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提前8小时上免费之前上高速)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同时使用的车

2022-08-30 22:05:14 生活指南 group

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



本文目录一览:



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机械增压发动机是目前发动机使用最多的两种增压结构,这两种增压器的主要作用都是给发动机气缸内打入更多的空气,提高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密度,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有哪些优缺点呢?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的区别:

1、两种增压器所使用的动力来源不同;

机械增压器是以不增加引擎排气量为前提,使动力轮输出提升的方法。是直接采用皮带与引擎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引擎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汽缸内,以提高引擎的输出功率,也就是发动机带着机械增压器转。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的排出的废气来推动增压器中的排气侧转子,而排气侧转子与进气侧转子是同轴异室,当涡轮增压器排气侧转子达到一定转速时(约12000rpm左右)它带动另一侧的进气侧转子,使进气侧转子引进外来的新鲜空气,经过压缩倒入进气歧管内。

2、机械增压器更耗油、没有迟滞现象、低速动力不错、高速动力不行;

上面也说了,机械增压器是发动机带着运转的,是直接增压,随时都会消耗发动机的动力,还有机械增压器靠皮带带动肯定也是有动力损耗的,所以机械增压更耗油。

不过也得益于它是直接用皮带连接在发动机上,原则上只要发动机在运转,机械增压就自然而然的产生,引擎转速越高加压力度就越大,这样加速感受相当线性化,与自然吸气引擎差别不大,没有迟滞现象。

另外,机械增压随着发动机的转速来变化,所以,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时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动力性。

受限与发动机转速,一般车子*也就6、7千转,所以高速情况下,机械增压的劣势就很明显了,会增压不足。

3、涡轮增压油耗低、低速一般不介入、有迟滞现象、高速动力强;

涡轮增压是利用发动机产生的废气推动排气管中的涡扇带动进气管中的涡扇转动,进行间接增压,不消耗发动机的动力。

涡轮增压器的介入每款发动机都是不一样的,一般在1500转左右,也就是在没达到1500转时是不会给发动机提供额外的进气,所以低速时,特别是堵车的时候涡轮不会介入,相对于机械增压低速动力自然会弱一些。

涡轮增压器转速极高,所增压力也比机械增压器高数倍。但由于涡扇有惯性,中间轴承也有相当大的阻力,废气突然增多时涡扇转速不会再同时提高,这也就是涡轮迟滞。

涡轮增压器靠废气驱动,发动机转速越高,废气动力越强,涡轮转速也能更高,没有机械增压的局限性,所以高速下也能提供足够的增压,动力更好。

总结,可以看出涡轮增压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增压后在保持发动机低工况性能基本不降低的同时,中、高工况的动力输出、燃油经济性和排放都可得到大幅度改善;再加上现在增压器的体积重量和成本不断降低,可靠性不断增加,迟滞现象越来越小,使得涡轮增压方式在普通乘用车辆发动机上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了。

当然,机械增压也不是没人用,在赛车发动机和追求低速加速能力的*乘用车发动机上,机械增压还是应用广发的。

点赞评论也是支持!




提前8小时上免费之前上高速

献给跑高速的司机们,高速行车30条,开车不再犯迷糊,建议收藏

在中国很多高速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绝大部分司机缺少本应该在驾校学到的必备知识,这导致很多冤枉的事故发生!

准备要跑高速,

献给跑高速的司机们,高速行车30条,开车不再犯迷糊,建议收藏

第一件事儿,就是在前几天要把全车整体检查一遍,比如刹车系统、空调、是否漏油,任何一个小的细节,在高速上都是致命的!检测其实很简单,4S店是提供免费检测的,每跑高速前都开到4S店,告诉他们要跑高速,他们就知道应该检查一些什么项目。

在检测里面最重要的当然是轮胎!高速爆胎基本上幸存率很低!所以,与其在出事儿的时候去力挽狂澜挽救自己的性命,还不如未雨绸缪,提前防范。

献给跑高速的司机们,高速行车30条,开车不再犯迷糊,建议收藏

所以在跑长途之前一定要检查轮胎!!!

2、任何时候正、副驾驶都必须系上安全带!长途旅行后排乘客也必须系上安全带!

