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继尚乘数科之后,美股市场或许又将迎来一只史诗级妖股。港资券商智富融资上市首日一度暴涨50余倍,股价日内*触及235.95美元/股,盘中多次触发熔断。
美东时间周五(8月5日),智富融资(股票代码MEGL)正式登陆美股市场,IPO价格为4美元/股,公司计划公开发行500万普通股,开盘价为50美元,剧烈波动之后,最终收盘涨2325%,报97美元/股。
公开资料显示,智富融资是一家在香港的金融服务提供商,主要从事提供企业融资咨询服务和承销服务,成立日期为2016年5月10日,公司员工数9人。该公司由曾任职建银国际的陈伟豪同曾任职国泰君安香港的陈斯汉共同创办。
根据招股书,智富融资过去两年的营收分别为2041.7万港元和1687.港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19.96万和157.86万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美国上市的10家中国公司中,共有7家公司经历了异常价格波动。在市场波动和公开估值下降导致IPO活动低迷之际,这一点显得尤为突出。
以近日颇受关注的尚乘数科为例,该公司于7月中旬登陆美股,IPO价格仅为7.8美元,近几日股价曾暴涨200多倍,*达到2555美元,市值一度超过了包括腾讯和阿里巴巴等在内的一众龙头中概股,位列美股市值第14位,被称为“史诗级妖股”
然而,尚乘数科的疯狂涨势于本周三戛然而止,该股当天盘中*跌幅达到41%,触发熔断,周三收跌逾34%,并且暴跌势头仍在继续,尚乘数科周四和周五分别收跌超27%和近10%。截至周五收盘,尚乘数科股价为721.23美元/股,较峰值回落逾70%。
文:懂车帝分享 付博
[懂车帝分享 产品] 日前,我们从相关渠道获悉,一汽-大众新款奥迪A6L将于8月6日正式上市,作为中期改款车型,新车主要对外观和内饰细节进行了调整。作为参考,目前在售奥迪A6L售价区间为41.98万-65.60万元。
新款奥迪A6L 45 TFSI quattro 动感型
新车特点
此前曝光实车显示,新款奥迪A6L将提供两种前格栅和前保险杠细节,从而形成双前脸风格
动感型,采用间断式点阵效果的格栅
此次中期改款,奥迪设计师无意对车辆外观设计进行大幅度更新,仅将对进气格栅、轮辋等设计细节进行调整。从实车来看,新款奥迪A6L将提供两种风格的前脸,一种延续了在售车型的横向镀铬格栅造型,另一种则采用间断式点阵效果的格栅,两者在下包围两侧的装饰区也有区别。
车身轮廓及尺寸与在售车型基本一致
新车延续在售车型尾灯样式,排气改为隐藏式布局
尺寸方面,新款奥迪A6L长宽高分别为5038(5050)/1886/1475毫米,轴距为3024毫米,数据与在售车型保持一致。车辆还提供矩阵式LED大灯、两种样式的天窗以及17、18、19英寸多种轮辋供用户选择。车尾排气改为隐藏式布局,不过保留了雾银样式的装饰轮廓。
内饰造型保持不变,新增天然棕色胡桃木内饰条
此前曝光的疑似新款奥迪A6L配置信息
网传疑似新车配置变化明细:
全系入门款豪华致雅型,座椅皮质从Milano*升级为Nappa*,豪华动感型从Alcantara+Nappa*调整为Mernoca+Hoxton组合座椅面料。除入门定位的豪华致雅型以外,新款奥迪A6L其他致雅型车型均配备电动尾门和空气质量检测增强版。45TFSI quattro臻选致雅型和动感型,增加配置为主驾座椅记忆(现款车型为选装,选装价2500元)和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记忆。45TFSI quattro臻选致雅型,新增自然棕色哑光蜡木内饰条。45TFSI quattro臻选动感型,新增天然棕色胡桃木内饰条和五辐20英寸轮辋。继续提供全液晶仪表盘+中控液晶显示屏+空调控制面板三屏组合
部分车型增加主驾座椅记忆
后排提供头部舒适软枕,后排坐垫将加长加宽
其他配置方面,新款奥迪A6L还将升级:*方向盘气囊盖板、新材质包裹中控台/门板、镀铬处理座椅电动调节按钮、中控台高亮黑控制按键、后排座椅坐垫加长/加宽、后排舒适头枕和后排USB type C充电口。
动力信息
新款奥迪A6L 45 TFSI quattro 动感型发动机舱
