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比增长是什么意思,环比增长公式怎么算

2022-08-26 4:01:08 生活指南 group

环比增长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一览:



新华社北京8月9日电(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机械工业下行压力增加,各地各部门积极化解不利影响,出台一系列稳增长举措。5月份行业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恢复正常增长,行业运行在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显现出机械工业的发展韧性。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上半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5.44%,机械工业重点监测的120种主要产品中,5、6两月产量实现增长的产品数量逐步增加,6月份产量增长的品种已接近半数。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我国机械工业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0.41%。“在多重挑战下,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很不容易,这也体现了企业以及产业发展的韧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说。

汽车行业作为机械工业重要的分行业,上半年运行遇到明显冲击,汽车制造业努力摆脱疫情影响,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1211.7万辆和1205.7万辆。其中,6月当月产销已恢复至250万辆左右,环比增长30%左右。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有248.9万余家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2022年1至7月新增51.8万余家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

陈斌表示,当前,机械工业仍面临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行业成本压力上升、市场需求恢复滞后等挑战,巩固回升向好趋势仍要付出艰苦努力。下一步,要加快推动稳增长政策落实落细,瞄准产业链的卡点、断点问题固链稳链,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汽车配件供应商


《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根据各厂商2020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2021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Top 100 global OEM parts suppliers)。博世、电装蝉联前两位。前十大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交换了位置。受疫情全球大流行影响,百强榜中的绝大多数公司2020年的营收相较2019年均出现下滑。今年榜单中出现了5家新面孔,分别是来韩国的裕罗,德国的佩尔哲,美国的捷温和瀚德汽车,以及中国的德赛西威。


中国(含香港地区)有八家企业入围百强,分别是:延锋(17位),海纳川(42位),中信戴卡(58位),德昌电机(74位),敏实集团(79位),五菱工业(81位),安徽中鼎密封件(87位)和德赛西威(97位)。另外,名列第48位的均胜汽车安全系统和第92位的德国普瑞为中国均胜旗下公司。名列第62位的美国耐世特汽车和第100位的瀚德汽车由中航工业等公司控股。