如果对此还不屑一顾的同学,你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你坐副驾驶,让司机在25KM/H的速度急刹车。看看你会不会碰头!体验过以后,你就知道系上安全带真的很重要。

3、在任何时候,儿童一定不能坐在副驾驶位置,应该配备专用安全座椅,并且放置在后排。

中国大部分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如果因为自己的疏忽导致孩子出了安全问题,这将是一辈子的伤痛。应该给孩子配备专门的安全座椅,并且把孩子安置在后排的位置,4岁之前的小朋友,应该把安全座椅背靠前进方向放置。大点的小孩就可以朝前放置。

4、什么才是正确得握方向盘的方式,单手开车容易引发车祸!

正确握方向盘意义重大!

首先,开车一定要双手!

很多司机喜欢耍酷,单手开车,一个手握方向盘,另外一个手放在档位上,或者是抽烟。高速上单手开车隐患巨大,因为速度快,一旦遭遇紧急事故,方向盘会剧烈抖动,这时候一只手握方向是根本不够的!养成良好的习惯,关键时候会救你一命!

5、后视镜调整

后视镜的用处非常大,它的作用不仅仅在变道的时候。如何通过观察后视镜来避免麻烦。这么有用的工具,我们应该如何调整才能是它发挥*的作用呢?

很多新手不知道如何看后视镜,更不用说去正确调整后视镜了。

左右两个后视镜的调整方式是不同的。

左后视镜的调整:

把远处的地平线放置在左后视镜的1/2处,而自己的车屁股占后视镜的1/4的空间。

后视镜的调整:

把远处的地平线放置在右后视镜的2/3处,而自己的车屁股占后视镜的1/4的空间。

为何左右后视镜调整的不一样呢?因为中国司机在左边,对左边的情况更敏感一些,右后视镜把地平线的位置抬高,是为了更快的发现后面的车辆。这对跑高速来说非常重要!

6、车座椅调整

长途旅行,还有一件事情不容忽视,合理得调整坐姿。这不但有利于缓解疲劳,而且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也不会由于坐姿的问题导致处置不当。

7、高速长途驾驶,请收起车内的娃娃和其它无法固定的装饰用品。

很多司机,为了让车内更加美观,或者更加有个性,会在车内摆放很多挂件或者摆件。有的女性司机还喜欢在后挡风玻璃前放一堆娃娃,其实这非常不可取。

献给跑高速的司机们,高速行车30条,开车不再犯迷糊,建议收藏

8、行车记录仪

行车记录仪在旅途中也是个好东西,非常轻巧。可以把路上发生的一切记录下来,防止不良企图的人碰瓷找茬儿。安装很容易,把支架贴在玻璃上,然后卡上记录仪即可。

9、车内必备物品,这些你有吗?特别强调要配备一个破窗工具和灭火器!有一些小工具,在车内是必备的,在危急时候,会救你性命,这点请大家一定要重视。

10、导航必备,但又不能全信导航,旅行前要查好线路导航是个好东西,特别是在市内转和找高速入口的时候。车上*能配备一个导航,这样省去了找路的麻烦。

特别提醒,在行驶的时候,司机切勿操作导航,走神是高速大忌!应该让副驾驶帮忙操作,或者安全停好车,再来操作,切记!

11、超速驾驶,高速上三大致死原因之首!为了亲人,切莫超速!超速!超速!

交通法规应该对超速行驶实行一票否决制!超速一次终身禁止开车,法规不严导致超速泛滥。超速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的严重车祸,是一种自杀式的害人害己的举动!如果大家都按规矩开车,那么每年将会有一半车祸可以避免,挽救的是几万条性命,加上那些因为车祸致残的家庭,至少可以挽回十万个家庭的幸福!这还是个小数目么?

高速上,最喜欢超速的是那些20万以上的车,宝马、奥迪等等,把车牌一挡,一脚油门,车主认为自己车好超点速没有关系,愚昧啊!

12、疲劳驾驶,高速上三大致死原因之次,连续行驶三个小时就应该停车休息一会儿!高速路上最容易疲劳!

有人专门研究过,高速公路上驾驶员打瞌睡的频率大约是1次/45km,而且经常是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睁着眼睛睡1~4秒。回想自己开长途的情景,是否有这么几秒恍惚过?

高速路上为何容易疲劳?

