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在各类公考中,复言命题中的假言命题都是出题较多的一个知识点,假言命题除了涉及条件、推出关系外,还涉及到联言命题以及选言命题等,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想要真正学会假言命题还需要理清各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才可以在解题的时候游刃有余,从容应对。
【例题1】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合法。
与以上论述等值的是:
A.如果双方事人的行为都是自愿的,就会收到法律的保护
B.如果双方事人的行为都是自愿的,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C.只有双方事人的行为合法,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受到法律的保护
D.如果双方事人的行为不合法,就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不受到法律的保护
【中公解析】:答案为CD。首先需要分析题干的推出关系: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行为是否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且是否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当事人的行为是否合法,A、B选项的两个命题之间并不存在推出关系,故排除。C选项,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其推出关系为: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且受到法律的保护→双方事人的行为合法,与题干的推出关系一致。D选项推出关系为:双方事人的行为不合法→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且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对于题干来说,其逆否命题为:双方事人的行为不合法→不会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或不受到法律的保护,D选项的推理是题干逆否命题的一种情况,也是等值的关系。
【例题2】只要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里,就会有野生灵芝生长。紫金山林区没有野生灵芝生长。若以上判断为真,可以推出哪项结论?
Ⅰ.紫金山林区湿度不高并且光线不昏暗;
Ⅱ.如果紫金山林区光线昏暗,则肯定湿度不;
Ⅲ.如果紫金山林区湿度高,则肯定光线不昏暗.
A .仅Ⅰ
B.仅Ⅱ
C.仅Ⅱ和Ⅲ
D.都能推出
【中公解析】:答案为C。题干的推出关系为: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里→会有野生灵芝生长,没有野生灵芝生长→湿度不高或光线不昏暗。对于题干的逆否命题来说,到底是湿度不高还是光线不昏暗,两个支命题无法确定是哪一种情况成立,所以命题Ⅰ:紫金山林区湿度不高并且光线不昏暗,只是“湿度不高或光线不昏暗”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但无法进行具体的确定,故排除A。Ⅱ否定了光线不昏暗,则湿度不高必然成立。Ⅲ否定了湿度不高,则光线不昏暗必然成立。故Ⅱ和Ⅲ 成立,选择C选项。
如果我们把这两道题目放在一起出现,出现错误的几率就会提高,问题就出在对这类题目中出现的“可以”究竟该怎么理解的问题。“可以”就是能的意思。当然在这一类的逻辑题目中,我们不是要去重点分析这个词语如何理解,而是去着重分析这个知识点:
A且B→C,非C→非A或非B,非A或非B是包含三种情况的;(1)非A;(2)非B;(3)非A且非B;这三种情况任何一直成立,非A或非B都是成立的。非A且非B这是其中的一直情况,无法保证一定是这种情况成立。
所以,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掌握基本知识是第一步,同时还需要在做题的时候分清不同题目的差异,全面把握,而不是一直陷入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熟能生巧,平时多进行练习并归纳总结不同类型的题目,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更多内容可关注新余中公微信*offcnxinyu和中公教育熊老师微信17779092916,
新余中公教育地址:城北仙来中大道58号复兴大厦4楼
1月7日丨恒信东方(300081.SZ)公布,持股0.09%的*管理人员李小波计划自该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062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02%。
持股0.09%的*管理人员傅葳计划自该公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062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02%。
持股0.33%的*管理人员陈伟计划自该告披露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49.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08%。
新闻正义网
同一刑法用语可能具有不同含义,在刑法适用时应作不同解释。作为刑法用语,“可以”自身语义的模糊性,直接制约刑法规范的准确理解和正确适用。笔者基于刑法解释学的立场和方法,探究刑法用语“可以”的规范含义,对于准确理解相关刑法规范、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第一,基于规范目的,将“可以”解释为“一般应当”。首先,原则上将“可以”解释为“一般应当”。在规范逻辑上,“可以做某事”与“可以不做某事”之间是下反对关系,两者能够同时成立;但是,法律规范蕴含着价值取向,并非中立的行为规范。因此,价值判断是刑法解释的重要考量要素。司法机关适用“可以”型授权性刑法规范,应当准确把握立法价值取向。例如刑法第19条,对于聋哑人或者盲人犯罪,原则上“一般应当”从宽处罚,否则违背人道主义的立法价值取向。再如,刑法第67条、第68条“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可以”,也要理解为“一般应当”。而且,*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亦予以明确,“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的,一般应依法从轻、减轻处罚”。其次,将“可以”解释为“可以不”是例外适用。在司法实践中,理解适用刑法用语“可以”,不能依循“因为‘可以’,所以‘可以不’”的逻辑。原因在于:在规范逻辑上,虽然“可以做某事”与“可以不做某事”能够同时成立,但是,由“可以做某事”并不能当然地推出“可以不做某事”。而且,相关规范性司法文件已明确规定“可以”的例外适用情形。譬如,根据司法解释,虽然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但属于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被告人主观恶性深等情形的,“可以不”从宽处罚。此外,将“可以”解释为“一般应当”是原则,“可以不”为例外,是体系解释的当然结论。刑法第8条即是适例:外国人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一般应当”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可以不”适用本法。