动力方面,实拍车型为奥迪A6L 45TFSI,与在售车型略有不同,该车搭载的2.0T发动机*功率达到180千瓦,相比在售车型提升了15千瓦,WLTC工况下百公里综合油耗标定为7.78升,相比现款车型的8.07升略有下降,传动系统依然为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参考在售车型,新款奥迪A6L还有望继续提供40TFSI、55TFSI版本供用户选择。
近一年以来,奥迪A6L共售出123792台,销量表现仅次于宝马5系
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E级一直是国内豪华中大型轿车领域的“三驾马车”,市场认可度、销量表现均十分出色。从近一年的销量表现来看,宝马5系(厂商指导价43.39-55.19万)略微领先于奥迪A6L、奔驰E级(厂商指导价43.68-54.88万)。目前,宝马5系与奔驰E级均处于中期改款后,奥迪A6L则即将迎来这一代车型的中期大改款,新车将对车辆配置和细节进行完善后,能否取得更佳市场表现我们拭目以待。关于新车更多信息,懂车帝将持续保持关注。
融资余额是什么呢?融资余额其实是指投资者每日融资买进与归还借款间的差额的累积。一般来说,融资余额增加,表示市场趋向买方;反之则趋向卖方。比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短时间涨好几倍的大牛股方大碳素,他启动前融资余额才8亿多,高点融资余额达到57亿,这50亿的真金白银至少可以在低位买入2亿股方大碳素股票,而方大碳素总股本17亿,去除大股东持有的,实际流通盘不足10亿,可见融资盘在其上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然,如果我们再考虑减去融券余额可能会更精确些,也就是看融资融券余额差值这个指标,不过大部分股票的融券余额都很小,大部分时候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一般情况看融资余额就够了。但这不表示融资余额增加股票就一定涨,融资余额减少股价一定就跌。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
一是股票的庄家(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主力)不一定非要融资买入股票,有些机构和大户自有资金很充沛,根本没有必要融资(因为融资要付利息的)。所以你有时候会看到,有的股票融资余额并没怎么变化,可是股价却一路上涨。之前的卫视通就是个最明显的例证!该股8月14日股价13.45元,对应融资余额11.85亿元。而截至周五收盘,股价暴涨到23.8元(大涨77%),可是融资余额基本没有变化(对应融资余额11.9亿元)。可以肯定的说,该股拉高用的资金肯定不是融资融券的钱。一句话可以做总结这个问题,那就是股票涨跌靠资金,融资的钱和不是融资的钱都可以让股票涨跌,你不能只看一个渠道就下结论。
二是融资余额虽然增加了不少,但是基数可能较低,对股价起不到什么作用。比如一个新纳入融资融券的股票上周融资余额是0,本周为1000万元,下周为4000万元,但是如果这是个流通市值过百元的股票,这点融资增量基本不会影响股价。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融资余额只是判断股票涨跌的其中一个因素,只能作为参考。比如近期有个股票涨了,同时融资余额也在大幅增长,我们可以验证有部分资金通过融资方式买进了该股,它是股价上涨的动力之一,当然你可以通过和L2资金进一步对比,看看融资流入大概占多大比例。
融资余额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用大盘总的融资余额判断大盘走势强弱,这种方式判断的准确率较高,因为他是综合了两市全部融资标的所有融资融券数据得出的数字,就有较强的普遍性。如果你看看股灾前后融资余额的变化就知道到为什么大盘会跌这么多了!股灾前两市融资余额*为2015年6月的22666 亿,股灾后的2016年5月仅剩下8100多亿,一大半都没了,因为大量的融资都已经撤离股市了!
