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收益排名,基金收益排名前十名2020

2022-08-28 13:00:41 生活指南 group

基金收益排名



本文目录一览:



原标题:刚刚,重磅出炉!基金公司*业绩50强榜单来了!最猛狂赚近530%,7年和10年20强*大曝光!*竟是TA

中国基金报

“不确定”是A股市场最确定的事情,在这个不确定的市场之中,业绩是检验基金公司投资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

A股市场多年市场牛熊更迭,究竟哪家基金公司脱颖而出?大基金公司中谁最领先?前三季度、最近3年、最近5年、最近7年、最近10年哪些基金公司是最强*?海通证券日前发布的*业绩统计揭开了答案。

10年“*”

银河、兴证全球、中欧位居前三

10年,非常之漫长,A股市场极大的波动对每个基金经理来说都是极大考验,10年这一长期业绩可以说验证基金公司长期投资能力的重要指标。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2011年10月10日至2021年9月30期间市场波荡起伏,先是自2011年处于市场低迷阶段,一直持续震荡,中小盘成长股在这一期间表现突出,尤其是2014年四季度至2015年上半年出现大牛市,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性第二高峰。

然而,2015年下半年牛市嘎然而止,2016年初还出现熔断,经过2016年至2018年的调整,价值风格逐渐显现优势,市场更在意企业内生价值,各大行业龙头股明显溢价,并在2019年和2020年迎来结构性牛市,消费、医药、科技等黄金赛道表现神勇。今年前三季度仍然是演绎一波结构性行情,新能源、光伏等领域表现出色。

这十年间“核心资产”逐渐被市场追捧表现突出,其中一批公司“长跑”能力突出。具体来看,银河基金成为最近十年权益类基金*收益榜*,最近10年权益基金平均收益达到529.11%,在62家基金中*。也是目前*一家10年收益率超过500%的基金公司。

兴证全球基金紧随其后,以411.57%的收益在62家基金中排名第二。中欧基金则以386.08%的收益率在62家基金公司中位列第三。富国基金、汇丰晋信、汇添富、新华、诺德、景顺长城排名第四至第九,这些基金公司整体收益均超过350%。

此外,万家、农银汇理、浦银安盛、国联安、中银等最近10年的权益基金*收益也超过300%。

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海通证券专门设置了权益类基金大型基金公司、中型基金公司和小型基金公司*收益排行榜。

从最近10年的业绩来看,大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高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其中最近10年大型基金公司平均收益为305.45%,而中型和小型的仅为243.33%、224.36%。这也说明大型基金公司较为强大的投研实力,能让基金公司更及时地把握市场机遇获取较好收益,“马太效应”明显。从近两年看,兴证全球、中欧、富国、汇添富、景顺长城、交银施罗德等头部基金公司拥有较好感召力,新基金发行较强,资金正流向此类“头部公司”。

7年“牛熊周期”之下

万家、财通、民生加银领跑

A股市场往往“牛短熊长”,而7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段,因为A股一轮牛熊周期往往在七八年左右。因此7年业绩考验的是一家基金公司在一轮牛熊周期之下的表现。

从7年期(2014年10月8日到2021年9月30日)来看,2014年正是市场走强之际,持续到2015年是一波成长股结构性牛市,而2016年至2018年市场震荡之后,2019年以来又出现一波结构性行情。

在这7年市场震荡之中,一波抓住了市场机遇的基金公司获得较好收益。*收益排名看,万家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405.41%,在72家公司中*,显示出该公司在最近7年市场中抓住了市场机遇。

财通、民生加银、诺德、汇丰晋信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57.27%、349.49%、322.16%、300.06%,排名第二至第五,收益率均超过300%。

而银华、兴证全球、交银施罗德、东证资管、银河旗下权益类基金7年期*回报也进入前十,显示出较强的中期投资能力。这些公司核心投研稳定,较好地把握住了机会。

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同样是大中型基金公司业绩更好。11家大型基金公司7年收益平均值为237.13%,而7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则为233.22%;纳入统计的54家小型基金公司这一业绩数据仅179.25%。

5年长期业绩领先

信达澳银、财通、景顺长城名列前三

5年A股往往经历了一次牛熊更迭,能够业绩领先的通常是长跑*者。因此,从长期业绩来看,基金公司5年期业绩排名最受关注。

海通证券数据显示,从 2016年10月10日到2021年9月30日的5年间,股市起伏较大。2016年处市场熔断之后,市场风险偏好明显降低,随后整体市场起起伏伏,而在2019年市场逐渐回暖。不过2020年遭遇“活久见”的新冠肺炎蔓延影响,市场起伏较大,但整体上仍获得难得的结构性行情,2021年这一结构性行情进一步延续,因此公募基金整体获得较好收成。

