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594股票(深圳能源股吧)

2022-06-21 13:19:54 证券 group

002594股票



本文目录一览: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20日,比亚迪(002594.SZ)发布海洋系列第二款车型——海豹,定位于中型轿车,售价在21.28-28.98万之间,*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充电15分钟,可行驶300km),续航里程为550-700公里,百公里加速低至3.8秒。根据比亚迪官网信息,海豹上市7小时内预售订单已经达到22637辆,热度极高。多家券商看好比亚迪及相关产业链,还有CTC技术的发展。相关概念股:福耀玻璃(600660.SH)、德赛西威(002920.SZ)、上声电子(688533.SH)、伯特利(603596.SH)、保隆科技(603197.SH)和科博达(603786.SH)等。

据了解,海豹的卖点主要有:

1)动力性能,*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充电15分钟,可行驶300km)、iTAC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和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底盘悬挂。

2)智能化方面,拥有5个摄像头、6个超声波雷达和3个毫米波雷达,车内配备DiLink车机系统、15.6英寸可旋转液晶中控屏,高配版搭载HUD抬头显示,可选配多功能EC光感天幕。

据官方介绍,此次比亚迪的CTB技术是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简称,它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形成一个整体,取消了传统的电池包的概念,让电池系统成为整车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在提高车身结构强度、简化生产工艺的同时,提升整车安全性,意在打造出*“撞不断的电动汽车”。

然而,2022年上半年,疫情超预期的扩散,整个汽车产业链都陷入了停工停产的危机中。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4月我国乘用车销量104.4万辆,同比下滑35%,环比下滑34%。5月1-15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48.4万辆,同比去年下降21%。据中汽协统计分析,2022年1-4月,比亚迪销量逆势大涨,广汽和奇瑞增速略低,其他企业均呈下降。

还有,今年1-4月,在10-20万元车型销量中,比亚迪秦PLUS、宋PLUS都进了前五,汉在25万元以上车型销量中*。

多家券商看好比亚迪及相关产业链,还有CTC技术的发展。其中,平安证券研报称,比亚迪停产纯燃油,在电车赛道率先实现弯道超车,在自研自制电动核心技术的加持下,整车品牌不断实现向上突破,公司的整车品牌向上之路对我国自主品牌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华西证券表示,看好比亚迪技术驱动产品力及品牌力持续向上,公司依托DM-i及E3.0两大先进技术平台,技术驱动产品量价齐升,高端化路径清晰,同时垂直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化抵御行业不可抗力影响。

天风证券认为,CTC方案是未来电动汽车电池成组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电动汽车对于便捷性、轻量化的要求提升,CTC将逐渐成为技术研发和应用的重要方向。

在行业人士看来,CTC技术或将成为动力电池的“*形态”。“CTC技术取消了模组、电池包,将电芯直接集成至底盘,在减重、优化车身布置方面具备较强优势,我们认为CTC技术或成为未来纯电车身及底盘架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中金公司在研报中表示。

比亚迪产业链相关概念股:

福耀玻璃(600660.SH):提供汽车玻璃、全景天幕;

德赛西威(002920.SZ):提供液晶仪表、自动泊车系统;

上声电子(688533.SH):提供车载音响(扬声器);

伯特利(603596.SH):提供线控制动;

保隆科技(603197.SH):提供空气弹簧;

科博达(603786.SH):提供底盘域控制器、悬架控制器;

广东鸿图(002101.SZ):提供DMI电机壳、支架、电池托盘等;

美格智能(002881.SZ):提供车载模组;

泉峰汽车(603982.SH):提供变速箱阀体;

中鼎股份(000887.SZ):提供空气悬架空气供给单元;

蓝黛科技(002765.SZ):提供混动DCT减速器;

安泰科技(000969.SZ):提供OBC共模组件;

川环科技(300547.SZ):提供新能源冷却胶管;

福达股份(603166.SH):提供混动曲轴、纯电电驱系统的齿轮。




深圳能源股吧

深圳能源2022年6月15日在深交所互动易中披露,截至2022年6月1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7.92万户,较上期(2022年5月31日)增加1678户,增幅为0.94%。

深圳能源股东户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10日公用事业行业上市公司平均股东户数为8.22万户。其中,公司股东户数处于3万~5.5万区间占比*,为27.83%。

公用事业行业股东户数分布

股东户数与股价

自2022年5月10日以来,公司股东户数连续3期上涨,截至目前增幅为1.72%。2022年5月10日至2022年6月10日区间股价上涨11.88%。

股东户数及股价

股东户数与股本

截至2022年6月10日,公司*总股本为47.57亿股,且均为流通股。户均持有流通股数量由上期的2.68万股下降至2.65万股,户均流通市值17.49万元。

户均持股金额

深圳能源户均持有流通市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根据Choice数据,截至2022年6月10日,公用事业行业A股上市公司平均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为20.54万元。其中,25.22%的公司户均持有流通股市值在8.5万~13万区间内。