排名 公司 总部所在地 2020年汽车配套业务营收


1、博世(Robert Bosch) 德国 465.15亿美元

2、电装(Denso) 日本 411.27亿美元

3、采埃孚(ZF Friedrichshafen) 德国 334.00亿美元

4、麦格纳国际(Magna International) 加拿大 326.47亿美元

5、爱信精机(Aisin Seiki) 日本 319.35亿美元

6、大陆(Continental) 德国 296.83亿美元

7、现代摩比斯(Hyundai Mobis) 韩国 250.74亿美元

8、佛吉亚(FAURECIA) 法国 175.85亿美元

9、李尔(Lear Corp.) 美国 170.46亿美元

10、法雷奥(Valeo) 法国 169.46亿美元


11、矢崎(Yazaki) 日本 158.53亿美元

12、住友电工(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日本 151.22亿美元

13、巴斯夫(BASF) 德国 142.55亿美元

14、安道拓(Adient) 美国 126.79亿美元

15、天纳克(Tenneco) 美国 126.54亿美元

16、松下汽车系统(Panasonic Automotive Systems) 日本 126.29亿美元

17、延锋(Yanfeng) 中国 121.83亿美元

18、马瑞利(Marelli) 日本 115.74亿美元

19、安波福(Aptiv) 爱尔兰 114.85亿美元

20、捷太格特(JTEKT) 日本 113.10亿美元


21、萨玛(Motherson Group) 印度 106.18亿美元

22、蒂森克虏伯(Thyssenkrupp) 德国 102.88亿美元

23、博格华纳(BorgWarner) 美国 99.71亿美元

24、马勒(Mahle) 德国 98.00亿美元

25、彼欧(Plastic Omnium) 法国 94.88亿美元

26、日立汽车系统(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日本 93.12亿美元

27、丰田纺织(Toyota Boshoku) 日本 92.36亿美元

28、弗恩基(Flex-N-Gate) 美国 89.71亿美元

29、舍弗勒(Schaeffler) 德国 86.03亿美元

30、海斯坦普(Gestamp) 西班牙 85.13亿美元


31、奥托立夫(Autoliv Inc.) 瑞典 74.47亿美元

32、小糸制作所(Koito Manufacturing) 日本 73.59亿美元

33、德纳(Dana) 美国 71.06亿美元

34、现代坦迪斯(Hyundai Transys) 韩国 67.42亿美元

35、本特勒汽车(Benteler Automotive) 德国 65.00亿美元

36、三菱电机(Mitsubishi Electric) 日本 62.00亿美元

37、埃贝赫(Eberspacher Gruppe) 德国 60.18亿美元

38、现代威亚(Hyundai Wia) 韩国 58.27亿美元

39、翰昂系统(Hanon Systems) 韩国 58.24亿美元

40、博泽(Brose Fahrzeugtelle) 德国 57.46亿美元


41、海拉(Hella) 德国 54.67亿美元

42、海纳川汽车部件(BHAP) 中国 54.53亿美元

43、丰田合成(Toyoda Gosei) 日本 52.38亿美元

44、加特可(JATCO) 日本 51.16亿美元

45、吉凯恩(GKN Automotive) 英国 48.19亿美元

46、德科斯米尔(Draxlmaier Group) 德国 47.76亿美元

47、美国车桥控股(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美国 47.11亿美元

48、均胜汽车安全系统(Joyson Safety Systems) 美国 46.56亿美元

49、英飞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德国 46.29亿美元

50、万都(Mando) 韩国 45.42亿美元


51、安通林(Grupo Antolin) 西班牙 45.39亿美元

52、日本精工(NSK) 日本 37.99亿美元

53、伟巴斯特(Webasto) 德国 37.67亿美元

54、东海理化(Tokai Rika) 日本 37.11亿美元

55、西艾意汽车(CIE Automotive) 西班牙 35.18亿美元

56、东京座椅技术(TS TECH) 日本 35.1亿美元

57、恩梯恩(NTN) 日本 34.46亿美元

58、中信戴卡(CITIC Dicastal) 中国 33.84亿美元

59、邦迪(TI Fluid Systems) 英国 32.11亿美元

60、利纳马(Linamar) 加拿大 32.06亿美元


61、尼玛克(Nemak) 墨西哥 31.51亿美元

62、耐世特汽车(Nexteer Automotive) 美国 30.32亿美元

63、科世达(Leopold Kostal) 德国 29.00亿美元

64、Piston Group 美国 28.52亿美元

65、日本发条(NHK Spring) 日本 27.51亿美元

66、盖瑞特(Garrett Motion) 瑞士 26.39亿美元

67、伟世通(Visteon) 美国 25.48亿美元

68、三叶电机(MITSUBA) 日本 25.43亿美元

69、诺贝丽斯(Novelis Inc.) 美国 25.24亿美元

70、伟创力(Flex) 美国 25.00亿美元


71、住友理工(Sumitomo Riko) 日本 24.80亿美元

72、日本特殊陶业(NGK) 日本 24.58亿美元