这五年间“核心资产”逐渐被市场追捧表现突出,其中一批公司“长跑”能力突出。具体来看,信达澳银成为最近五年权益类基金*收益榜*,最近5年权益基金平均收益达到290.02%,在99家基金中*。

财通基金紧随其后,以186.14%的收益在99家基金中排名第二。景顺长城基金、农银汇理、银河、万家、诺德、中欧、工银瑞信排名第三至第九,这些基金公司整体收益均超过150%。

从最近5年的业绩来看,大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高于小型基金公司,其中最近5年大型和中型基金公司平均收益为126.29%、123.89%,而小型的仅为95.23%。这也说明大中型基金公司较为强大的投研实力,能让基金公司更及时地把握市场机遇获取较好收益。

3年中长期业绩

信达澳银、华泰保兴、泓德、交银领跑

3年期业绩同样是基金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从3年期(2018年10月8日到2021年9月30日)*收益排名看,五年期*的信达澳银继续领跑,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246.95%,在119家公司中*,显示出该公司在最近3年、最近5年市场中均抓住了市场机遇。

创金合信、农银汇理、鹏扬旗下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215.84%、207.12%、205.96%,排名第二至第四,收益率均超过200%。此外,财通资管、中信建投、上投摩根、工银瑞信、汇丰晋信、红土创新旗下权益类基金3年期*回报也进入前十,显示出较强的中期投资能力。

从基金公司规模来看,11家大型基金公司3年收益平均值为120.53%,而8家中型基金公司的平均收益则为119.81%,纳入统计的100家小型基金公司这一业绩数据为105.62%。

前三季度

14家公司收益超20%

2021年前三季度A股市场呈现出“震荡”格局,行情分化严重,主流指数之间表现也有分化。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表现分别为2.74%、-1.12%、-6.62%。今年表现*的是创业板指,前三季度涨幅达到9.39%,在主流指数中表现*的一类。而从行业板块来看,煤炭、钢铁、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等涨势如虹,但家电、非银行金融、通信、食品饮料、综合金融、传媒、农林牧渔、消费者服务等行业年内跌幅超10%。

在这一结构性行情之下,整体公募基金抓住了“黄金赛道”的机遇,整体表现要好于主流指数。海通证券数据显示,109家基金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获得正收益,更有14家基金公司收益超20%。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表现*的是中庚基金,年内业绩达到49.37%。紧随其后是东方阿尔法,前三季度收益为43.81%。此外,信达澳银、恒越、红土创新、东方、农银汇理、金鹰等公司业绩也不俗。排名靠前的基金公司,旗下有不少产品较多地配置新能源等领域,把握住结构性行情,表现较优。

数据说明:

1、基金管理公司*收益是指基金公司管理的主动型基金净值增长率按照期间管理资产规模加权计算的净值增长率。期间管理资产规模按照可获得的期间规模进行简单平均。

2、主动权益类基金包含主动股票开放型、强股混合型、科创强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混合型、灵活策略混合型和主动混合封闭型基金,不含指数型、生命周期混合型、偏债混合型基金、港股灵活策略混合型、港股偏股混合型、港股强股混合型和QDII基金,主动固定收益类基金包括纯债债券型、准债债券型、偏债债券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短债基金和非摊余成本法的封闭债基,不包含货币基金、理财债基、摊余成本法封闭债基和指数债基。

3、大、中、小型公司的划分:按照海通证券规模排行榜近一年主动权益(主动固收)的平均规模进行划分,按照基金公司规模自大到小进行排序,其中累计平均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占比达到全市场主动权益(主动固收)规模50%的基金公司划分为大型公司,在50%-70%之间的划分为中型公司,其余为小型公司,小型公司还包括旗下存续时间最长的产品成立不满1年的公司。

数据来源于wind、基金公司官网及海通证券研究所。




电动车电池充电

与多年前相比,电池的质量是提高了。可是为什么大家还是觉得电池质量反而变差了呢?实际上,电动车观察员觉得问题很大程度上出现在使用和保养上面,俗话说三分维修,七分保养,那么电池到底该如何充电?