献给跑高速的司机们,高速行车30条,开车不再犯迷糊,建议收藏

1、车速快,超车、跟车、节奏比较快,人精神紧张,容易疲劳。

2、高速公路景色比较单一,很多时候开几个小时,身边景色都差不多,这最容易让人不小心超速,也容易被催眠。

3、车内封闭,噪声单一,座椅有频率得震动,加上车内其它成员有时候在蒙头大睡,这些因素加起来很容易让司机恍惚。

高速路上如何防止疲劳?

1、司机在长途驾驶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2、长途前,忌饮酒、忌感冒吃药(这点很重要!感冒药最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3、连续奋战2、3个小时,一定要到服务区下地休息,吹吹风,这样也对腰椎、颈椎有好处。

4、车内放不同风格的音乐,切勿太闹,影响司机注意力;切勿太柔,容易催眠。

5、开车时候,嘴尽量不要停,要么嚼东西,要么和副驾驶聊天

6、定速巡航是硬币的两面,悲喜参半,请慎用。大家肯定听过很多品牌的原装定速巡航出了问题,导致刹车失灵。梦飞本来想去跟憨总装一个定速巡航,后来都作罢。我开过途观,用定速巡航,确实不错,解放了脚,但是很容易不集中精力!所以请慎重使用,特别是当原车不带,切勿改装!很多改装的地方都说过,不保证安全的!

7、在最容易疲劳的时段,更应该多加注意!比如中午饭后时段,和晚上。这时候超车、行车要格外小心。因为你没疲劳,别的司机可能在打瞌睡!这时候,请常鸣笛,常闪光!

13、违规停车,高速上三大致死原因排第三!第一个就是违规停车,第二个就是应急车道超车!

如果你经常跑高速,如果你稍微心细一点,你就会发现这两个现象非常普遍,或者说你也这么干过!

1、不到万一得以,在高速上不要停车!撑到服务区,到那里随便你如何休息都可以。因为应急车道超车的亡命之徒太多!

2、万一紧急情况非要停车,请打开双闪警示,同时在至少150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如果没有三角警示牌,可以拿树枝等物品代替,总之,你一定得放点什么,让应急车道超车的人知道前方有车辆。

3、停车地方不能选择拐弯等视线遮挡处,应该选择直道,以方便让后面的司机早些发现!

4、请勿长时间停滞,高速处处险象环生,请勿草菅自己的性命。停车时*能远离车辆,以防止被追尾!

14、匝道过头,莫惊慌。不能掉头!不能倒车!不能逆行!下个出口做出调整即可。

在高速上,切勿逆行!你这非但是在自杀,还是在谋杀别人!

高速上也是不允许倒车的!道理也是一样,追尾都是一件很严重的事儿,何况是倒车被追尾!

逆行和倒车,非但要被扣除12分,一旦出了人命,还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走过了你应该下的出口并不可怕,在下一个出口掉头就可以了,高速的设计相邻的两个出口不会相隔很远。

15、学会观看路上的提示

高速路上,要学会看提示牌,提示牌会有效得告诉你,前方是什么路况,是否能通行,让你好提前做好准备!非常重要!

16、超速!超速!

在中国高速车祸中一半是来自于超速行驶!无论是媒体还是身边的人,天天说十次车祸九次快!但是还有很多人,图一时之快,超速行驶。

17、保持车距,切勿跟车太近,特别是不能紧跟大车!

在高速上正确跟车太重要了!

远离大车,大车不是好惹的!跟大车非常忌讳,因为视线遮挡太严重,而且一旦追尾,存活率太低!如果万不得已得跟,那就跟它保持远一点的安全距离。然后找机会,尽快逃离!

8、被大车跟,也是一大忌,应找机会远离大车

开车是尽量避免被大车跟,这是一件很*的事情。因为大车自身重、惯性大,有较长的刹车距离,加上紧急情况大车有时候刹车会失灵。所以不要和大车斗,被大车追尾,基本上生还渺茫。

所以,在高速上,除了要观察前面,和前车保持良好的安全距离之外,还要通过后视镜,时刻警惕后车的情况。如果遇到后车有大车跟的情况,应该找机会,超车远离。当遇到前后同时有大车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找机会第一时间远离!

19、正确的超车方式

超车在高速上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举动了。

正确的超车步骤。首先,保持与前车一定的安全距离。其次,鸣笛、闪灯,提示前方司机,你将要超车。如果前方司机觉得你超车时机不妥,会打转向灯。这时你应该放弃超车。鸣笛和闪灯必须同时进行,这是前后方司机交流的方式。

最后,时机成熟,不要犹豫,迅速超车。切勿和车并驾齐驱,特别是大车。大车侧翻压到小车的事情,相信大家也听的不少了吧?