73、玛汀瑞亚(Martinrea International Inc.) 加拿大 24.47亿美元

74、德昌电机(Johnson Electric Group) 中国香港 24.44亿美元

75、旭硝子(Asahi Glass) 日本 24.23亿美元

76、库博标准汽车(Cooper-Standard Automotive) 美国 23.75亿美元

77、SL Corp. 韩国 20.74亿美元

78、裕罗(Yura Corp) 韩国 19.54亿美元

79、敏实集团(MINTH Group) 中国 19.35亿美元

80、柯锐世(Clarios)美国 19.00亿美元


81、五菱工业(Wuling Industry) 中国 18.87亿美元

82、欧拓(Autoneum) 瑞士 18.56亿美元

83、奥科宁克(Arconic Inc.) 美国 18.20亿美元

84、考泰斯-德事隆(Kautex Textron) 德国 16.84亿美元

85、瑞延理化(Seoyon Electronics) 韩国 16.62亿美元

86、镜泰(Gentex Corp.) 美国 16.48亿美元

87、安徽中鼎密封件(Anhui Zhongding Sealing Parts Co.) 中国 16.27亿美元

88、约瑟派-马可迅(Iochpe Maxion) 巴西 16.23亿美元

89、现代凯菲克(Hyundai Kefico) 韩国 15.82亿美元

90、Bridgewater Interiors 美国 15.68亿美元


91、肯联铝业(Constellium) 荷兰 15.15亿美元

92、普瑞(Preh) 德国 14.60亿美元

93、利优比(RYOBI) 日本 14.09亿美元

94、佩尔哲(Adler Pelzer Holding) 德国 12.80亿美元

95、伟瑞柯(Varroc Lighting Systems) 美国 11.80亿美元

96、摩缇马帝(Multimatic Inc.) 加拿大 10.60亿美元

97、德赛西威(Desay SV) 中国 9.86亿美元

98、恩坦华(Inteva Products) 美国 9.50亿美元

99、捷温(Gentherm Inc.) 美国 9.13亿美元

100、瀚德汽车(Henniges Automotive) 美国 9.11亿美元



推荐一个电气机械行业资讯账号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是什么意思

系好安全带

过去很多年,不管遇到什么重大危机,印钱放水总能解决、亦或是掩盖问题,包括2008年次贷危机、2019年美元慌、2020年新冠疫情危机。

光是2020年,美国M2同比增速高达25%,增量3.85万亿美元;基础货币增长52%,增量1.78万亿美元。一年印的钱,超过过去任何一年。

所谓盛极必衰,物极必反。美元大泛滥,终于还是打开了通胀幽灵的潘多拉魔盒,一发不可收拾。

可怕的是,高通胀会改变全球金融的底层逻辑。通胀是美联储头顶上的达摩斯之剑,正在摧毁着美元的购买力和信誉。

拜登急了,鲍威尔急了,参众议院的政客门也都急了……

01

通胀幽灵

7月13日,美国劳工部官方披露,6月CPI同比高达9.1%,远超市场预期的8.8%,再度刷新40年新高。环比增速高达1.3%,创下2005年来的*纪录。

具体来看,能源、住房和食品涨幅*。6月能源价格同比大增41.6%,环比大增7.5%;住宅租金较5月上涨0.8%,是自1986年以来的*月度涨幅;食品成本同比上涨10.4%,是自1981年以来的*涨幅。

大超预期的通胀数据披露之后,金融市场很快对此有所反应:美股急挫、美元急涨、债券收益率急升,黄金急挫。但后来,各市场的恐慌情绪有所缓解,回归相对平稳的状态。

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交易市场预计,7月议息会议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为22%,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为78%,而通胀数据出炉的前一天分别为92%、8%。此外,9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也提升到了80%。

通胀爆表,预期加息更为激进,为何美股波澜不惊,略显韧性?

早在7月12日,市场传言“6月CPI同比增10.2%”,美股尾盘来了一波急速跳水。后被美国劳工部正式辟谣了,但这也实质上演了一波预期管理。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拜登及时安抚了市场的恐慌情绪。他在一份声明中称:“虽然今天的整体通胀读数高得令人无法接受,但它已经过时了。”他还称:“单是能源一项就占每月通胀升幅的近一半。今天的数据并没有反映近30天来汽油价格下降的全部影响,自6月中旬以来,汽油价格已经下降了约40美分。”这让市场开始憧憬7月通胀大幅下行。

那么,接下来的通胀会如何演绎?

美国CPI中200多个分项里,前10名都与能源相关,包括燃油、汽油等等。按照贡献度排名,前3名分别为能源、住所、食品,分别占比25%、21%、16%。

能源方面,NYMEX原油主力期货从6月中旬的120美元跌至目前的96美元,跌幅高达20%。原油大跌,带动其它众多的大宗商品大跌,包括铜、铝、塑料等等。

住房方面,似乎也有一些降温迹象。美国长租平台Zumper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6月份全国一居室公寓的租金中值同比飙升11.4%,但环比增幅仅为0.5%,而两居室公寓租金中值甚至环比下跌了2.9%。

从大的分项看,7月通胀压力确实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传导至商品终端,还尚需较长时间,本月通胀几乎不可能大幅回落。