第二,基于逻辑推理,将“可以”解释为“应当”。逻辑推理是刑法解释的分析工具。首先,运用逻辑推理能够推导出“可以”的规范含义是“应当”。根据刑法第48条第1款,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应当判处死刑”就是只能判处死刑,而不允许判处无期徒刑及以下刑罚。根据执行方式不同,死刑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死刑缓期执行不是独立刑种,而是死刑执行制度,仍属于“死刑”这一概念的外延。根据逻辑原理,“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执行”是非此即彼的不相容选言关系。依据不相容选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其一选言肢,必然肯定另一选言肢;因此,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应当”(必须)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必然能够逻辑地推导出“应当”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其次,运用反证法能够证明该条款的“可以”不得解释为“可以不”。假设本条款的“可以”判处死刑缓期执行,能够解释为“可以不”判处死刑缓期执行,那么,不是对被告人判处无期徒刑及以下刑罚,就是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如果对被告人判处无期徒刑及以下刑罚,这与对其“应当”判处死刑相互矛盾;如果对被告人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这与对其“不是必须立即执行”自相矛盾。所以,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并非“可以不”对其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根据规范逻辑推理规则,“并非可以不做某事”等价于“应当做某事”;因此,并非“可以不”对其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就是“应当”对其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法院2010年《人民法院工作年度报告》指出:“将统一死刑适用标准,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均依法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之前所用措辞是确定性用语“均依法”,而不再是模糊性用语“可以”。亦即,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只要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就应当确定地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第三,基于权利保障,将“可以”解释为“有权”。首先,刑法解释应当坚持允许与禁止相结合的法治理念。对于公民权利,法无禁止皆自由;对于国家权力,法无授权皆禁止。刑法解释应当充分确认并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设定权利规范,必须科以义务主体一定作为或者不作为义务;否则,授权性规范的立法目的就可能因义务主体不履行义务而落空。如果把“可以”解释为“有权”,就相应地明确了义务主体保障权利主体实现权利的义务;同时,既能凸显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又能产生建议、鼓励权利主体积极行使权利的法律效果。其次,根据合宪性解释,可将“可以”解释为“有权”。刑法的解释结论应当与宪法的规范含义相一致,不得与宪法规范相矛盾。一般认为,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范主要是权利规范。运用合宪性解释探究刑法的真实含义,“能够有效发挥宪法规范对刑法解释活动的限制功能”,以确保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实现。如果刑法用语存在多重含义或者含义不明,应当“将宪法的价值判断放在首位”,结合宪法确定刑法用语的真实含义。对于授予公民权利的刑法规范,将“可以”解释为“有权”,能够充分体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和法治精神,是合宪性解释的当然结论。据此,刑法第43条第2款的“可以”均应解释为“有权”,亦即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有权”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有权”获得酌量报酬。根据宪法,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劳动报酬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将本条款的“可以”解释为“有权”,属于合宪性解释。类似地,刑法第98条的“可以”同样应当解释为“有权”: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近亲属也“有权”告诉,从而更好保障被害人权利。在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应当运用刑法解释原理,参照司法解释等规范性文件,准确把握刑法用语的真实含义;运用类案检索方法,遵循类似案件类似处理原则,有效规范和约束自由裁量权,提高刑法适用的确定性。对于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可能不认同处理结论的案件,应当有预见性地充分释法说理,*限度实现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诉讼案例研究中心)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一)默写(12分)