20、正确的变道方式

如何正确变道:

1、先在后视镜里,观察后方的车况,如果你所要变的道上车辆非常繁忙,而且车速特别快,就不能心急,等待合适的时机,同时注意好前方的车距。

2、在决定变道的时候,第一件事情是打灯,打灯是给后方车辆一个信息,我要变道。如果有的车辆快速靠近,他就会闪灯,提示这不是你合适的变道时机,这时候你就应该放弃变道。因为强行变道影响到正常行驶的车辆,是你的责任。所以打灯后,等待几秒,等到后面安全的时候,就轻打方向变道。高速打盘过猛是忌讳。

3、变道的线路不是直插90度,而是在前进中慢慢打盘,尽量让车身和前进方向保持平行。速度快的情况下,打盘幅度太大,容易侧翻。

4、变道完成以后,不能马上接着变道。连续来回变道是违规的。

5、变道时,也不能一次性连续跨越多个车道,这也是违规的。

6、在变道超车完了以后,要回到慢车道。小车也不能长期在快车道行驶。

21、应急车道莫超车,紧急停放应该在至少150米处放置三角提示牌

应急车道不要随意停车。尽量少停,停了也一定要在150外放三角警示牌,以防应急车道亡命超车之徒!

22、雨季行车注意事项

雨季高速行车守则:

1、莫超速!保持80KM/H行驶,这样反应时间会增加几秒,制动距离会缩短,救命的距离啊!

2、把雨刮器频率增加,中小雨的时候,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大暴雨的时候,一定还要加开打双闪。雨水在玻璃上附着产生光线的折射,最容易模糊视线,也容易误导司机。所以下雨要尽可能的去雨水,排除干扰。

3、切莫乱动作。雨季大家视线都模糊,切莫乱变道、乱超车、乱刹车、乱停车!老老实实开。

4、莫轻易超大车!!!这个是要特别提醒的,因为雨天,大车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会翻云覆雨。小车在雨天超大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进入到一个完全无法看见的雨区,根本无法看清前面,所以非常危险。雨天就不要乱超大车,下雨、胎噪,大车司机基本就是什么都听不到,而且后视镜又被雨水覆盖,也无法看清。所以万一你超车的时候大货车变道,那后果不堪设想!

5、和前车保持相当长的距离!万一有事儿好处置!特别是万一前车车祸,不会殃及到你!

6、遇险不能猛踩刹车。这其实和爆胎处置是一个道理。紧握方向,松油门,点刹!切勿乱打方向,猛踩刹车!

23、雪天气行车注意事项

冰雪天气,虽然高速公路有关部门都会组织除冰铲雪,但是路面还是会打滑,所以冰雪天气尽量减少出车。

那么冰雪路段行车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降低轮胎气压,这样可以增加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力,或者加装防滑链。

2、慢起步缓油门,加速时不可猛加油门,要均匀加速,增加和前车的安全距离。

3、遇有紧急情况,应当用发动机制动,减档减速,如果使用刹车,要点刹不要急刹。变道转弯时,降速,缓打慢回。

4、上坡时,要估计好坡度的大小和自车的爬坡能力,提前换入低速档,以免上坡途中因动力不足而换档导致险情;下坡时,亦用低速档利用发动机制动来控制车速,并尽量少用刹车。

5、当汽车发生侧滑时,应使方向盘向后轮滑动的方向适当转动摆正车辆。尽量慢速开车,发现情况提前警觉,提前处理

24、雨天、雾天到底要不要开双闪?什么时候开?

献给跑高速的司机们,高速行车30条,开车不再犯迷糊,建议收藏

1、当你在高速遭遇小雨或者小雾的时候,请一定要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警示后车。

2、当你遭遇大雨大雾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能见度的时候,请在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的同时,打开双闪!

3、雨雾极端天气,请小心慢行,不要轻易变道

4、遇到非得变道的情况,请保证左拐或者右拐灯正常使用!如果遇到双闪的干扰,请关闭双闪。

5、天气非常恶劣的情况,*的方式是找最近的路口离开高速!

25、隧道行车,入口一定要减速!看提示灯!