更为重要的是,加息还没有根本上动摇需求端(现在还没有发生经济大幅衰退),而供给端因为新冠疫情、俄乌之战等也没有大幅改变,美国大通胀的基础逻辑还依然存在。未来几个月,通胀绝大概率会保持在*高位,比如8%以上。

那么,这大概也意味着美联储激进加息不会停止。

02

交叉感染

美联储从今年3月加息至今,一共加息了150个基点,但通胀从2月的7.5%飙升至9.1%。从效果上看,加息似乎并没有什么用。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大幅加息,现在的通胀可能早就突破10%,乃至15%以上了。

通胀高,加息就得继续。但两者对于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都会有明显的灭活作用。持续时间越久,伤害越大,且有可能重蹈覆辙1970年代的悲剧。

美国实体经济已经有明显的衰退迹象。今年一季度,美国GDP年化率为-1.6%,较去年4季度大幅回落8.5个百分点。今年二季度,经济表现更不乐观。亚特兰大联储GDPnow模型*预测,美国二季度GDP为-1.9%。如果预测成为现实,那么意味着美国将陷入技术性衰退。

另据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6月结果仅为50.2,甚至低于2008年和2020年的数据,创下44年来的*值。要知道,消费占美国经济的比重高达70%。可见,通胀与加息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打击会比较明显,也会加剧美国经济衰退。

金融层面,美国持续动荡。今年上半年,美股标普500创下60年最差记录。此外,国债市场也创下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上半年。在我看来,在没有爆发危机的情况下,美股如此暴跌,已经暗含了美国经济会滑入大幅衰退之中。

汇率方面,美元大杀四方。美元指数从年初的96快速飙升至当前的108.5,创下20年新高。短短半年多时间,升幅高达13%。

美元彪悍,众多主流货币均呈现大幅贬值的状态。其中,日元较去年初大幅贬值超过26%,现价已经逼近139。欧元方面,近日一度跌破1:1,创下20年新低,较去年初贬值超18.5%。人民币比较坚挺,今年仅跌6%。

美元大幅升值是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的警笛。因为美元是全球贸易结算货币,同时又是全球各大类金融资产定价锚定货币,美元指数越强,从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美元全球流动性越紧张。未来几个月,美元指数大方向仍会持续上涨,有望冲击110。因为美联储的加息节奏明显快于欧洲央行,且经济整体表现要强于欧洲,虽然经济都几乎不可避免滑入衰退的大潮之中(美元指数权重*的是欧元,占比57.6%)。

今年下半年,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会同步大幅加息,实体经济与虚拟金融存在交叉传染的巨大风险。实体经济可能快速滑入衰退之中,会严重冲击金融市场的稳定。另外,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会影响企业融资借贷以及普通民众的消费力(通过基金间接入市较多),反而来冲击实际经济。纵观过去数次重大危机,均伴随着经济和金融层面的交叉传染。

在我看来,欧美经济衰退的速度可能比市场预期的快,并且欧美金融市场已经有诸多危机迹象。这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颇为担心。

7月12日,IMF总裁奥尔基耶娃表示,应该对全球分化感到担忧,世界正在面临一场危机,可能出现战后第三次金融紧缩危机;债务危机与更高的利率和债务有关,全球央行把重点放在抑制通胀上是正确的,但这给债务负担沉重的国家增加了压力。

7月6日,斯里兰卡总理宣布“国家已经破产”。这是自1948年独立以来,斯里兰卡第一次遭遇国家财政破产,深陷经济危机之中。斯里兰卡的破产只是开始,后续这样的案例会相继出现,并可能引发全球的“多米诺牌效应”。尤其是下半年,美元还会继续强势的大背景下(美联储继续大幅激进加息)。

2021年,全球债务总额高达303万亿美元,再次刷新历史新高,而全球GDP总量仅为96.1万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315%之巨。全球债务水平如此之高,必须要借旧换新,滚动循环下去,但前提是没有全球性的大通胀,可以在持续的低利率下进行下去。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事物发展到极端,会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化。今年5月,全球通胀中位数高达7.9%,是通胀目标2%的3倍,而去年6月仅3.05%。