1、电池不能等到电量耗光才充电

尽量每天骑行到剩余电量三分之一后给电池充电,这样能使电动车电瓶处于浅循环状态,电池的寿命会延长,同时注意定期深放电,电池定期进行一次深放电也有利于“活化”电池,可以略微提升电池的容量。

2、电池也不适宜频繁充电

一般一组电池的使用寿命是600—800次循环,如果充电过于频繁,无疑会缩短电池的使用时间。建议等电动车电量指示灯转黄灯后再给电动车充电。

3、充电温度不宜过低。

电池充电时会跑出可燃性气体,因此充电一定不要在狭窄、密封的环境中,冬季天冷可以在室内充电,当然环境要通风、防水,温度不宜过高,环境要干净整洁,天冷的时候小区充电桩就少用。

4、避免长时间过充电

一般情况下,夏季大约充电时间掌握在5-6小时即可,冬季8—10小时,转绿灯后表示蓄电量在80%以上,再浮充1—2小时即可。之后的运用可以稍微充电长点。充电时间超过20小时,这种对电池必然造成很大损害。

5、不要频繁使用快速充电站充电

快速充电站是通过大电流短时间充电的装置,频繁使用会对电池造成损伤。但对于已经使用半年以上的电池,每月使用一次快速充电站对激活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反而有利,有助于电池使用寿命的延长。

总而言之,电动车电池多半不是用坏的而是充坏的,因此充电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电池的使用寿命,充电不注意,方法不当,就会造成电池寿命减短,充鼓等问题,很多朋友刚买了电动车电池的时候想着一定要好保养,




基金收益排名一览表

临近年终,大家都在关心2021年的基金收益排名,基金经理在关心,基民们也在股关心,前者是为了个人业绩,后者在为2022年寻找下一只能赚钱的基金做准备,虽然距离全年结束还有近一个月时间,但是当前进入震荡市,今年的基金收益排名如果不出太大偏差的话,基本也就这样了,我们不妨来看看,今年*钱的基金都有哪些?


1、今年*钱的基金名单

1)有哪些?

下图是整理了到12月1日为止业绩*的前20支基金(这里面把排名靠前的一些场内ETF和一些重复的给筛出去了)





2、这些基金有什么特点?

买中了风口

截至目前今年收益率超过***的只有两支基金,而且比较巧的的是,这两只基金都是同一位基金经理崔宸龙,大家之所以没听过是因为这位基金经理任职才1年多,任职年限较短看不出什么,但我们通过他的两只基金的持仓会发现,两只收益*的基金都是以A股或者港股的新能源行业为主。




而排名第3的宝盈优势产业混合A 今年收益达到99%,主要以制造业各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为主,取得非常*的成绩。

排名第8的大成国企改革灵活配置混合全年收益率86%,虽然是以国企改革为主题,但是通过三季报来看,基金经理认为依旧是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不断推进,持仓相关的传统能源及高耗能行业、新能源行业、电力行业等领域出现了大幅上涨。

排名第12的广发多因子混合截至目前收益率80%,这支基金的风格主要是配置了新能源运营方面、非银行金融及部分可选消费品等低估值成长股。


今年这20支基金中,除了个别一两支有着独特的行业趋势外,剩下的十多支基金今年踩中了什么风口呢?


没错,剩下的基金都是以新能源主题为主,从最上游的材料、资源到制造最后再到下游的整车,全都包括进去了。


可能有人认为这其中有不少基金因为规模过小,所以净值很容易走起来,规模大的基金反而更有说服力。


那我们不妨以规模*的基金来观察,下图是选出今年收益率前200支基金中规模*的前五支基金,看看他们的收益率:




其中业绩前200名中规模*的是赵诣的农银新能源主题基金,规模达到259亿,持仓以新能源产业上下游的龙头公司为主,今年以来业绩67.9%。


华夏能源革新股票基金的规模在226亿,今年以来业绩56%,基金持仓表现依旧是新能源核心票。

东方新能源混合规模201亿,说起来也是今年富有传奇色彩的一只基金,从2020年末的47亿到今年二季度破百亿,如今已过200亿规模,收益率在今年达到了70%,算是今年权益类“黑马”之一。


3)为何新能源如此火爆?


从宏观角度来讲,人类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能源,但能源是重度消耗品,用一点少一点,石油、煤炭、天然气,总有烧完的一天。

中国是工业大国,但石油贫瘠,早早尝到了能源不可控的危机,煤炭虽富裕,但没有新能源,迟早也会卡脖子。

汽车这个烧油大户,一直是心头大患,电动车缓解了能源焦虑的同时还能促进科技创新。

而政策方面又是明确支持,从产业来看,今年新能源车销量数据表现都十分亮眼,而根据那些车企或电池厂的规划来看,未来景气度大概率还是比较高。


这也是为何今年业绩居前的基金都是和新能源相关的原因。



02

去年的人气基金为什么熄火了?