公用事业行业户均流通市值分布

深股通持股

2022年6月10日,深股通持有深圳能源的股份数量为5670.74万股,占流通股本的1.19%,较上期(2022年5月31日)的5092.67万股上升11.35%。

深股通持股图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大数据生产,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02594股票行情

文/乐居财经李姗姗

在传闻近一年时间后,“比亚迪向特斯拉供应电池”的话题,再度被顶上热搜榜。

6月8日,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廉玉波在接受CGTN主持人采访时透露,比亚迪将为特斯拉提供电池产品,并表示比亚迪尊重特斯拉,他与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也是好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截止发稿前,CGTN主持人已将此前发布的比亚迪采访视频删除。而针对“比亚迪将向特斯拉供应电池”一事,特斯拉相关人员回应表示,“我们没有听到这个信息。”

实际上,去年8月份就有消息称,比亚迪将于今年第二季度向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虽然没有实锤,但比亚迪*公开评论合作事项,也为未来真正开展合作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昔日“冤家”如今变身“好朋友”,实则为各取所需。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为了降低成本、满足产能和平衡供应的需要;于比亚迪而言,则是快速提升电池出货量的诉求。

受消息影响,宁德时代(300750.SZ)股价受挫。6月9日,其股价大跌6.23%,为近一个月内*单日跌幅,报收431.35元/股,总市值10054亿元,较前一日蒸发668亿。

而另一边的比亚迪(002594.SZ)风头无两,销量一路开挂的同时,股价、市值连续攀升,至6月10日其总市值突破万亿大关,成为国内首个跻身万亿俱乐部的汽车公司。

繁华的背后,是比亚迪难掩的“硬伤”,盈利能力短板、品牌力不足,再加上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频现自燃,以及“排污门”事件,比亚迪在成为“迪王”之际,身后仍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

“比特”合作,各取所需

一直以来,比亚迪被当作是对特斯拉电动汽车霸主地位的*威胁,二者的关系也长期走互怼、互嘲路线。而今两大“冤家”却频频传出“牵手”的消息且无限接近官宣,实则是因为其中有着无法拒绝的利益诱惑。

一方面,于比亚迪而言,是快速提升电池出货量的诉求。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初,比亚迪将其零部件业务拆分,成立了5家弗迪系公司,其中一家是弗迪电池。自此,比亚迪电池业务开始独立运营,开展动力电池外供业务,外供产品主要是2020年推出的“刀片电池”。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表示,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向全行业外供,几乎每一个人们能想到的汽车品牌,都在与弗迪电池洽谈合作。未来,刀片电池将陆续搭载在国内外各主流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上。

然而,事与愿违,比亚迪的电池外供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2021年起,多款比亚迪电池外供车型陆续上市,包括滴滴D1、红旗E-QM5、长安福特MustangMach-E等。但这三款车型均非热门车型,只有福特MustangMach-E有过比亚迪电池的大规模外供,搭载的却是比亚迪NCM811三元锂电池,并非比亚迪最想卖的刀片电池。而其中的滴滴D1,则因滴滴出行APP被监管下架,一度出现大批网约车车主退车维权的情况。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开发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丰田汽车、一汽红旗、中通客车、长安等客户。消息面上,比亚迪还有望和蔚来汽车和大众汽车开展合作。

可以看出,比亚迪一直在为扩大其动力电池外供“战场”而努力,但成效似乎并不大。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库》,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94.16GWh,同比增长108%,其中比亚迪以装机量9.99GWh排名第四,不仅落后于宁德时代、LG和松下,且仅有宁德时代的三分之一。

而进入特斯拉供应链之后,则有助于比亚迪进一步吸引更多国内外新能源车企,彼时有望赶超竞争对手。

另一方面,对于特斯拉来说,是为了降低成本、满足产能和平衡供应的需要。

目前,特斯拉已经拥有多家电池供应商,其中韩国LG、日本松下主要提供三元锂电池,而磷酸铁锂电池则由国内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供给。

马斯克在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转向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尤其是Model3和ModelY两款车型。

与此同时,根据马斯克的产能目标,到2030年特斯拉的产能将达到2000万辆,为2021年的20倍,这使得特斯拉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量激增。

为了满足产能,特斯拉需引入更多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且通常来讲,新能源车企在同类电池供应中一般会选择多家企业,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弱化供应商话语权。

若比亚迪加入,意味着特斯拉在中国的供应链进一步多元化、平衡化。

分食“宁王”蛋糕

“比特”联手,中伤的是动力电池行业“大哥”宁德时代。

目前,特斯拉是宁德时代*的客户。2021年,特斯拉向宁德时代采购了总价值130.4亿元的动力电池,贡献了宁德时代全年营收的10%。

眼下,特斯拉有意对上海超级工厂进一步扩产。上海超级工厂去年产能达到48万辆,扩产后有望进一步增加至100万辆,这对动力电池有着明显的增长需求。在目前仅有宁德时代供货的情况下,比亚迪有望从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分得不小的市场份额。

