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期货*消息论坛(晶科转债价值分析)

2022-06-16 3:06:27 证券 group

苹果期货*消息论坛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苹果期货*消息论坛」晶科转债价值分析》,是否对你有帮助呢?



本文目录

  • 苹果期货*消息论坛
  • 晶科转债价值分析
  • 关于苹果期货的论坛
  • 苹果期货交流论坛


苹果期货*消息论坛

“保险+期货”助力脱贫攻坚论坛在甘肃平凉举行

8月26日,郑商所联合平凉市政府、银河期货举办的“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保险+期货”助力脱贫攻坚(平凉)论坛在甘肃省平凉市举行。会上,甘肃静宁苹果“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正式签约启动。来自郑商所、甘肃省金融局、甘肃省农村农业厅、甘肃银保监局、平凉市政府、静宁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合作社代表、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代表参加了项目启动仪式及培训会。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论坛旨在发挥“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品牌效应,发挥苹果期货在惠民安农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交易所、期货公司与当地政府联动机制,建立期货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平凉市常务副市长叶剑芳在会上介绍说,平凉市静宁县是农业农村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果品产业经过连续30多年的发展,果园总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以上,是全国苹果规模栽植第一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苹果之乡”。“静宁苹果”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为“*”,品牌价值达到134亿元,2019年全县果品产量88万吨,实现产值39.6亿元,人均果品收入5800元,苹果产业已真正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但是,近年来受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果农收益无法有效保障,“果贱伤农”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疫情的影响下,当地苹果产业遭到冲击,果农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介绍,由郑商所支持,静宁县政府指导,人保财险、银河期货、大地期货、南华期货共同承办的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覆盖了静宁县域全部的苹果种植贫困户,以及3个深度贫困村和部分龙头合作社,参保果农共计5903户。据悉,这是郑商所县域全覆盖项目连续第二年、试点项目连续第三年落地在静宁,也是甘肃省*一个郑商所支持的“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可以说,项目开展有效地保护了农户利益,充分发挥了金融服务“三农”的优势,助力静宁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的项目投入保费2256万元,为静宁县5900多户苹果种植未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及相关果农承保苹果4.8万吨。该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打通静宁苹果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推进苹果产业深度开发,带动果农保收增收、脱贫致富。”叶剑芳说。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我国苹果主产区与重点贫困区域高度重合,开展苹果期货交易是期货市场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举措。苹果期货自2017年年底上市以来,运行质量稳步提升,改变了苹果市场长期缺乏权威、透明市场价格的局面,也为生产经营主体管理价格风险提供了工具,为利用“保险+期货”模式直接服务果农稳产增收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保险+期货”是一种可以有效转移分散价格风险的市场化保障机制,顺应了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优化调整的方向,丰富了国际农业补贴政策工具箱。

“‘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连续三年落地在甘肃静宁,这是期货市场与静宁县多层次、多领域的帮扶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有效地将扶贫工作的输血功能转变为造血功能,对产业脱贫、金融富民具有深远意义。今年2月静宁苹果在新三板上市,成为陇东地区首家上市公司,这标志着品牌价值139亿元的‘静宁苹果’正式踏入中国资本市场。”银河期货副总经理张淼宁在会上说。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郑商所2016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1.3亿元,支持开展了75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承保棉花4.1万吨、白糖33.3万吨、苹果5.7万吨,覆盖新疆、甘肃、广西、云南等11个省(自治区),50余个县(团场),其中32个为*贫困县,惠及农户10万余户,累计赔付金额超1亿元。2020年郑商所继续深入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建设,点面结合,以面为主,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网


晶科转债价值分析

投资要点


晶科转债(评级AA、发行规模30亿元)下修条款较为宽松,为“15/30,90%”,债底保护较好,预计目前平价下其上市首日获得的转股溢价率在12%-16%区间内,价格为105-108元。在配售50%的假设下晶科转债留给市场的规模为15.00亿元,测算中签率0.0204%。打新参与没有异议。光伏运营行业未来几年需求具备确定性,公司在项目一体化、建设经验、管理经验、资金优势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规模增速有望长期领先行业。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通过开发、持有、运营各类光伏电站,从中获得规模增长以及稳定的发电收入。并且,公司光伏电站运营体量领先,业务具备协同性,公司光伏电站运营体量领先,业务具备协同性,而同一控制下的晶科能源为一体化的光伏制造商,具备集团内协同性。目前光伏电站运营板块贡献主要业绩,EPC业务短期受疫情、申报时间等因素压制,疫情后有望恢复。受补贴拖欠影响,近两年出售电站导致存量装机减少,转债发行后,资金问题有望缓解。行业方面,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核心关键就是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例达到20%这一关键指标,需求将长期旺盛。成本端,硅片大型化+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成本仍有下降空间,政策大力支持下,光伏电站建设的非技术成本有望降低。另外,资金禀赋下,国内光伏运营行业“头部效应”逐步显现,光伏电站运营集中度有望回升。