1._______________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3.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_______________ ,自缘身在*层。(《登飞来峰》王安石)
5._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望岳》杜甫)
6.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 。(《泊秦淮》杜牧)
(二)基础知识运用(6分)
7.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鞠躬尽粹(jū)陡峭(qiào)盘虬卧龙(qiú) 绸密(chóu)
B.锲而不舍(qì)瞬息(shùn)忧心忡忡(zhòng)吞噬(shì)
C.颠沛流离(pèi)呜咽(yè)诲人不倦(huì)迸溅(bèng)
D.海市蜃楼(shèng)憎恶(zēng)耀舞扬威(yào)修葺(qì)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卖油翁》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一部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C.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心系国事。
D.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赞美了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表达了热爱和留恋农村生活的情感。
9.科学幻想展示了人类对未来的大胆想象,请你为同学推荐一本科幻著作《 》,并说说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一)根据要求,完成10-12题(7分)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在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找到一对意义相反的名词,并解释它们的意思。(2分)
词语( )解释: —词语( )解释: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开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本文的主旨句,其中“ ”字可谓文眼,作者 (人名)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他
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3—15题(7分)
北人学没①
南方多没人②,日与水居③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④然哉?必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⑤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节选自苏轼《苏东坡集·日喻》。②没人:会潜水的人;没,mò,深入水中。③居:处,相处。④苟:轻易,随便。⑤壮:成年,壮年。
13.请辨析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的意义。(2分)
(1)水之道()(2)见舟而畏之()
14.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其言试之,未有不溺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文给我们的启示与课文《 》类似,都表明了
的道理。(3分)
正午牡丹
宋 沈括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精粗①。丞相正肃吴公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②,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③。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古人笔意④也。
【注】①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②披哆而色燥:松散下垂颜色发干。③房敛而色泽:花房收敛色彩鲜艳润泽。④笔意:这里指画作的意境。
6.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何以明之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7. 吴公能一眼指出画是“正午牡丹”的依据是:(用原文语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识画之妙,非得______________不可。
(一)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北斗导航系统
①GPS已经很好用了,中国为什么还要做一个北斗导航呢?因为GPS不属于中国。我们日常使用的GPS导航所用的卫星信号,主要来自于美国空军从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投入建设的GPS,它一直占领着全球定位的民用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受惠于GPS定位系统,但同样也能够一直感受到这套系统的潜在风险。如果战争中GPS服务遭到了人为的暂停或干扰,那么依赖于GPS的所有武器装备都将无法使用,后果不堪设想。
②你可能会问北斗稳吗?相当稳。现在天上正飞着几十颗卫星,你能在全球任何时间和地点搜到6颗以上的北斗卫星,而在我们生活的亚太地区最少能够搜到12颗北斗卫星。在吸取了GPS,伽利略和俄罗斯的格纳斯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北斗的设计之初就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思路,三种轨道,三种频段,保证了信号质量和抗干扰能力,定位也更*。
