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健康元股票」科陆电子股吧》,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格隆汇6月7日丨健康元(600380.SH)公布,截至2022年6月7日,公司中长期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之第二期持股计划(简称:第二期持股计划)已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累计购买公司股票627.5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1,911,733,078股)的比例为0.33%,成交金额合计为7574.066万元,成交均价约为人民币12.07元/股。至此,公司第二期持股计划已完成标的股票的购买。本期员工持股计划实际认购份额未超过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拟认购份额上限。
根据相关规定,本期持股计划所获标的股票的锁定期为36个月,自公司公告本期持股计划最后一笔标的股票过户至本期持股计划名下时起计算,即锁定期自2022年6月8日至2025年6月7日。
本文源自格隆汇
3月12日,科陆电子(002121,股吧)(002121,SZ)召开了2017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董秘黄幼平透露称,对于目前公司持有的光伏电站资产,会考虑逐步剥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科陆电子此前在2017年年报中提及,公司于报告期内出售了分宜县陆辉光伏发电有限公司70MWp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计划未来还将继续出售光伏电站项目,将资源投入到储能、电池等其他核心业务中。
光伏业务不赚钱?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2014年,科陆电子董事长饶陆华在深圳高交会上表示,光伏行业政策明朗,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等各领域政策将相继落地,行业迎来了新的春天。2014年和未来几年将加大投资力度,最近两三年的目标是将公司光伏产能做到2GW,五年内做到5GW。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科陆电子于2013年进军新能源并网发电运营领域,全资子公司深圳市科陆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陆能源)从事光伏项目的投资。根据科陆电子2017年年报,目前正在运营的光伏电站、风力电站总计约460MW(注:1GW=1000MW)。
数据显示,科陆电子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43.76亿元,同比增长38.4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9亿元,同比增长68.75%;其中子公司科陆能源2017年营收为3.82亿元,净利润为1.05亿元。令外界不解的是,2017年仍在赚钱的光伏业务,科陆电子却考虑剥离出去。
科陆电子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公司运营光伏电站有几年时间,光伏也是现金流比较好且赚钱的业务,考虑剥离出去是基于战略上的调整。
“此外,不少中小股东反映我们公司报表负债比较高(2017年资产负债率为67.88%),是因为光伏行业是重资产,投入这么多年,我们也希望降低自己的负债,转型做轻资产服务商,这是一个战略方向调整”。上述科陆电子相关人士补充说道。
记者也注意到,由于科陆电子前期并购项目多,资本开支大导致费用上升较快。2017年管理费用5.71亿元,同比增加1.6亿元;财务费用3.26亿元,同比增加0.8亿元。
一位光伏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内大量光伏电站运营商存在补贴延迟支付的情况,光伏补贴拖欠导致电站运营商资金紧张,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另外,从行业特征看,光伏电站投资成本大,回收周期长。投资现金为一次性支出,而电费收入将在未来电站运营的漫长周期内逐步收回,现金流出和流入并不匹配,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现金流负担。
将战略重心转至储能与电池“今年公司重心逐渐转向储能和电池,以前投资者看我们财务报表只知道有单独的新能源板块,我们新能源其实包含储能、新能源汽车、光伏,今年就可以看到报表上的变化,我们将储能业务单独拎出来,由此可见对储能业务的重视。”科陆电子相关人士反复向记者强调。
数据显示,2017年科陆电子储能业务实现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222%,在营收中占比提升至11%。
去年10月,《关于促进储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发布。其指出,我国储能技术总体上已经初步具备了产业化的基础,并明确提出了产业发展目标:2020年实现储能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过渡,2025年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变,变为支撑未来电力体系的技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储能目前有三大应用,即用户侧储能、发电侧辅助以及与可再生能源配套的储能服务。前者利用峰谷价差实现套利和电费管理;发电侧辅助则利用电池储能系统响应快、控制*的特性,在发电侧为电网调峰、调频、调压、事故备用;后者与可再生能源(风电、光伏)进行配套,作为峰值电站参与调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前述文件认可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但也称储能产业并没有形成成熟可靠的商业模式,因此对于储能产业的财政补贴并没有制定具体方案。