最近,雪球论坛上一个投资者发的贴子火了起来,大意是说投资长春高新(000661)的股票,已经把本金亏光了,心情感到十分压抑。投资失利,从来都是一件让人感到糟心的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重仓投入的投资者来说更是如此。仔细查看了一下长春高新的股价,这个股票从2021年5月17日的*点523元(2021年8月27日前复权价格,Wind资讯计算,下同),下跌到8月27日的257.77元,跌幅达到51%。很明显,这位倒霉的投资者在股价下跌了51%的时候把本金亏完,一定是使用了至少1倍于本金的融资杠杆。芝焚蕙叹、物伤其类,在感到唏嘘与惋惜之余,我不禁想到了一条巴菲特和芒格曾经无数次教导人们的投资铁律:不要用金融融资类杠杆做股票投资。为什么不要用杠杆在今天的证券市场里,借钱做投资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大量的金融公司都给投资者提供各种各样的融资杠杆。在内地资本市场,正规经营的证券公司所提供的股票投资杠杆,倍数一般不超过1倍。但是同时,数量众多而鱼龙混杂的民间融资,却很容易突破这一限度。在海外市场,各种金融投资杠杆更是品种繁多,杠杆倍数也可以达到很高,有些外汇投资甚至可以达到上百倍的杠杆。用融资杠杆投资股票,看似可以放大收益,但是这些所有的杠杆,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会因为价格的下跌,而让投资者提前还钱。在股票投资中,判断一家公司值多少钱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困难的(或者说不可能做到的)是判断公司的股价会如何波动。也就是说,如果一家公司现在的股价是10元,我们经过充分计算,觉得它的价值其实是50元,这个工作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只要有足够的商业和财务知识就可以。但是,这家公司的股票到底是从10元直接上涨到50元,还是从10元先跌到2元,再上涨到50元,则是我们没法判断的。如果一位投资者不用杠杆,那么不管这家公司的股价是直接从10元上涨到50元,还是从10元先下跌到2元再上涨到50元,对于这位投资者来说,结果都一样:他会赚5倍。只不过在第二种情况下,投资者的心情会更加忐忑一些罢了。而解决心情忐忑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出去旅游半年,或者按九圜青泉科技总经理马言的话说,“去马达加斯加读个狐猴研究专业再回来,中间几年的股价波动闭眼睛不看”,这些方法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投资者用了杠杆,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大不一样。如果这只股票从10元先跌到了5元,再涨到50元,那么用了本金1倍以上杠杆的投资者,都会在5元被强制平仓。由于有预警线的存在,甚至实际能承受的杠杆倍数还会小于1倍。而如果股价先跌到2元、再从2元涨到50元,那么只要用25%以上的杠杆,投资者就会熬不到股价涨到50元的那一天。以上所说的,只是一个假设的模型,但是投资者千万不要以为“从10元先跌到2元再涨到50元”的例子很极端,不会在真实市场中出现。实际上,在真实的股票市场中,这种“先暴跌再暴涨”的事情,可以说屡见不鲜。以香港股票市场的长城汽车(02333.HK)为例,我的一位做价值投资的朋友,就因为用了杠杆做投资,曾经险些在这家公司上差点栽过跟头。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长城汽车的股票价格从2015年的*15.327港元,下跌到2018年的*3.486港元,跌幅77%。然而到了2021年8月,这同一只股票又上涨到了*39.000元,比*点上涨了10.2倍。我的这位朋友因为重仓长城汽车、并且使用了杠杆,在*点的时候极度煎熬:他本来可以更轻松地赚上这笔钱。从2015年的15.327港元到2021年8月的*39.000港元,6年的时间取得154%的回报,应该是一件让人从到到尾感到愉快的事情。后来,每当说起这次交易,他都感慨万千、心有余悸:以后再也不敢用杠杆了。在一本互联网上流传的小册子《沃尔特·施洛斯资料集》中,也记载了一则使用杠杆投资的伤心故事。我把原文摘抄于此,让大家感受一下这则故事的沉重。“GEICO保险公司(美国*的汽车保险公司之一)25%的股份在创始人家族手里,利奥·古德温(Leo Goodwin)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了股票。为了做其它生意,他的儿子没有卖出GEICO的股票,而是抵押股票来筹借本金。1976年,GEICO暴跌,他还不了债,银行清了他的股票,他自杀了。”要知道,GEICO保险公司是巴菲特的成名之作之一,巴菲特依靠投资这只股票赚了很多钱。但是,就是这样一家*的公司、这样一个长期来说非常*的股票,它的创始人的儿子,却因为使用股票进行了融资(本质上和融资投资股票一样),却遭到了完全相反的命运。巴菲特的一则轶事有的投资者也许会问:“以上所说的,都是单只股票上,满仓用杠杆的例子。那么,如果我有一个大型投资组合,难道不可以用一点点杠杆,比如5%吗?比如我投资的是股票型ETF,用5%的杠杆,难道会碰到股票指数下跌95%的情况吗?”这个问题,其实也困扰了我很久。我自己的投资风格,是有点类似沃尔特·施洛斯的低估值分散风格,和巴菲特的好公司理论的综合体。我经常会持有高达四五十只股票,心水的股票甚至有八九十只之多,单一行业的占比很难超过30%,单只股票的占比一般最多也不会超过8%。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巨大的投资组合,自己明知它的长期复合回报率远高于融资杠杆的资金成本,难道5%的融资类杠杆也不可以用吗?类似以上的“超低杠杆”逻辑,还有两个类似的使用低杠杆的逻辑,也经常被保守的投资者所提及。一是如果投资组合的股息率达到5%,那么每年借入5%的融资杠杆,第二年光投资组合的分红所产生的现金流,就可以覆盖杠杆了,风险实在很小。二是如果自己每年的工资可以存下一些钱,那么提前借入这么一点钱的杠杆也是可以的,因为第二年工资就能还上了。