的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75%,意味我们以后去银行存款,利息会减少,比如:50万元存银行1年定期,利息就整整少了1250元(50万×0.25%)。
2、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利率均下降,房贷压力小了
一般来说,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房产的贷款,还款利率是跟央行的基准利率挂钩的,因此,此番基准利率的降低对于一些想要买房的个人和家庭来说,房贷压力变小了,比如买房时商业贷款100万,贷款期限30年,利用等额本息还款法,降息后每月月供减少260元左右,总利息共减少了9万元左右。
3、生活消费更加活跃
降息,意味着利息可能减少,使银行的存款流转到消费和投资方面。单从消费方面来看,国家统计局曾对中国消费者信息的调查显示,2014年10月城市和农村消费者信息指数分别为102和106.9。通过此次降息会促进消费,预计消费者信息指数在未来会有所上升,这也有利于经济总体向上发展。
4、民众理财会有更多选择
央行降息直接影响到投资产品,利好较大的主要有房地产、水泥建材钢铁等资产负债率较高或资金流动性压力较大的行业;其次对股市和债券市场也利好,但要提醒大家,股市和债券风险仍不可忽视。
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稳健的理财方面的投资也不可少,除了优选定存、国债,还可以选择固定收益类产品,风险低,投资收益也不错。
5、贷款环境宽松,创业投资更容易
降息,银行放松了贷款要求,民众贷款更加容易,贷款的成本也降低了,获得了财务支持,会使得更多具有能力的人,更愿意去创业、去做投资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虽说降息后民众从银行贷款更容易,贷款的金额也放宽,但是银行的贷款审批流程一直很复杂,意味着民众也并非那么容易贷到款。
6、降息降准的目的
此次降低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主要目的是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各类市场利率继续下行,巩固前期宏观调控的政策效果。
很多职工只听说过基本养老保险,乍一听职业年金,心里都有些懵圈。很多人表示不知道职业年金是什么?实际上,职业年金是一种年金制度,又被称为一种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职业年金是国家专门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建立的一种补充养老保险机制。企业职工确实没有职业年金,但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年金制度。
职业年金的建立
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这是为了配合从2014年10月起实施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机制。
最初,在90年代国家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时候,也是要求一些有条件的央企或者大型国企建立起补充养老保险机制的,慢慢形成了后面的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不同。企业年金必须是实打实的钱,而职业年金个人缴费才实行实账积累。对于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为了减轻各级政府负担,采取的是记账方式。对于非财政全额供款的单位,应当是实账积累方式。
一般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职业年金记账利率计算利息,近年来一般在4%~5%之间,利率还是不错的。不过,低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7%~8%的水平。当职工离开机关事业单位和或者退休时,相关财政才拨付资金做实账户。
职业年金的计发机制
职业年金是提供的一种养老金待遇的补充,但是相应的待遇不低。职业年金缴费比例是职工本人缴纳缴费基数的4%,用人单位缴纳8%。合计缴费比例是缴费基数的12%,差不多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额的1.5倍。
职业年金的计发方法是跟个人账户养老金一致的,都等于退休时职业年金的个人账户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60岁是139个月。如果说职工本人的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缴费基数,相应的年职业年纪记账利率跟社会平均工资一致,每年产生的职业年金收入也能超过1%的社平工资,相当于基础养老金水平了。所以,如果在未来发展稳定以后,职业年金将提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20%~30%的退休后待遇水平。
职业年金也可以拿来一次性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让退休人员一辈子享受养老金待遇。
不过,需要明确提出的一点是,职业年金是只能选择按月发放或者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两种方式。如果选择按月发,是发完为止。职业年金并不会跟个人账户养老金一样,如果个人账户养老金的余额领取完毕了,国家会补贴等额的待遇,保证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不降低。
另外,职业年金不参与退休后养老金的调整。比如说我们养老金调整时都是有按比例调整的,职业年金不作为比例调整的基数。
相对而言,每年都增加一定金额的养老金。领取十几年以后,职业年金随着养老金的增长,占比也会不断缩小,领取完毕了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为了以防万一的话,可以购买商业养老保险。
不过,职业年金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去世的早,剩余的部分可以由继承人继承,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可就要另说了。
未来,基本养老金将只会管基本,这是我们养老保险待遇的第一支柱。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将是有条件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机制,肯定会愈加完善,将构成养老待遇的第二支柱。至于第三者,那么属于真正的有钱人购买的商业养老保险或者建立的投资资产了。
截至2018年三季度,美国的养老资产总规模达到了29.195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140%以上,这是一个相当令人*的规模了。所以,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将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12月6日,央行降准0.5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加强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8.4%,释放长期资金1.2万亿元,这对市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作为普通人我们也迷糊 ,央行有时候降准,有时候降息,看起来好像都是好消息,到底什么是降准?什么是降息?两者之间又有何区别?