晶科科技光伏电站项目储备充足,增长潜力大,近期公司也开拓储能、风能等业务,战略性布局分布式电站和储能业务有望在未来成为业绩增长新动力。公司在电站运维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建设成本持续下降,由2016年的4.77元/W下降至2019年的3.27元/W。另外,2020年公司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升为二级,可承包发电工程单机容量由10万千瓦(100MW)上升为20万千瓦(200MW),公司有望在未来获得更多大容量的EPC项目。


20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26.27/4.02亿元,同比下降23.57%/19.30%,主要系疫情影响下公司光伏电站EPC业务收入下降以及自持电站投产进度滞后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48.54%,比上年同期增加5.37个百分点。根据公司业绩快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35.88/5.23亿元,同比下降32.88%/27.60%。

风险提示:电站转让进度不及预期、光伏设备端成本未如期下降、融资成本上升、平价项目收益率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4月20日,晶科科技发布公告将于2021年4月23日在网上发行30亿元可转债,本次募集资金主要应用至晶科电力清远市三排镇100MW农光互补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金塔县49MW光伏发电项目、渭南市白水县西固镇200MW光伏平价上网项目、讷河市125.3MW光伏平价上网项目以及偿还金融机构借款。

1

晶科转债打新分析与投资建议

下修条款宽松,债底保护较好

晶科转债的下修条款宽松,为“15/30,90%”,赎回条款并无特别之处;设置有条件回售条款,为“30/30,70%”。按照中债(2021年4月20日)6年期AA企业债估值4.63%计算,到期按112元赎回,其纯债价值约为89.65元,面值对应的YTM为2.71%,债底保护较好。若所有转债按照转股价6.75元进行转股,则对总股本(流通盘数量占比为21.50%)的摊薄幅度为16.07%。


静态看,预计首日上市价格为105-108元

截至4月20日收盘晶科转债对应平价93.48元。晶科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光伏运营商,主营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在目前已经上市的,晶科转债定位可能接近于蒙电转债(评级AAA,余额18.73亿元,平价92.57元对应转债价格107.55元),和核能转债(评级AAA,余额78.00亿元,平价90.61元对应转债价格106.35元)

静态看,预计目前平价下晶科转债上市首日获得的转股溢价率在12%-16%区间内,价格为105-108元。


预计中签率0.0204%,积极参与

根据*数据晶科科技的前两大股东为晶科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Jade Sino Ventures Limited(碧华创投有限公司),两者分别持股30.86%/11.78%,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合计78.49%,公司股权结构集中。考虑到原股东不一定全额配售,在配售50%的假设下,晶科转债留给市场的规模为15.00亿元。

晶科转债仅设置网上发行。近期发行的旗滨转债(AA+,规模15亿元)、杭银转债(AAA,规模150亿元)网上申购约750/720万户。假定晶科转债网上申购735万户,按照打满计算中签率在0.0204%左右。

打新参与没有异议。光伏运营行业未来几年需求具备确定性,公司在项目一体化、建设经验、管理经验、资金优势等方面都具备一定的优势,规模增速有望长期领先行业。

2

晶科科技基本面分析

业内领先的光伏运营商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公司成立于2011年,前身为晶科能源工程有限公司,于2020年5月在A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光伏电站运营、转让和 EPC,具备“开发-投建-运管-转让”全方位的服务能力。公司开发的光伏电站项目包括普通地面电站、屋顶分布式电站以及“ 农光互补” 等光伏复合电站等多种类型。公司通过开发、持有、运营各类光伏电站,从中获得规模增长以及稳定的发电收入。

公司光伏电站运营体量领先,业务具备协同性。截止2020H1公司拥有光伏在运装机3.05GW,在民企中仅次于协鑫新能源。除电站运营外,公司同时开展光伏电站EPC业务,EPC业务与光伏电站运营具备协同性。另外,晶科科技与晶科能源(纽交所上市)为同一控制方,其中晶科科技负责下游光伏电站运营,而晶科能源为一体化的光伏制造商,具备较好的业务协同性。

