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热点要闻
新政策 新趋势 新发现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
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要求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特殊困难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推动银行尽快放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并推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将2022年再担保合作业务规模扩大至8000亿元以上,带动各地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80万户次以上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支持。
多部门联合开展第三届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练兵技能竞赛活动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的通知》,在省市县三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内部署开展练兵竞赛活动。
在总结前两届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第三届练兵竞赛活动以“练兵竞赛并重、能力形象同升”为目标要求,在练兵形式、竞赛赛制、表扬奖励等方面进行提升完善。
2021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取消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身体健康,5月9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发布公告,取消原定于2022年5月21日举行的2021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
四川将出台房车露营、康养旅游等地方标准
日前,四川省文旅厅印发《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规划》。规划中提出,四川将加快立项和出台房车露营、康养旅游、山地旅游、研学旅游、非遗产品等系列地方标准。
江苏省出台《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近日,江苏省《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建成博物馆强省,支持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率先建设“博物馆之城”,南通建设“文博之乡”,加快苏北地区博物馆品质提升,促进苏南、苏中、苏北博物馆协同发展。
鼓励“引客入吉”,吉林奖励以包机等形式送客来吉旅行社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要有序恢复商业经营场所、促进疫情后市场复苏等。支持旅行社开拓客源市场,鼓励旅行社‘引客入吉’,对以包机或专列等形式送客到我省的旅行社按照引送客人数、单次团队规模等予以奖励。
北京对餐饮、零售、旅游等五行业实施社保费缓缴
5月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通告,对在北京市参保缴费,属于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铁路运输行业的企业,阶段性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保费缓缴政策。
陕西丨2022年“五个一批”高质量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超过4600亿元
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近日印发了《陕西省推进高质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到,希望通过1-3年努力,实现陕西省项目建设规模及有效投资跃上新台阶。2022年,实施“五个一批”高质量文化旅游项目不少于429个,总投资不少于4626.4亿元。
同程旅行与山东能源国际酒店达成合作
5月9日,同程旅行与山东能源集团国际酒店有限公司通过“云签约”的形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依托各自优势,围绕酒店管理、文旅康养、联合餐饮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推动山东文旅产业的升级和发展。
新模式 新思路 新业态
戴斌丨怀揣坚定信心,以数字化赋能开创***旅游产业新格局
***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近日在***中小企疫情分享会上表示,***的主要客源地广东、福建和上海出现疫情,直接影响客量。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表示,旅游已经逐渐成为百姓生活的刚性需求,***政府也一直在高位推动旅游业创新转型,他对***旅游产业复苏发展怀有坚定的信心。
①疫情下我国旅游业产生了哪些新的趋势?这对***本地旅游产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戴斌:众所周知,新冠肺炎疫情对旅游业影响极其巨大。这将是旅游业最艰难的复苏,但我们怀有最坚定的信心。
信心主要来自于以下3个方面:
1.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旅游业正面临转型,产业创新发展的动能正在不断集聚
3.中央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推动旅游业深入发展
②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需要和其他领域结合,如何更好地推动***旅游业跨界融合发展?
戴斌:***要建设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首先应当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艺术中心和文化高地,融入音乐、舞蹈、美术、电影等跨民族、跨*、跨人种的文化交流形式。其次,***可以重点发展“旅游+科技”,挖掘旅游项目的发展潜力。在新基建、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上,通过资本推动创新创业,稳步建设现代旅游产业体系。
③在数字化旅游方面,***如何进一步发展以提高旅游竞争力?
戴斌:第一阶段主要是把数字化作为工具;第二阶段,数字化赋能,即让数字化本身成为产品创新和游客体验的内容;第三阶段,数字化生态,即推动政府和公共机构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旅游休闲的智能化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同时,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政府能够快速掌握旅游生态中的各种信息。
总的来说,未来数字化旅游应该以文化为引领、以科技为支撑,开创融合创新发展新格局。
演出市场:新业态热度上升 拉动文化消费升级
日前,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完成2021年度全国演出市场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发布《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简称《报告》)。
据了解,今年的报告聚焦区域特点和分类市场,立足演出产品消费实际,以平均单场票房排名、年度票房及场次综合排名、演出热度城市排名等多维度呈现文化演出领域现状。
①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同比增长27.76%
《报告》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335.85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比增长27.76%。《报告》统计显示,2021年演出市场消费主力是18岁至39岁的年轻人,购票人群中女性消费者数量明显高于男性,占比为66%。
②话剧仍然是*的演出类型
从艺术门类来看,话剧仍然是*的演出类型,演出票房和场次分别占剧场类演出30%和14%;小型、沉浸式音乐剧演出场次和票房收入较2020年增长显著;舞蹈、脱口秀等类别借助综艺节目向线下引流成果显著,票房收入、观众人数明显增长。2021年脱口秀市场全年商业演出场次1.85万场,票房收入3.91亿元,比2019年增长50%以上。
③疫情防控向好后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从消费需求看,2021年三季度起多地局部疫情较长时间压抑了消费需求,可预期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有望迎来市场的快速增长。
依托演艺新空间等非标准剧场,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等市场涌现出更多沉浸式项目,依托个性化场地,沉浸式演出和剧本杀、密室等娱乐项目加速融合,新空间、沉浸式等新业态热度持续上升。
2021年IP运营、跨界联合受到更多关注。2022年将以“演艺+展览”、文创、高清放映、出版物以及与商业机构、制造企业联名打造衍生产品等多种方式,拉动文化消费升级,探索舞台艺术市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