1、降息
降息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之一,本质是为了引导金融机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往往也是在经济形势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才会采取降息措施。全球的央行都是如此,比如去年3月份疫情在欧美蔓延,经济受到极大影响,美联储以及欧洲央行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降息,美联储直接将联邦利率降低到零水平,这大大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客观上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社会是需要资金流动的,但是资金是有成本,而衡量成本高低的指标就是“利率”,利率又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是金融机构和央行之间融资的资金成本,这个利率是利率之母;其次是央行规定的金融机构对外贷款的基准利率;最后就是金融机构对外贷款的实际利率。
央行一般是通过降低金融机构和央行之间融资的利率以及贷款基准利率来引导降低金融机构对外贷款的实际利率。
利息降低了,那么企业或者个人贷款成本降低,这会增大贷款的冲动,比如2014年底开始央行开始了一系列降息的措施,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从2014年的6.55%降低到2015年的4.9%,这是过去十年*的一次降息,一年时间将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降低了1.65个百分点。这次降息也直接助长了2015年那波股市牛市行情,以及2015年至2018年的房地产牛市行情。
然后就是2019年到2020年,央行经过多次降息,将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LPR)从4.9%降低至4.65%,降低幅度为0.25个百分点。这次降息的幅度远远小于2015年那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的幅度要小。那是因为2018年以来主要采取的货币政策工具是降准。
2、降准
如果说降息是降低资金的成本,那么降准就是直接增加资金的供给,降息和降准都是央行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前者通过控制成本实现目的,后者是通过增加或降低供给来实现目的。
降准是如何控制资金供给的?
降准的全称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比如我们个人/企业将100元钱存到银行,银行理论上可以将这100元钱都贷出去,但是为了防止我们取现金,那么必然要留下一部分资金,比如留下10元,那么我们就能够将90元放贷出去。那么这10元就是“存款准备金”,留下的资金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在这个例子中就是10%,如果你留下20元,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就是20%。
我们再将上面那个例子做另一个极端推演,也就是我将100元存到银行之后,然后再全部到取出来,那么银行就相当于没有存款,是无法再次创造信用的,也无法实现货币扩张的,但是如果只是留下10元(存款准备金率为10%),那么还有90元可以贷款出去,然后获得90元贷款的人再将90元存到银行,90元的10%留下,81元贷款出去,这样就是逐级等比例减少的过程,最终大概能够产生900元的贷款。总共的存款就是1000元。最终留下的钱的总和是100元。1000元存款=900元贷款+100元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率越低,那么能够产生的贷款就越多,比如这次将存款准备金率降低0.5个百分点至8.4%,相当于最开始的100元存款留下8.4元,将91.6元贷款出去,如此循环下去,最后能够产生的存款总额为:100元/0.84%=1190元;产生的贷款为1090元。
3、降息和降准的区别
降息和降准的区别上文也基本说清楚了,一个是直接降低资金成本,一个是通过增加供应来降低成本,两者的作用用一点的共通性,但是并不完全相同,具体使用的场景也不同,比如2015年那波主要就是降息,因为当时整个市场的资金成本比较高,所以降息效果更好。
而到2018年开始,降准更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流动性不足,而且当时存款准备金率非常高,银行将如此多的钱留下来并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反而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所以降准是更好的货币政策工具。
不过现在存款准备金率已经降低到8.4%了,5%是一条线,因为目前金融机构中存款准备金率*的也就是5%。也就是说整体还有3.5个百分点的空间。2007年到2008年当时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度超过20%,达到了历史新高,这也为未来的货币空间留下了足够多的空间,现在13年过去了,我们还可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长期来看,降息降准依然是一个大的趋势。
中新财经4月15日电
4月15日,央行宣布,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
本次下调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来自央行网站。
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此次降准为全面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
这是2022年*降准。
央行上一次降准是在2021年12月15日,当时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2万亿元。
实际上,在此次降准之前,就已经有“预告”。
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当前形势变化,鼓励拨备水平较高的大型银行有序降低拨备覆盖率,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推动银行增强信贷投放能力,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向实体经济合理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为什么此时降准?
此时降准的大背景是,当前世界局势复杂演变,国内疫情近期多发,有些突发因素超出预期,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更大不确定性和挑战。实体经济尤其是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企业,遭遇了不小的困难。
央行指出,此次降准的目的,一是优化金融机构资金结构,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支持受疫情严重影响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三是此次降准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65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可促进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中新财经表示,受内外部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稳增长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仍有一定的调降空间。因此,继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既有空间也有必要,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资料图。中新社
降准有什么影响?
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降准,这意味着商业银行被央行依法锁定的钱减少了,可以自由使用的钱相应增加了。
——实体经济有望得到更多“输血”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中新财经指出,在当前经济发展面临三重压力的背景下,央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体现了货币政策前瞻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改善和扩大总需求,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创造了积极条件。
温彬认为,降准将提高货币乘数,扩大银行信贷派生能力,并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结合,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同时,降准还将优化银行体系资金的期限结构,释放长期流动性、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助于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继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对股市、楼市形成正向影响
在温彬看来,对股市来说,此次降准将进一步增强市场信心,助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同时将促进银行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增加利率债配置,预计国债收益率稳中有降,并带动企业债融资成本下降。
对房地产市场,温彬表示,在各地因城施策进行房地产调控背景下,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以及居民刚需、改善型按揭贷款需求将得到有效满足,这对当前化解部分房企流动性压力、提高居民购房意愿、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央行表示,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一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保持物价总体稳定。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兼顾内外平衡。同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董希淼认为,下一步,应继续用好货币政策总量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适度增长,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同时,应突出结构性工具作用,如用好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以及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做好加法,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行业、企业定向“输血”,提高货币政策的*性和直达性。
未来会降息吗?温彬认为,尽管本月MLF政策利率保持不变,但降准或将促使LPR报价行压降点差,本月20日LPR利率有望下调。(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降息降准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降息降准是什么意思、职业年金是什么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