目前光伏电站运营板块贡献主要业绩,EPC业务短期受外部因素压制。公司成立初期获得大量晶科系光伏电站资产注入,同时对外部优质电站资产展开大规模收购,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但是补贴拖欠导致现金流紧张,公司于18年转向加快发展资金周转效率更高的光伏电站 EPC。整体而言,2016-2018年公司光伏电站运营及EPC业务规模均实现快速增长,业务毛利润维持平稳。由于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规模下降以及公司份额下滑,19年EPC业务规模同比下降。受疫情影响,20年公司EPC业务存量项目进度较计划推迟;同时,光伏竞价项目申报截止时间亦有所推迟,进一步影响公司后续的EPC项目订单获取时间与开工时间。

受补贴拖欠影响,近两年出售电站导致存量装机减少。公司成立初期大规模并购后,总并网装机规模大幅增长,由2016年末1461MW增长至2018年的3093MW。2019年公司光伏电站总并网装机规模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承受应收电价补贴压力,公司为快速回笼资金,逐步出售存量补贴电站。公司2019年出售旗下四家子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并网容量合计250MW),另一方面补贴拖欠也影响了公司开发新项目的能力,导致2019年以来公司装机增速放缓。


光伏渐成新能源发电主力,运营集中度有望提升

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与消纳总量增速回升。根据能源局规划,20年电网光伏新增消纳空间为48.45GW,同比增加62.31%,年末国内光伏累计并网容量252GW。碳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力争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核心关键就是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量比例达到20%这一关键指标。我们预计“十四五”年均新增装机光伏70-80GW之间。

硅片大型化+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成本仍有下降空间。从产业链来看,光伏行业未来可以通过硅片大型化提高全产业链生产效率以及新型电池技术路线提升转换效率两个方面来进一步降低成本。2020年光伏组件*售价约1.5元/W,系统造价低于4元/W,2021年已可实现平价上网,预计十四五期间组件生产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

政策大力支持下,光伏电站建设的非技术成本有望降低。光伏电站建设的非技术成本包括限电、土地费用、融资成本和并网成本。目前居高不下的非技术成本是光伏项目上网电价较高的原因之一。2019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多项扶持政策,包括在土地收费方面给予支持、明确电网企业建设接网工程、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无补贴光伏项目等。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光伏电站建设的非技术成本有望降低。

国内光伏运营行业“头部效应”逐步显现,光伏电站运营集中度有望回升。2014-18年民营资本快速进入光伏行业,推动国内光伏电站运营的多元化发展,行业集中度有所降低,国内光伏电站运营商CR10由14年的46%降至19年的29%。但国补的拖欠叠加融资成本高,一些资质弱的民企压力加大,国企、优质民企通过收购和自建的方式进入光伏领域。随着国内光伏发电行业逐渐步入平价时代,对项目收益与成本的把控要求更高,项目开发与融资能力相对不足的参与者将陆续退出市场,行业“头部效应”有望显现,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


项目储备充足+先发优势+资质升级

晶科科技光伏电站项目储备充足,增长潜力大。根据公司2020半年报,公司持有在建电站装机约616MW,储备待建项目约1408MW,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公司2020年7月与BP签订协议,双方有意在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能源服务能力的孵化、光伏项目的开发与投资领域寻求潜在合作机会,有望为公司快速光伏业务拓展带来资金及品牌支持。近期公司也开拓储能、风能等业务,鉴于“分布式+储能”模式已具备经济性,应用场景广泛将支撑更大的市场规模,公司战略性布局分布式电站和储能业务有望在未来成为业绩增长新动力。

公司在电站运维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建设成本持续下降。在光伏电站EPC建设环节,专业施工团队和经验是工程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建成电站的最终发电效率和运营效率,继而影响电站投资回报率。公司开发端在国内有近10年开发经验,2016-2018年公司 EPC业务营收复合增速高达225%,在EPC设计施工方面已积累了3GW以上工程经验,专业技术和建造经验获得认可。根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实际成本测算,公司EPC项目建设成本持续下降,由2016年的4.77元/W下降至2019年的3.27元/W。

公司承包资质升级,有利于承接更大规模项目。在公司过往EPC项目中,*合同容量为145MW(河北海兴145MW领跑者EPC项目)。2020年公司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升为二级,可承包发电工程单机容量由10万千瓦(100MW)上升为20万千瓦(200MW),公司有望在未来获得更多大容量的EPC项目。