中国地理形态多样,很多省份多山多隧道。

在发现前方有隧道,一定要提醒自己减速慢行,首先,隧道口一般都会有各种标志,比如限速多少。特别提醒的是,在隧道的上方都会有隧道路况的标志,而且是每条道都会标明!如果该道里面没事故可以通行,灯会是所示的绿色。出现事故,会一个红色的叉叉。

所以进隧道前一定要看隧道上方的灯提示。否则出现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6、隧道中行车一定要开灯,莫超速、莫掉头、莫轻易变道!

隧道内行车准则:

1、进隧道前请开灯,刚进隧道时速度一定要降下来,因为人从亮到暗有一个瞬盲的过程,必须慢速让自己的眼睛从亮到暗有个良好的适应过程。

2、隧道行进中,都有限速提示,莫超速。

隧道是凿山而建的,所以里面拐弯等特殊情况特别多,加之隧道内视线比较差,如果超速行驶,很难把控,最容易出现事故!

3、隧道内是不允许变道、掉头、超车和逆行!

4、特别是当你遭遇雨雪天气,请小心慢行。冷天、长隧道,因为尾气的机油在隧道潮湿的空气中无法挥发,全部会留在地面上,所以会打滑!一定要慢行!!!

5、隧道一般信号很差!一旦出现交通事故,每隔5米就有隧道救援电话,和灭火器等装置。

6、一旦发生事故,不要自己处置,迅速远离车辆,报警,撤离到安全带上等待救援!

27、出隧道,请减速慢行,雨水天气很容易侧滑追尾!

中国有的隧道设计不合理,出口会有大弯或者大坡度。有的司机不了解路况,出隧道的时候盲目图快,一旦碰到大弯、长坡,等你眼睛适应看清,就为时晚矣。

隧道其实是一个事故多发路段。只要进入隧道相关路段,秘诀就是减速慢行。

28、夜间行车,远光灯近光灯应该交替进行。

在中国夜间行车其实非常危险!夜间是大车横行的时段,很多货车司机都是疲劳驾驶,喜欢连夜赶路。有的时候疲惫到打瞌睡自己都毫无察觉!而且中国的货车监管不严,大车屁股后面的灯很多都是坏的。等你跑近了,才发现有一辆大车!

所以能不夜间行车,就不要夜间行车!

29、爆胎处理法则

国内高速公路很多意外交通事故是由爆胎引起的,在120公里时速行驶时,从爆胎到失控,司机的反应控制时间只有3秒钟左右,而时速在160公里以上发生爆胎事故的死亡率接近***。所以平时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心里有所准备,是至关重要的!

遭遇爆胎你将如何处置?

1、紧握方向,切勿乱打、猛打方向盘。乱打、猛打方向盘会导致无法收拾的后果!

2、切勿急长刹车!猛烈得长踩刹车,会导致车辆更加难以控制。应该点刹,什么叫点刹?就是频繁踩,点到为止。而不是一脚下去踩住刹车不放。图中,左边的小猫是点刹,右边的是长急刹。

3、前轮爆胎,握紧方向盘,小幅度调整车头,避免汽车出现强烈侧滑甚至调头。减档、慢慢减速,反复轻踩刹车,将汽车缓慢停下来。

4、后轮爆胎,有一股轻微的力量,会使车子倾向爆胎的那一边,这时车会呈现不稳状态。此时应该反复轻踩踏板,采用收油减挡的方式将汽车缓慢停下。

5、停车后,放警示牌,远离车辆等待救援!

30、雾天行车准则

雾重天气切莫行车!这不是技术的问题,是概率的问题!

如果是行驶中间起雾,薄雾,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不能开远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重雾。除了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还应该打开双闪!慢行,找最近的服务区等待雾气散去。

万一还是来不及,遭遇追尾,只有一个字,跑!远离车辆,远离高速。




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同时使用的车

近日网上车市获取到了一组路虎揽胜星脉的海外实拍图,该车被誉为“最美路虎”,目前该车在国内共有3款车型在售,官方指导价为55.80-69.80万元,北京地区*优惠力度为3.49万元。动力上,实拍车搭载了3.0T机械+涡轮增压六缸发动机+48V轻混系统,匹配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此外,国内还提供有2.0T版本。

外观上,实拍车选用黑色涂装,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811/1930/1684mm,前脸配备带有银色镀铬饰条的中网,两侧配有矩阵式LED大灯。车身侧面来看,路虎揽胜星脉车身腰线十分笔直,下方配备20英寸多辐式铝合金轮毂。车尾搭载小尺寸扰流板和扁平的分段式尾灯,并采用双边单出的排气管。