我们选出一些过去长期绩优的基金从下至上排列,会发现今年全市场主动权益基金的首尾业绩差距已经达到了130%左右。





而很巧的是,今年表现最差的行业,恰好是去年最强的行业,整个排名榜单中,榜单前列的新能源阵营和榜单尾部的大消费阵营两两相对,算是对今年市场*的风格的一种诠释


我们来看看去年比较火爆的消费基金,*代表也是大家耳熟能知的两只

作为号称消费*的萧楠,他的易方达消费行业基金在2019和2020年表现可谓是亮眼,收益率分别为71.36%和72.52%,但是今年来收益却是-13.23%



同样是因为白酒成为了第一位“千亿顶流”的张坤,他的易方达优质精选

2019年收益率为65%,2020年收益率为84%,但是今年的业绩同样不是正收益,截至12月1日只有-12.71%





到底是何原因导致去年大火的消费主题基金会在今年熄火呢?


一来是估值过高,以消费中军白酒为例,在年初*点估值一度高达70倍。


在今年行业的业绩披露中,因为水井坊业绩为负的净利润不及预期从而引发市场对其他酒企业绩是否会不及预期的担忧;以及即使业绩超预期,下半年业绩是否能保证高增的担忧,毕竟之前的白酒业绩基数太高,大家都担忧目前的业绩撑不起来这么高的估值,从而引发回撤。




二来是政策方面关于消费税的传闻,按白酒不同度数设定不同比例税率或取消从量定额或者迎来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

这种事情本来只是短期因素,但由于前期的“双减”政策落地和互联网反垄断措施的影响,导致市场对政策敏感性很强,从而担忧白酒行业存在政策风险,所以不少机构开始纷纷降低白酒仓位。


而去年同样比较火的医药,比如葛兰的中欧医疗和赵蓓的工银医疗保健,前者今年收益为-1.97%,后者收益为14.98%。






因为持仓布局略有差别,但全年最差的也只是略亏不到2%,收益高的能达到15%,整体情况要比白酒强上不少。不过年年初时和白酒同样估值过高导致前期回撤较大。


03

2022该如何布局?

(1)*基金要小心

首先从估值角度来看,今年踩在风口上的主题基金一定要小心,无论是规模*的代表基金农银新能源主题还是收益*的前海开源新经济基金,通过他们的估值来看,都已经到了高位,因为是新成长产业,所以从估值来看,要比去年的白酒医药估值还要高出一些。





所以今年新能源走到这个位置,不免让人想起去年的白酒和医药,

新能源当前的景气度就很高,短期之内估值上又下不去手,而且最近整个板块确实有盛极的现象,未来如果高位横盘,可能会花一段时间去消化估值,不管怎么看,今年的这些收益爆表的股基都不适合再追进去了。


(2)建议均衡配置



今年行情从年初的白酒消费、医药到新能源和一些科技行业,行业不断轮动,未来空间大的有想象力的,该炒都炒过了,所以我们需要去思考,接下来还会炒什么? 接下来难道还是这几个板块接着不断轮动,股价轮流直冲天际? 如果没有想到答案,我不得不谨慎一些,毕竟好行业估值都在高位,风险收益比已经很低了,所以现在大盘未来的走势是很重要的,如果大盘好,可能会带动板块继续向上,反之,就要注意风险了。


这个时候如果去配置的话,*的建议是不要重仓一种基金,*多配一些估值便宜,安全边际较高,或者是前期跌下来不少的基金,比如说白酒或者医药如果再跌下来一些,那可能会出现合适的投资机会,估值越低,安全性就相应的更高一些。当然,也可以选择可以关注有*收益型的那种,比如说像股债平衡类的等等,如果明年继续是结构性震荡市,那均衡配置或许是较为不错的选择。




基金收益排名前十名2020

俗话说喝酒吃药、药酒是一家,本轮上涨行情中,白酒和医药的行情来得晚了一些。前一段时间白酒发力,走出了一波行情,这几天终于轮到医药板块上涨了。关注医药板块的投资者可能知道,从上次的高点算起,医药板块连续调整都快要一年了,随着估值的进一步消化,近来资金逐步介入,现在是否适合布局呢?