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负增长

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并网装机增加导致成本同比上升1.96%,二是雨水较多和出售电站导致公司发电量同比下降 1.55%,三是高账龄应收账款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增加1080万元。

20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26.27/4.02亿元,同比下降23.57%/19.30%,主要系疫情影响下公司光伏电站EPC业务收入下降以及自持电站投产进度滞后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48.54%,比上年同期增加5.37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用为1.22%/8.67%/27.38%,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摊薄部分净利润。公司净利率15.58%,较上年同期上升0.88个百分点。单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8.97/1.83亿元,同比下降28.53%/29.91%。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53.15%,比上年同期增加3.15个百分点。费用方面,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为1.50%/9.86%/24.49%,同比上升0.53/4.54/4.79个百分点,费率水平大幅上升,期间费用增加侵蚀了净利润。公司净利率20.72%,较上年同期下降0.31个百分点。

根据公司业绩快报,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35.88/5.23亿元,同比下降32.88%/27.60%,主要是公司光伏电站EPC业务受订单获取、施工进度及并网延迟影响,EPC业务收入同比出现较大程度下滑,导致报告期内公司整体业绩同比下降。


估值处于历史较高位

截至4月20日收盘晶科科技PE(TTM)33.34倍,PB(LF)1.57倍,横向来看,目前主要企业的估值低于晶科科技(太阳能PE20.04倍)。纵向来看,公司估值处于上市以来较高的位置,反映了市场对公司基本面恢复的预期。

根据Wind一致预测,公司2021/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10/10.78亿元,按照4月20日收盘价计算PE21.56/16.18倍。

风险提示:电站转让进度不及预期、光伏设备端成本未如期下降、融资成本上升、平价项目收益率不及预期


分析师声明

注:文中报告依据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具体报告内容及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完整版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兴证固收】基本面有望回升的光伏运营企业——晶科转债投资价值分析》

对外发布时间:2021年04月21日

报告发布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分析师:

黄伟平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4080003

左大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6070005

蔡 琨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80005


(1)使用本研究报告的风险提示及法律声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本公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公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相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升可跌,过往表现不应作为日后的表现依据;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状态。同时,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


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我们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所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回报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地影响所预测的回报。


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本公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除非另有书面显示,否则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权均属本公司。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未经授权的转载,本公司不承担任何转载责任。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信赖依据。


(2)投资评级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12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A股市场以上证综指或深圳成指为基准。


行业评级:推荐-相对表现优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中性-相对表现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持平;回避-相对表现弱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

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大于15%;审慎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15%之间;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小于-5%;无评级-由于我们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我们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3)免责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平台所载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专家、嘉宾或其他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人士的演讲、交流或会议纪要等仅代表其本人或其所在机构之观点),亦不构成任何保证,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平台内容仅供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并非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勿订阅或转载本平台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在任何情况下,作者及作者所在团队、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平台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平台旨在沟通研究信息,交流研究经验,不是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发布观点不代表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观点。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应以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发布的报告为准。本平台所载内容仅反映作者于发出完整报告当日或发布本平台内容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


本平台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




关于苹果期货的论坛

据Mysteel统计,周内山东产区冷库余货基本结束,零星货源自存或出口,后续继续清库中。陕西产区整体去库以客商按需自提发货为主,目前库内剩余低价货源基本结束,多以自存高价好货为主,要价相对坚挺,实际成交有限。总体上,本周苹果走货略好,但受西瓜、樱桃等时令鲜果上市冲击,产地走货预计仍相对缓慢,陕西部分优质货源出货意愿低,且要价偏高的影响,批发市场档口拿货多向山东产区转移。技术上,苹果主力在60日均线附近存较强支撑,短期存技术性修复。操作上,建议苹果2210合约短期暂且观望。

市场点评:市场分歧依旧,期价高位区间震荡。目前市场关注点延续两个方面,一是现货市场情况;二是新果套袋情况。现货市场来看,低库存的相对支撑仍然存在,不过需求情绪转淡削弱其支撑力度,对于现货暂时继续维持相对高位运行,考虑现货基本迎来定论,其对期价影响力度预期逐步减弱。新季苹果生长情况来看,产区陆续进入套袋期,市场对于初步产量预期的关注度提升,目前对于部分产区减产分歧仍然比较大,下方的相对支撑仍在,不过考虑减产幅度相对收敛,运行重心有一定幅度下移。整体来看,旧果估值高位以及新果减产预期形成的平台支撑仍在,当前位置下苹果10合约继续下行空间也有限,不过利多持续因子缺乏,目前仍然维持高位反复判断。
  【交易策略】苹果10合约短期预期高位区间波动,操作方面建议继续维持观望或者区间思路。

