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伴随着雷军这句掷地有声的“创业”宣言,小米造车传闻总算是靴子落地了。
而对于小米的造车,其实风声由来已久,但小米一再否认,如今终于不再否认,印证了那句话:市场不会空穴来风!
支持小米干翻特斯拉
在中国似乎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只要有谁宣布要造车,迎接他的大概率是骂声一片,神州、宝能、恒大皆是如此,那些造车新势力们更是轮番被各大媒体拿出来口诛笔伐。
但这次的小米却是个例外。
昨晚,在雷军宣布造车后发布的微博下面,几乎是清一色的“你造我就买”的支持声,有米粉甚至表示自己看完发布会泪流满面。
为什么?其实,简单分析一下就不难发现,那些被骂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动机可疑——车八字还没一撇,就借造车之名到处圈地、圈钱。
比如宝能汽车月销不到千台,但规划产能已到345万辆每年;恒大汽车一辆车没卖但已成为目前市值*的汽车公司……他们是真的是想造车?还是以造车之名行圈钱之实?这些都不得不让人怀疑。
但另一方面,中国又真的太需要有一家能真正抗衡特斯拉的车企了。现在,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小米身上了。
而看好小米,归根结底是看好雷军。毕竟,这位52岁的企业家在人生几次创业征途上均以成功收场。
大学三年级时就成为了百万富翁,凭帮人开发软件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2年,加入金山软件,并于六年后升任金山公司总经理。2007年,金山在港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期间还在金山内部孵化出了曾经国内*的B2C电商平台卓越网,并最终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电商巨头亚马逊。
离开金山后,雷军作为天使投资人帮助了无数创业者实现自己的梦想,投出的拉卡拉、凡客、UC、多玩等案例,均是各自领域的头部公司。其中,于2012年上市的YY多玩,为雷军的10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带来了113倍的账面回报。
而此时此刻,作为领军人的雷军展现出了十足的信心和勇气,誓言搭上数十年积累的声誉和成绩背水一战。“从我做决定这一刻开始,我就不再关心压力了。”雷军说。
造车究竟有多烧钱?
不过情怀归情怀,生意归生意。
这里就不谈小米造车的必要性了,从战略层面来说,目前小米手机业务触及天花板,物联网业务未爆发,这导致小米估值受限,而造车完全可以成为公司的第三条增长曲线。
而且智能汽车,本质上依靠的就是“软件、硬件及互联网”,这和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不谋而合,堪称天作之合。
但是汽车可是典型的重投资、重技术且回报周期长的产业。很多人并不知道对于半路出家的公司来说,造车究竟有多难?
新造车领域已经有多个失败的前车之鉴。曾经被视作“第二个蔚来”的拜腾汽车,在三年间烧光了4轮融资共84亿元,却仍未造出量产车,直接导致停工半年;英国家电网红戴森也在两年内投入了217亿元,最终因“太烧钱了”而放弃。同样因资金问题,国内造车二三线品牌赛麟、博郡、长江、前途相继倒下。
恒大汽车发布了2020年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恒大汽车全年净亏损77.4亿元,去年同期净亏损44.26亿元。据统计,恒大汽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总投入达474亿。但目前,恒大汽车仍未面世。
特斯拉成立至今已经18年,直到2020年才迎来*全年盈利。根据平安证券研报的总结,2010-2019年十年间,特斯拉经历多轮资本开支周期,总计投入超过了2000亿元人民币。
表格
真的烧钱!
最后再看看中国的新势力电动三杰,蔚来是2018年开始交付的,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到2018年,蔚来的亏损金额分别为25.7亿元、50.2亿元、96.4亿元,累计亏损额达172.3亿元。
从造车到交付第一辆车蔚来大概花了200亿,为了扩大交付规模,产能爬坡,2019年蔚来又再亏114亿,也就是说,蔚来花了300亿,才算是把造车这个事儿办成。
小鹏和理想好一点,没有李斌花钱那么大手大脚,各自亏损了不到100亿,也算是造出车来了。
再看一下,各家的融资,蔚来一共是融了97.68亿美金,理想是44.6亿美金,小鹏是61.6亿美金。
这么看下来,小米的首期100亿和十年100亿美元,估计只能说是基本够用。但以小米出了名的“抠门”和电车产业链发展到今天逐渐成熟、成本下降,这个钱应该勉强够烧。
谁能成为中国的“特斯拉”?
不过,不管怎么说都好,对于雷军这么一位早已是“成功商人”的大老板来说,在这个时间节点依旧愿意冒着如此高的风险与耗费那么大的精力去“N次创业”,这种精神无疑是值得钦佩的。
的确,正如雷军所说,小米造车实际上是孤注一掷的,是以”一颗一往无前的心”来进军一个全新的领域,用“不成功便成仁”来形容毫不夸张。
这也许是雷军这么多次创业之中最凶险的一次,但是我仍发自真心地希望小米汽车能像小米现在的各种智能家居一样,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而随着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造车,新能源汽车的竞争也将变得更加激烈。2015年前后,中国曾经涌现近50家造车新势力,但是大浪淘沙之后,现在留下来的只有少数几家,并且淘汰赛仍在持续。
中国新造车运动,一直都离不开互联网巨头们的推动。中国的第一批造车新势力都有互联网背景,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数头部车企都收获了百度、腾讯、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的融资。
如今,巨头们真正下场造车的时候已经来了,新造车运动进入竞争更为激烈的下半场。
特斯拉CEO马斯克曾经说过,特斯拉*的竞争对手将有可能来自于中国。谁能成为中国的“特斯拉”?会是小米吗?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何看法,也欢迎留言区多互动讨论。
最后,雷布斯洋洋洒洒、激情澎湃的表态,为小米造车赚足了眼球,会涉及到哪些上市公司,也不妨梳理下:
首先要明确小米汽车的核心是“激光雷达”,按照这个方向来挖掘:卓翼科技:小米代工厂+深圳国资接盘+激光雷达。前两个是明牌,激光雷达主要是控股孙公司深创谷,与激光雷达巨头速腾聚创合作,激光雷达产品已经量产,且已应用于小鹏汽车和华为汽车。
小米入股或合作:入股的有智云股份、激智科技、东易日盛;合作的很多,比如卓翼科技、普路通、京泉华、达实智能、全志科技、宝明科技等。这里面既和小米合作,又有汽车类产品的,逻辑会更硬一些,比如叠加次新的宝明科技,它的车载面板已经用于比亚迪汽车、现代汽车、上汽等。
镜头类:芯片我们实力较弱,激光雷达镜头比如福晶科技、五方光电、日久光电、力鼎光电、中光学等,这里面不少都是跟小米有合作的,比如五方光电、日久光电等。
参考资料:
界面新闻:《小米造车背水一战,100亿美金真的够用吗?》
车主指南:《小米造车!雷布斯:我有的是钱,我摊牌了!》
汽车天涯:《我们为什么不骂小米造车》
版权及免责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