内饰上,实拍车型配备有三辐式*方向盘,上面集成了多个触控按键。同时车内还配有12.3英寸的液晶仪表和两块11.4英寸中控,座椅采用*包裹并具有加热、通风功能。此外,车内还配备了Meridian英国之宝*音响和19个扬声器,环绕音质丰富了车内人员的驾驶感受。




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哪个好

内燃机发展至今已具有过上百年的历史,在内燃机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很多种增压方式,如惯性增压、气波增压、机械增压以及现如今的主流涡轮增压;而现如今气波增压、惯性增压由于增压效果太差,早已被淘汰,而曾经最被看好的机械增压在现如今也仅仅是苟延残喘。

优势众多的机械增压为何会逐渐凋零?而几十年来一直饱受诟病的涡轮增压又为何会成为主角?实际上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涡轮增压凭借其超高的潜力、相对可控的成本逐渐成为当今的主流,要明白一句话,存在即合理、大量存在是硬道理,而如今全面普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恰恰是在说明这一点。

机械增压有哪些优势

机械增压有很多优势,且这些优势至今也是涡轮增压所不能比拟的,比如说机械增压没有迟滞,原理在于机械增压器是从发动机处取力来进行驱动,如上图所示一根皮带链接着发动机曲轴与机械增压器,也就是说只要发动机开始运转,机械增压器就会同步开始运转,且发动机曲轴所提供的转矩远比低转速时废气所提供的力量更大。

废气涡轮增压之所以无法完全消除迟滞,原因还是在于传动介质废气与涡轮叶片之间没有硬连接,这就和我们小时候玩的风车是同样的道理,用嘴吹气驱动风车总有个迟滞的过程,而用手指去转动风车就不会迟滞,因为手指驱动风车就如同存在硬连接,这就是机械增压不迟滞的原理,发动机转、增压器转子立刻旋转,所以也就不存在迟滞的问题了。

另一方面机械增压器处于一个相对温和的工况。机械增压器不需要高温废气去推动,所以远离了高热,而涡轮增压毕竟需要用高温废气去推动(温度越高蕴含能量越多),所以相对来说涡轮增压器的工况要更恶劣,以至于发动机要多设置一条机油路径利用机油循环给涡轮增压系统散热,所以涡轮增压发动机是挑机油的,至少不能按照自然吸气发动机去对待;机械增压系统运行时的温度仅为60-100度之间,而增压状态下的排气温度可达900度以上。

机械增压器的劣势

对比优势,机械增压系统劣势同样不少,比如潜力差、增压器体积巨大、配装量低导致的成本高、燃油经济性差;实际上机械增压*的劣势在于它的潜力不足,与涡轮增压所能提供的压力相比较,机械增压终究还是有些薄弱;机械增压器的转速*不过5、6万转(离心式),而涡轮增压每分钟转速往往在16-20万转之间,叶片每转一圈、都是一次压缩空气的过程,转速上的巨大差异就注定了在所能达到的压力值方面,机械增压是薄弱的。

就目前来看机械增压所能达到的*压力在1.5-2.0Bar左右,而涡轮增压*压力可以突破4Bar;原因就在于驱动涡轮增压的能量源于发动机所排出的废气,而不会去消耗发动机的功率;而机械增压器是通过发动机曲轴来带动,机械增压器转动得越快、功率就越大,那么消耗发动机的功率就越多,所以机械增压受制于转速、往往提供不了太大的压力值,这样一来对发动机的提升就小。

比如奥迪曾经用的3.0T机械增压发动机,马力只有290匹、420nm的扭矩,而现如今的2.0T发动机可以轻松达到这个参数;而一些高增压发动机如AMG的M133,峰值压力达到1.8Bar时可输出400匹马力,峰值扭矩已经达到了480nm;这仅是1.8Bar时的数据,如果缸体足够强大打上4bar的压力,马力大概可以突破700匹;所以对于小排量发动机而言涡轮增压能带来明显的提升,而机械增压能提高起步时、中段提速的响应,但从中后段开始就乏力了。