的确,从投资推演的概率上来说,使用以上三种杠杆,即相对于分散投资组合超低比例的杠杆、等于一年股息的杠杆、等于一年现金收入存款的杠杆,和之前所说的在单一股票上使用高杠杆,风险并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这种超低水平的杠杆,也让人很难找到风险点在哪里:这也是困扰我的一个因素,让我多次想动摇巴菲特所教导的“不要用融资类杠杆”的投资宗旨。但是,我最终没有选择使用这种杠杆,这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不是担心5%的杠杆会导致投资组合覆灭,而是担心一句话:“浸润之谮、肤受之愬。”浸润之谮、肤受之愬,这句话出自《论语》,原话是孔子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也就是说,人最怕的,不是疾风暴雨般的影响,而是润物细无声的耳濡目染、日渐改变。而如果这样慢慢地影响,都不能让一个人动摇,那么这个人才能称得上是孔子所称赞的明、远。一般来说,人们最怕的,不是激烈的变化,而是缓慢的影响。比如说,一天打游戏打到通宵,大多数人都会自责,觉得自己太放纵了。但是刷会儿手机看看无聊的信息呢?下班以后在路上看会儿无聊的视频呢?这个好像不影响吧。但是久而久之,之前高度的纪律性也就慢慢颓废了。对于杠杆来说,事情也是一样。如果我们用5%的融资杠杆,赚到了一笔没什么风险的钱,那么8%可不可以呢?好像也可以。那10%呢?15%呢?好像问题都不太大。那20%怎么样?25%呢?总有一天,在使用杠杆赚钱带来的快感刺激下,我们很可能会不断突破自己的上限,最终把杠杆加到一个“和前两天差别不大,但是终于足够危险的地步”。而我之所以不使用哪怕是5%的杠杆,或者是前述三种风险极低的杠杆,这里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害怕这样风险极低的杠杆可能带来致命的风险,而是我害怕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念,在杠杆带来的财富刺激之下,一点点放大自己的风险承受度,最终走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沃尔特·施洛斯资料集》中,还记录了一个巴菲特的小轶事,让我们看到了股神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曾经有一次,巴菲特和一个人打高尔夫球,这个人对巴菲特说:“沃伦,在这个18洞球场里,你要是能打出一个一杆进洞,我就给你1万美元。你要是打不出来,就给我10美元。”
高尔夫球的一杆进洞非常难打,但是10美元毕竟也不多。巴菲特想了一下,说:“我不跟你du。”那人问他:“为什么?你最多不就输10美元吗?赢了你就能赚1万美元!”巴菲特解答说:“小事不守纪律,大事也不会守纪律。”消费类与融资类杠杆的区别巴菲特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让他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投资做的*的人。但是,巴菲特在反对金融融资类杠杆的同时,却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通过运营保险公司、使用浮存金的方式,大量使用了杠杆。这种杠杆,我将其称为“消费类杠杆”,这是一种和金融融资类杠杆完全不同的杠杆,需要加以区分,在此特地说明。简单来说,金融融资类杠杆会在投资组合短期下跌的时候,要求你提前还钱,或者增加抵押品、或者清盘。但是,消费类杠杆则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你借了这种钱买来的东西,哪怕跌的只剩1%,你也不用提前还款,而是只要把每月的贷款还上就行。举例来说,借了几万元买了一条钻石项链的人,哪怕项链被人偷走,也不用提前还上本金。而一般来说,房屋贷款也不会让贷款人提前还本金,只要每个月把月供还上就行。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事情也是一样,没人会因为投资组合的下跌,就要求保险公司提前兑付保单。以上,是关于消费类与融资类杠杆的区别,需要加以说明。当然,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在证券市场里很难直接借到消费类杠杆,所以了解这个知识点的目的,主要在于知道杠杆与杠杆的不同。当然,如果投资者能借到类似巴菲特的消费类杠杆,那一定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情。寻找稳妥的投资方法在证券市场里,人人都想赚钱,这本来没错。要是不想赚钱的人,根本也就不会来这个市场了。但是,赚钱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使用金融融资类杠杆,只是其中最简单粗暴的一种方式。这种杠杆如果用多了,有一天也许会给投资者带来灭顶之灾。而用少了,虽然看似没有风险,但是日积月累,会让人逐步放下自己的心理防线,陷入到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危险境地。这正所谓“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语出《贞观政要》。)其实,资本市场的赚钱机会,远远不止杠杆这一种。对于想赚钱的投资者来说,何不选择更加稳妥的方法呢?多研究一些上市公司,多寻找股票的价格与价值之间的错配、股票与股票投资机会之间的错配,多分析一些商业模式,如此这般,既可以找到更多高收益的投资机会,又能分散投资组合的风险,还能改善自己的商业视角与洞察力,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作者系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资官)
这些,用户都在看
《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平台
小手一点,全新体验!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股票融资》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股票融资、奥迪新车上市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