山东产区库存富士交易清淡,冷库发货基本以固定渠道客商发自有货源为主,部分货源不足的渠道客商少量补货,整体走货速度不快;存货商卖货积极性有所提高,整体购销随行,价格行情维持稳弱态势。

6月8日,苹果前20名期货公司(全月份合约加总)多单持仓16.96万手,空单持仓18.22万手,多空比0.93。净持仓为-1.26万手,相较上日减少4887手。

据统计,近两年价格和净持仓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88,两者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同向性)。


一手苹果手续费10.0元,保证金9000,上市国企A级期货公司


手续费交易所基础上+1分钱,保证金+0%,上市国企A级期货公司


苹果期货交流论坛

“保险+期货”助力脱贫攻坚论坛在甘肃平凉举行

8月26日,郑商所联合平凉市政府、银河期货举办的“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保险+期货”助力脱贫攻坚(平凉)论坛在甘肃省平凉市举行。会上,甘肃静宁苹果“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正式签约启动。来自郑商所、甘肃省金融局、甘肃省农村农业厅、甘肃银保监局、平凉市政府、静宁县政府相关负责人以及合作社代表、多家大型金融机构代表参加了项目启动仪式及培训会。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论坛旨在发挥“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品牌效应,发挥苹果期货在惠民安农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交易所、期货公司与当地政府联动机制,建立期货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

平凉市常务副市长叶剑芳在会上介绍说,平凉市静宁县是农业农村部划定的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果品产业经过连续30多年的发展,果园总面积稳定在百万亩以上,是全国苹果规模栽植第一县,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苹果之乡”。“静宁苹果”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评为“*”,品牌价值达到134亿元,2019年全县果品产量88万吨,实现产值39.6亿元,人均果品收入5800元,苹果产业已真正成为助农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但是,近年来受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果农收益无法有效保障,“果贱伤农”现象比较普遍。

特别是今年一季度疫情的影响下,当地苹果产业遭到冲击,果农收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介绍,由郑商所支持,静宁县政府指导,人保财险、银河期货、大地期货、南华期货共同承办的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覆盖了静宁县域全部的苹果种植贫困户,以及3个深度贫困村和部分龙头合作社,参保果农共计5903户。据悉,这是郑商所县域全覆盖项目连续第二年、试点项目连续第三年落地在静宁,也是甘肃省*一个郑商所支持的“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项目。可以说,项目开展有效地保护了农户利益,充分发挥了金融服务“三农”的优势,助力静宁县的脱贫攻坚工作。

“今年的项目投入保费2256万元,为静宁县5900多户苹果种植未脱贫户、边缘户、监测户及相关果农承保苹果4.8万吨。该项目的实施,必将进一步打通静宁苹果产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推进苹果产业深度开发,带动果农保收增收、脱贫致富。”叶剑芳说。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我国苹果主产区与重点贫困区域高度重合,开展苹果期货交易是期货市场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举措。苹果期货自2017年年底上市以来,运行质量稳步提升,改变了苹果市场长期缺乏权威、透明市场价格的局面,也为生产经营主体管理价格风险提供了工具,为利用“保险+期货”模式直接服务果农稳产增收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保险+期货”是一种可以有效转移分散价格风险的市场化保障机制,顺应了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优化调整的方向,丰富了国际农业补贴政策工具箱。

“‘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连续三年落地在甘肃静宁,这是期货市场与静宁县多层次、多领域的帮扶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有效地将扶贫工作的输血功能转变为造血功能,对产业脱贫、金融富民具有深远意义。今年2月静宁苹果在新三板上市,成为陇东地区首家上市公司,这标志着品牌价值139亿元的‘静宁苹果’正式踏入中国资本市场。”银河期货副总经理张淼宁在会上说。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郑商所2016年至2019年累计投入1.3亿元,支持开展了75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承保棉花4.1万吨、白糖33.3万吨、苹果5.7万吨,覆盖新疆、甘肃、广西、云南等11个省(自治区),50余个县(团场),其中32个为*贫困县,惠及农户10万余户,累计赔付金额超1亿元。2020年郑商所继续深入推进“保险+期货”试点建设,点面结合,以面为主,试点规模进一步扩大。

本文源自期货日报网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