而比亚迪的进场,则意味着宁德时代将不再是特斯拉*国内供应商,对其地位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因为比亚迪的加入,宁德时代在特斯拉的议价空间将被压缩。

受此消息影响,6月9日,宁德时代股价大跌6.23%,为近一个月内*单日跌幅,报收431.35元/股,总市值10054亿元,较前一日蒸发668亿。

除了争夺特斯拉的订单份额,实际上,比亚迪也是宁德时代在国内市场*的对手。

从技术角度来看,宁德时代是三元锂电池的主要供应商,而比亚迪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拥趸。围绕技术,二者曾就电池针刺试验、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等话题,不止一次发生过激烈的“互怼”。

作为国内最早发力动力电池的企业之一,比亚迪曾是不折不扣的行业老大。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场占有率达到69%。

然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却剧降至32%。与此同时,能量密度更大的三元锂电池的市占率从27%飙升至65%。也正是在那一段时期,宁德时代凭借其在三元锂电池领域的优势,反超比亚迪成为动力电池老大。

如今,随着国家对电动汽车补贴的逐步退坡,动力电池领域的力量对比也发生变化。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54.5GWh,其中三元锂电池装机量为74.3GWh,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为79.8GWh,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完成了对三元锂电池的反超。

而正因如此,比亚迪又从行业中重新崛起。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时代装机量位列国内企业第一,市场占比为52.1%;比亚迪位列第二,市场占比为16.2%。2022年1-4月,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的市场排名未变化,但双方差距进一步缩小,其中宁德时代市场占比降至47.29%,比亚迪市场占比增至22.75%。

另外,从产能布局上,也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比亚迪追赶宁德时代的态势。根据规划,宁德时代在2025年之前电池产能将达到670GWh以上,而比亚迪2025年的电池产能也有望达到600GWh左右,双方的产能将位于同一水平线。

二级市场上,比亚迪已突破万亿市值。6月10日,比亚迪股价走势强劲,盘中一度摸高至350元/股,最终收涨8.19%,报348.8元/股,创下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0154亿元,距反超*市值10582亿元的宁德时代,夺得“深市*市值公司”的头衔仅有一步之遥。

比亚迪的“硬伤”

万亿市值的背后,是比亚迪近期不断的利好消息,对其股价提振作用明显。

数据显示,5月份,公司销售新能源汽车11.49万辆,同比增长250%。这一成绩在同期国内车企中*,与跟随者拉开显著差距,5月特斯拉中国经产能恢复后销量达3.2万辆,“蔚小理”等新势力恢复至1万辆左右。

这也是比亚迪连续3个月销量超10万辆,1-5月累计销量已破50万辆。在年度业绩会上,比亚迪定下今年销量目标在150万辆至200万辆区间。由此来看,比亚迪或可如期实现该目标。

尽管销量数据亮眼,却难掩比亚迪的“硬伤”。

财报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比亚迪营业收入为668.2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8亿元。

在毛利率上,比亚迪一季度录得12.04%,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72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低。同时,相比特斯拉29.11%的毛利率,比亚迪的盈利能力并不突出。

毛利率下滑,除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还与比亚迪的品牌力不足密切相关。

据悉,比亚迪的车型主战场在10-30万元区间。而2022年一季度其平均销售价格为15.8万元,仍处在低端位置。

与此同时,虽然比亚迪已凭借DM-i混动系统、E3.0平台和刀片电池迅速抢占新能源市场,但其在品牌力上还未扛起国产品牌的大旗。目前,比亚迪依靠汉、唐和*的海豹车型冲击高端市场,但在30万元以上的价位上,其主力车型较少。

比亚迪5月中旬发布的腾势D9,预售价格区间为33.5万元-66万元;明年上市的硬派越野车,价格区间预计将在80-150万元。这两款车型是比亚迪品牌向上的重要尝试,但仍有待市场检验。

此外,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刀片电池号称“永不自燃”。然而2022年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比亚迪已在广西、上海、福建、海南等地发生累计7起自燃事件。

而此前的比亚迪长沙工厂污染事件,至今也还没有下文。公开信息显示,比亚迪及其子公司,因环保问题,先后在深圳、成都、长沙、天津等地被处罚多次。

在跨上万亿市值、销量攀升之际,比亚迪还有诸多难题待解。




比亚迪002594股票

6月14日丨比亚迪(002594.SZ)公布,截至2022年6月13日,公司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累计回购A股股份的数量为551.10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189%,*成交价为人民币358.58元/股,*成交价为人民币293.37元/股,回购资金总额约人民币18.1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此次回购方案已实施完毕。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002594股票》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002594股票、深圳能源股吧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