伴随着全球高通胀的螺旋演进,加息会不断跟进,债务危机的问题会愈发严重,包括意大利、日本、希腊等大国会比较危险。除此之外,还有房价高高在上的楼市、规模极其膨胀的金融衍生品以及垃圾债券等大类方面的风险。只要加息越猛,破裂的风险越高。而这一切取决于通胀。

03

尾声

2020年,美联储无底线QE救市。但鲍威尔却一直宣称,印钞并不会引发高通胀。

2021年4月,通胀开始飙升至3%,5月就到了3.8%,6月就到了4.5%。但鲍威尔和耶伦不厌其烦说,通胀只是暂时的。

但事实狠狠打脸了美联储。通胀不仅不是暂时的,现在已经恶化到1970年代的水平了。如此恶性的通胀,仅仅凭借2%或者3%的加息就像压制住通胀让其回归过往的低通胀水平,无疑于痴人说梦。并且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俄乌继续大战……

有人开始坦诚面对残酷的现实。6月29日,在葡萄牙辛特拉举办的年度货币政策论坛上,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直言:疫情之前的超低通胀时代不太可能重现,我们回不去了。

7月12日,英央行行长贝利说,英国的通胀率目前为9.1%,预计今年晚些时候将超过11%。

在我看来,本轮全球性的大通胀并不会短时间内就消失,可能会持续很多年,就像1970年代一样。高通胀伴随,对金融市场其实是一场噩梦。

真的不要低估高通胀的威力,系好安全带!

研究




环比增长公式怎么算

新华社华盛顿7月14日电 美国官方1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1.3%,同比增长9.1%,创近41年峰值。美国通胀持续飙升,物价水平居高不下,外界对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担忧也日趋加剧。

民众“吃不消”

面对物价上涨,美国普通民众感到“吃不消”,很多人不得不改变生活方式。

与其花20美元到餐馆买10根鸡翅熟食,“不如买一大袋回家自己做,”在距离华盛顿市区十几分钟车程的一家“一元店”门口,在政府部门供职的约翰对

这是6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联储大楼。

美国是个“生活在车轮上的国家”,能源价格上涨,对民众日常生活影响格外突出。按照官方数据,6月汽油价格环比上升11.2%,同比猛涨59.9%。

格洛里娅·布兰德曼是一名退休教师,不久前

在弗吉尼亚州北部的一家超市门前,居民詹姆斯告诉

通胀创新高

美国CPI已连续四个月同比上涨超过8%。劳工部*数据显示,由于能源、食品价格和居住成本持续攀升,6月美国CPI环比和同比增幅均较5月明显扩大。具体来看,能源价格环比上涨7.5%,同比大幅攀升41.6%。当月,食品价格环比增长1%,同比上涨10.4%。占CPI比重约三分之一的居住成本环比增长0.6%,同比涨幅5.6%。

就在一年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财政刺激只会暂时推高通胀水平,物价不大可能持续大幅上涨。眼下,随着美联储实施更激进的货币政策,关于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则在上升。

5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鲍威尔出席新闻发布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日指出,美国避免经济衰退正变得越来越具挑战性。美国企业研究所经济学家德斯蒙德·拉赫曼告诉新华社

拜登政策引不满

衰退的阴影已经让美国普通民众感到担忧。有人力图增加工作时长、努力攒钱,有人打算少出门少花钱,而对于即将毕业的结构工程专业学生贝拉斯克斯而言,经济衰退可能会影响就业市场,他担心找不到工作。“只有时间会告诉我答案,”他说。

通胀持续飙升、衰退可能临近,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对经济现状表示不满。美国皮尤研究中心13日发布的一份民调显示,总统拜登的支持率仅为37%,再创新低。超过一半的美国民众认为,拜登政府的政策使得经济状况变得更糟。

虽然白宫方面多次强调,通胀高企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导致的供应链瓶颈和俄乌冲突带来的价格冲击,但美国民众似乎不买账。詹姆斯告诉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环比增长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环比增长是什么意思、汽车配件供应商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