“去年有多个省份修改了辅助服务的细则,尤其三北地区对调节电源的补贴比较高。年底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也下发了通知,允许储能电站独立参与或者与其他主体联合参与辅助服务市场。通知也提到说储能电站根据电力调度机构指令进入充电状态的,按其提供充电调峰服务统计,对充电电量进行补偿。”科陆电子相关人士表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报见习记者 林娉莹
7月12日晚间,健康元披露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定增引入战略投资者高瓴资本。消息一出,健康元股价现连续两日涨停,截至7月14日收盘报价20.21元/股。
公告显示,健康元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1.69亿股,发行价格12.83元/股,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21.73亿元。高瓴资本拟以其管理的“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价值基金”通过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并成为健康元持股8%的股东。
健康元表示,本次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将与高瓴资本以股权投资为纽带,在业务创新、市场销售、经营管理等领域展开战略合作。
据悉,作为亚洲地区资产管理规模*的投资基金之一,高瓴资本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已累计投资160家企业,包括本土企业100家,覆盖连锁药店、创新药、医疗器械、医疗AI等领域。仅A股市场上,高瓴就已投资了爱尔眼科、泰格医药、金域医学等上市医企。
高禾投资管理合伙人刘盛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实际上,无论是否有疫情发生,近年来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一直广受重视,在政策层面是不断倒逼国内药企转型做高端仿制药与创新药,在资本层面便是股权投资机构对医药企业的青睐有加,纷纷投资入股。”
值得一提的是,从此次披露的定增预案来看,健康元与高瓴资本的合作重点将在于呼吸吸入制剂药品领域。
预案显示,高瓴资本在全球创新药领域的布局,将协助健康元引入重点治疗领域的在研创新药产品,以及高水平研发技术平台,如吸入制剂、微球技术等。其次,高瓴旗下高济医疗控股并运营的连锁药店平台,则可以与公司在呼吸产品等慢性病用药和OTC产品渠道上发挥协同效应。此外,就已上市和将在双方战略合作期间上市的呼吸领域产品,高济医疗将与健康元合作推出慢病管理方案,提高健康元在呼吸领域的品牌效应。
“通过双方的战略合作,公司能够快速拓展呼吸吸入制剂的市场空间,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实现公司成为呼吸吸入制剂龙头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制药企业集团。”健康元在公告中表示。
高瓴资本为何会协助公司拓展呼吸类药品领域?有观点认为,高瓴看中的不仅有该类药品背后的广阔市场,更因为健康元已经在该领域进入收获期。
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数据显示,中国呼吸疾病患者较多但治疗率低,其中哮喘与慢阻肺患者数量就约有1.5亿,所以呼吸吸入制剂药品市场空间是有的。去年,慢阻肺药品*进入医保是一个很好的信号,未来该类药品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再加上,当前呼吸吸入制剂药品在国内市场的供给仍以外资药企为主,占比或达九成。那么,以现在国家倡导仿制药的现状来说,拥有获批仿制药的药企就拥有了更好的发展前景。”陈乔姗进一步表示。
资料显示,健康元主营产品涵盖化学药制剂、处方药、诊断试剂等。近年来,呼吸类药品是健康元重点布局的产品领域,并已开始进入收获期。截至2019年底,健康元已组建呼吸产品管线的医学及市场团队,两个新产品获得注册批件,市场准入工作进展顺利。其中,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共完成21个省的招标挂网,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共完成14个省的招标挂网。
2019年,由于吸入制剂等多个项目进入临床阶段,健康元当期的研发投入增长明显,总额为10.66亿元,同比增长24.89%,占营收总额8.9%。
在5月29日召开的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健康元董秘赵凤光曾表示:“自2013年开始,公司持续布局呼吸类制剂。接近八年努力,公司的吸入制剂业务逐渐进入收获期,将加速吸入制剂的国产替代。”据其介绍,除了已获批上市的两个产品外,健康元的重点产品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预计将在2020年6月份以后上市,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已进行了上市申报。
天风证券研报分析称,除了市场需求大,吸入制剂研发壁垒高,药物粒径、吸入装置均对药效有较大影响;而健康元已在吸入制剂领域步入收获期,有望成为国内吸入制剂龙头:“我们对公司呼吸板块的重点产品进行了市场空间测算,预计到2025年公司呼吸板块产品收入将超过50亿元,净利润有望超过12亿元,利润体量堪比目前的健康元。”
去年,健康元实现营业收入119.8亿元,同比增长6.93%;实现归母净利润8.94亿元,同比增长27.87%。
相应的是,国盛证券研报认为,健康元获得高瓴的认可,也相当于为其吸入制剂研发平台背书,提升投资者对于健康元布局吸入制剂板块的信心。此外,引入高瓴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将有望借助战投方的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以及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编辑 乔川川)
来源:投资者网
近日,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健康元”,600380.SH)发布公告称,将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并与高瓴资本了签署《终止协议》。去年7月12日,公司宣布高瓴资本将作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出资21.73亿元包揽公司定增。