其实从*点到现在,医药板块已经整体反弹超20%,甚至有个别医药股短期翻倍。作为基金投资者,我们对于医药基金该如何选择呢?今天我们就从不同方面,了解下市场上热门的10只医药主题基金,看看哪只适合你。

一、了解医药行业及相关基金

1、行业分类:

医药是现有的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的一个,一般称为医药生物。医药生物又分为6个二级行业,分别为生物制品、化学制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中药以及医药商业。我们投资的医药主题基金,除了细分行业的指数基金外,绝大部分都至少涵盖以上两个行业板块。

2、热门医药行业指数:

中证医疗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医疗主题的医药卫生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医疗主题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创新药指数:从沪深市场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代表性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医药指数:反映医药卫生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中证中药指数:中证中药指数选取涉及中药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以反映中药概念类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热门的主要就是创新药、医疗器械、中药等。当然医药行业还有一些其他的中证指数、国证指数、港股医药指数、美股医药指数等。

3、热门医药主动基金

大家应该都有熟知的,甚至钟爱的主动型医药基金。比如葛兰管理的规模*的中欧医疗健康,及中欧医疗创新,同样业绩出众的赵蓓管理的工银前沿医疗。除了女基金经理外,男基金经理也有*的代表,比如吴兴武的广发医疗保健股票、谭冬寒的工银医药健康股票、曲扬的前海开源医疗健康等。因为业绩基准不同、管理风格不同,所以这些主动基金整体表现也略有不同。

二、十只基金业绩测评

综合参考基金规模、业绩、跟踪指数等情况,筛选出了10只医药主题基金,其中6只主动型医药主题基金,4只被动型医药细分行业指数基金。篇幅原因,这里不挨个罗列基金基本信息,想了解具体情况的可以参照下图,或自行搜索相关基金。

1、从历史阶段收益。中欧医疗健康、中欧医疗创新、工银医药健康整体表现超出同类平均水平。

2、从历史年度收益来看。工银前沿医疗、中欧医疗健康、广发医疗保健整体表现超出同类平均水平。

3、从近3年基金走势来看。工银前沿医疗、广发医疗保健、工银医疗健康等基金的表现优于同类。

4、基金持仓情况。整体仓位占比、个股占比、细分行业占比情况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篇幅原因,这里不做过多分析。

5、其他指标。因篇幅原因,还有一些重要的指标数据无法展开来分析,比如基金经理基本情况及管理基金表现,指数基金跟踪指数情况及误差表现,基金规模及变动,仓位、持仓及历史变化情况,换手率、机构占比情况等。如果大家感兴趣,随后再写一篇文章详细梳理分析。

三、简单总结

篇幅原因简单总结,直接上干货。

1、整体看,医药行业主动基金的历史表现明显要好于指数,所以投资医药基金挑选好的主动基金更为明智。

2、医药行业近两年的调整幅度很大,从上面数据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到,所有医药基金今年来都是亏损的,绝大部分去年也是亏损的。如果定投的话,除非本次调整中建仓或加大仓位,否则近两年的医药基金定投,亏钱概率会非常的大。

3、行情来了医药主题基金的赚钱能力很强。2019年和2020年度,我们所选的医药基金,两年平均收益率均在50%左右,并且几只表现好的直接年度翻倍。可见风口来了医药会飞得很高。

4、虽然不同风格的医药基金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化,但是整体走势还是趋同的。相对来说,主动基金波动比细分指数基金大一些,这也说明了主动基金一直保持高仓位运作。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想着当行业走弱时,主动基金会通过调整仓位来规避风险。想躲避行业调整,同样也可能会错过上涨。

5、从长期角度来看,无论是现在的位置还是行业的估值,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还是可以的,但是短期反弹较大,风险逐步升高。想要投资,就要想清楚自己准备拿多久,同时做好承受短期调整的准备。

最后附上一些机构的看法:

国盛证券认为,医药风险偏好在往上走,积极乐观一点,从中长期维度,这是修复的开始。

天风证券指出,多个指标指引医药板块的长期底部位置,但更重要的是基本面预期的变化已经在发生。

安信证券认为,长期看医药创新仍是主旋律,CXO行业具有配置的性价比。

篇幅原因很多内容无法展开来写,就写到这里吧,如果有需求,评论区留言,我会近期更新下一篇。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转发,感谢支持。

#众说财经##基金#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基金收益排名》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基金收益排名、电动车电池充电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