机械增压峰值扭矩来得更晚

都知道大惯量涡轮需要更多的废气推动,所以更容易出现迟滞,所以现如今买菜涡轮车上配备的皆小惯量涡轮,实际上这就是在模仿机械增压器的特性,使得涡轮增压系统可在更低的转速区间达到扭矩平原,如上图所示某品牌的1.5T发动机,扭矩平原在1700-4500转时可以达到(注意并不是说这个转速区间增压系统会介入,而是说在全负荷下这个转速区间可以输出*扭矩)。

而机械增压器的峰值扭矩区间要更晚,一般而言机械增压发动机的扭矩平原都在3000转之后才能达到,所以峰值扭矩来得晚有些不适合当今内燃机的进化趋势,因为这是个强调低扭的时代,低转速下扭矩输出越足、峰值扭矩来得更早反而是评价当今内燃机好坏的标准,毕竟这个时代大家谁没事能把车子开到3000转以上(配5速手动变速器的车型除外)?所以潜力大、成本低、小巧的涡轮增压器逐渐成为主流。

机械增压真的要被淘汰了么?

写到这可能有些朋友会认为机械增压器已经被淘汰了?不可否认现如今涡轮增压是*的主流(全世界范围、包括北美,不过美国机械增压改装的后市场很成熟),只配备机械增压系统的原厂车很少见,但机械增压的快速响应能力是涡轮增压所不能比拟的,即便是小惯量涡轮只是改善了迟滞,但响应速度依然没办法与机械增压相比较,同样是全负荷起步(地板油、节气门全开),机械增压达到峰值扭矩只需0.5秒左右、完全是跟着发动机转速体现,而涡轮增压达到扭矩平原要两秒左右(注意是达到峰值压力,而不是说两秒才有压力)。

机械增压的这种快速响应能力也仅有法雷奥研发的那类电动涡轮能比拟了,只不过搭载于48V系统的电动涡轮也很难普及,稳定性也远不如机械增压;凭借快速响应的能力,机械增压可以与涡轮增压打造双级增压,机械增压负责低、中低负荷下的增压工作,而大惯量涡轮增压系统负责中高速、中负荷,全速、全负荷时的增压工作,比如路虎的3.0T发动机就是采用这种双级增压,机械增压系统扮演了*辅助的角色。

小涡轮响应快(不如机械增压)、但潜力与机械增压一样都不大,大涡轮所能提供的压力值更大,但需要更高的排气压力去推动它运转,所以在发动机低转速时响应差、迟滞明显,所以无论是大惯量涡轮、小惯量涡轮、机械增压甚至是比较野的离心式机械增压都存在自身的短板,螺杆、鲁式机械增压器响应都迅速,但增压值小;离心式机械增压能提供的压力值大(转速5、6万,有说法能达到10万转以上,未考证),但响应并不迅速且不稳定。

所以无论是机械增压、涡轮增压都存在自身的缺点,当然也都有自身的优势;所以机械增压即便在不断凋零,但不至于淘汰,因为它可以与涡轮增压组成双增压;当然通过大小两个涡轮串联也能组成二级增压,排气压力低时用小涡轮保证响应,排气压力大时用大号涡轮来保持高功率输出,只不过小涡轮终究还是没有机械增压响应的那么迅速,所以机械、涡轮双增压是很完美的组合,但受制于成本。

总而言之机械增压更适合大排量机型,但配备涡轮增压的大排量机型更强,比如法拉利现如今也开始玩涡轮增压(3.9T),法拉利不会在意成本、因为它的受众群体购买力足够强,选择涡轮增压就是看中它的潜力,足够高的压力上限可以确保发动机输出更高的马力,法拉利的3.9T涡轮增压发动机可以输出720匹马力,3.9L机械增压能达到多少马力呢?所以现如今无论是*豪车如宾利、劳斯莱斯、迈巴赫,还是如思域、高尔夫、卡罗拉这类买菜车皆配涡轮增压。

机械增压不适合小排量机型,但与涡轮增压所组成的双增压系统就很适合小排量发动机了,如大众的1.4T双增压版本、沃尔沃2.0T双增压发动机,沃尔沃2.0T的双增压发动机可以提供320匹马力、400nm的扭矩,数据很好看是吧?关键它响应迅速,而2.0T只通过涡轮增压系统达到这个动力参数,迟滞就明显了,这就是双增压的意义;只不过偏高的成本注定了其很难普及,仅仅能配备在那些强调性能的车型上。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机械增压和涡轮增压、提前8小时上免费之前上高速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