2月9日,在宣布终止定增的同日,公司又称拟以不低于3.5亿元(含)且不超过7亿元(含)的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0元/股(含)。截至2月24日,公司股价收报12.74元/股,市值约为249.1亿元。自2月9日至今,公司股价虽有小幅反弹,但仍未能扭转此前颓势。
上市以来三次定增均无果
根据此前公告,公司方面表示,同高瓴合作将快速拓展在呼吸吸入制剂的市场空间,加强研发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实现公司成为呼吸吸入制剂龙头企业的战略目标,并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制药企业集团。
不过在筹划半年后,这笔超20亿元的定增计划最终还是告吹。对于此次终止定增的原因,健康元称,鉴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及发展规划等诸多因素,经审慎决策,公司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前高瓴资本之所以选择入股主要是看好健康元在呼吸科市场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2013年,健康元开始重点布局呼吸雾化吸入治疗领域。目前公司已有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等4款吸入剂获批上市。
事实上,由于吸入制剂存在多种技术的结合,研发难度大,长期以来,如葛兰素史克(GSK),阿斯利康(AZ)和勃林格殷格翰(BI)等跨国制药巨头几乎垄断了吸入制剂市场。近年来国内有正大天晴、恒瑞医药(600276.SH)等10余家药企纷纷抢食“蛋糕”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网》梳理发现,这已是健康元上市以来第三次定增失败。2007年、2016年,公司曾先后抛出定增预案,分别拟向以境外战略投资者为主、包括控股股东在内的10名特定对象定向发行股份,募资不超过8.27亿元、28.54亿元,不过最终均未成功。
在这期间,公司曾因募资投向、融资合理性、违规行为等问题被监管问及。另外,2016年,公司便因账面上“不缺钱”终止过定增,而在此次定增前,公司的账面资金亦高达近90亿元。
对于此次终止定增与上两次是否相关,健康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投资者网》,此前两次终止的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的原因均进行了披露,与本次终止定增事项并无联系。
部分大股东趁势减持
《投资者网》梳理发现,在参与健康元的定增项目前,高瓴资本2020年以来已经先后参与了5家A股上市公司的定增项目,分别是凯莱英、凯利泰、广联达、国瓷材料,并在以上5家公司中的累计投资金额已经超过70亿元。
从高瓴资本的投资风格来看,其对看好行业的第一梯队公司几乎会全部买入,尤其是医药医疗行业。彼时,高瓴资本曾在医药外包、心血管医疗器械等领域做出全面布局,例如医药外包行业龙头药明康德、泰格医药、凯莱英等第一梯队公司。
事实上,在此次发布定增方案前,健康元已获得了诸多实力强大的机构投资者青睐。2020年6月底,健康元前十大股东中,同时出现了外资、知名公募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社保基金组合等知名投资机构的身影。
不过自去年下半年发布定增公告以来,公司前几大股东便开始减持。截至去年前三季度,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持股较上期(2020年上半年)减少2853.71万股。《投资者网》注意到,在这之中,也包括公司的控股股东百业源投资和原第二大股东鸿信行有限公司。
据悉,鸿信行在2006年至2015年一直为健康元的第二大股东,实控人朱保国及其家人曾共同持有该公司***股权,而百业源投资目前也由朱保国及其家人***控股。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大股东还被卷入一起内幕交易案,当事人被中国证监会罚没36亿元。
对于其在发布利好消息后减持的行为,健康元相关工作人员对《投资者网》称,2020年公司控股股东的股份变动是由于可交换债券换股导致的被动减持,换股行为是投资者的自行决策。而鸿信行股东在2015年4月已完成其股份转让,自此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不存在关联关系。
股价半年下跌近四成
根据此次定增预案,健康元拟非公开发行1.69亿股,发行价格12.83元/股。按照去年7月10日健康元的16.7元/股的收盘价,该次定增的发行价较实时股价折价近23%,高领资本可锁定部分“账面收益”。
自预案发布后,公司股价在去年7月22日创下22.47元/股新高,随后便一路下跌。今年2月至今,公司股价一直徘徊在定增价以下,较8月初下跌了近4成。也正因此,外界普遍猜测公司此次终止定增与股价和定增价倒挂有关。
不过从业绩来看,公司近年来的业绩呈稳定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101.03亿元,同比增长8.74%;净利润为9.27亿元,同比增长19.11%。根据其业绩预告,预计2020年净利润10.73亿元至11.63亿元,同比增长20%到30%。
从业务结构来看,健康元最初以“太太口服液”、“静心口服液”等保健品起家,2002年通过并购丽珠集团正式跨入医药领域。不过自2018年“太太牌”保健品卷入假阿胶风波后,其保健品业务日渐式微,医药产品成为其收入支柱。
2020半年报显示,目前健康元的业务重心已经摆脱了对保健品的依赖,化学制剂、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等创新药产品成为公司新的重心和新的业务增长点。不过除了诊断试剂及设备和保健品外,其他产品的毛利率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
对于自2002年便开始转型医药领域的健康元来说,在业绩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却一直未受资本市场青睐,其背后原因令人深思。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