③在四川广汉搭载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在水田里面自动转换插秧,它能够自动规划*的路线自动完成插秧作业。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秧劳作。在甘肃的田间安装了北斗终端的农机,用于马铃薯和玉米的插种工作,在北斗信号的加持下,农机作业的误差可以控制在1-2厘米,效率提高了20%-25%。北斗正在疯狂输出市场价值,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达到了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④北斗还能干什么?它还能用来救人性命。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灾区曾与外界失去一切联系,正是北斗导航系统在救灾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架起了抗震救灾指挥部与灾区一线指挥机构的沟通桥梁。
⑤在目前整个卫星定位市场上,虽然GPS仍是主流,但是北斗具备非常强的竞争优势。北斗的产品已经输出到了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5亿。中国的北斗,正在成为全球的北斗。
9. 第②段画线句说明了北斗导航系统具有(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的优点。
10. 阅读文章③④两段,概括北斗导航系统的作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第④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一切”不能删去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12. 有人认为下列材料放在文中第④段最合适,你认为呢?理由是什么?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北斗系统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北斗卫星导航的无人机可以根据需求快速*投送应急物资。在湖北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机,被广泛的用于区域内的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以达到5000平方米,并能覆盖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
(二)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九千声“起立”
毕淑敏
①我七岁时,就读于北京海淀区建设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某天放学回家,我对父亲说,爸,我当上了主席。爸吓了一大跳,说,什么……主席?我说,班主席。
②说起来,“主席”这个词,是中国土特产。古时没桌椅,老祖宗席地而坐历史悠久,大约到了唐代,才出现了真正的椅子。席地有讲究,不是没章法的胡乱坐。客人在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主家专有席位上,称为“主席”。
③我的班主任名为白玉琴。一年级第一学期,我操行评定为“优”,当选三好学生,白老师随即宣布我为班主席。我很茫然地说,我不会当班主席,不知道该干什么。在这之前,班上并无这个职务。微信*:沈姐的语文课堂。估计白老师在第一个学期中,暗中观察学生,未曾轻易委任。
④白老师说,不用你干什么,每天上课时,铃声响,老师走进教室,你喊“起立”。再有,你必得要学习好,*是全班第一。其他还有一些小事儿……
⑤学习,对我来讲不算太难,其他小事儿也不是问题。最难是班主席要天天喊“起立”。白老师没教我怎样才能发出“起立”的指令,真真难煞人。
⑥最喜欢准时踩着铃声进教室的老师。铃声起,老师脚尖正好迈进教室门槛,我不失时机地大喊“起立”!全班同学噼里啪啦站起来,齐声喊道,老师好!老师颔首,回复:同学们好!请坐下……大家又噼里啪啦坐下去,任务完成,心情舒畅。
⑦有时候,老师会提前到教室,和大伙儿聊天……上课铃响,老师并不马上起身走向讲台,而是继续拉家常。这时我就陷入为难的境地。喊早了“起立”,老师意犹未尽,话才说一半儿,被迫起身,悻悻然瞪我一眼;喊晚了,老师已一个箭步冲上讲台,大家还懒散呆坐。老师感觉同学们不够尊崇,也易迁怒于我。
⑧所以,每逢课间,同学们利用点滴时间拼命玩耍,我却轻快不起来。上厕所都惦记着下一堂课的“起立”指令,如何适时发出,小小心灵体验到人生最初的焦虑。
⑨最可怕的局面是——本堂老师原已把脚尖踢到了门框内,我也当机立断喊出“起立”,同学们也噼里啪啦站起来……老师忽又想起某事,比如忘带授课笔记,没把教具备齐……总之,老师身体急转弯,撤了。
⑩可以想见尴尬,一干人等傻乎乎地站着。小小班主席,有喊“起立”的职责,却无说“请坐下”的权力。同学们很快就不耐烦了,他们不敢埋怨老师,只能把怨气撒在我头上。哎,班主席,怎么回事啊,你看清楚了吗?老师根本就没来呢,瞎指挥,乱发命令,害得腿都酸了……我百口莫辩呆呆站着,四周包裹着粘腻的凝滞。我只好开导自己:老师不进来,我有什么法子?若有谁忍不住噗通坐下,我假装没看见……
⑪幸好这种令人烦恼的时刻并不太多,一年中的频率不超过五次。
⑫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共当过十一个学期的班主席。按每天六堂课计算,一年会喊近两千次起立。刨去假期和自习课体育课,整个小学期间加起来,累计发出超过九千次“起立”的口令。
⑬我至今不知老师选拔我做班主席的标准是什么。
⑭终于找到了机会问问她。白玉琴老师年过八十,我也六十多岁了,和同学们到她家做客。老人家忙着煎炒烹炸一道道布菜,好像我们还是当年的孩童,而她正值风华正茂的壮年。我嘴里一边嚼着红烧鱼块,一边思忖着在某个合适空档,插嘴问,白老师,您当年为什么在全班孩子里选我做了班主席?
13. 下列省略号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
A. 爸吓了一跳,说,什么……主席?
B. 其他还有一些小事儿……
C 老师颔首,回复:同学们好!请坐下……
D. 瞎指挥,乱发命令,害得腿都酸了……
14. 本文写了“我”喊“起立”的三种情况,请概括。
(1)老师踩着铃声进教室,“我”随铃声起大喊“起立”,完成任务,心情舒畅;
(2)老师提前到教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进了教室又出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内容增加了文章的知识性、趣味性。
B. 白玉琴老师注重让学生通过磨炼得到成长。
C. 文中多处写“我”内心活动,突出成长过程的重要。
D. “我”对白老师十一个学期让“我”做班主席深表不满。
16. 请从内容、结构、表达等方面,简析本文标题的好处。
17. “我”到底问还是没问,请结合全文内容,合理设想,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字数不少于20字。
【答案】13. A 14. ①. (2)“我”难以适时喊“起立”,心里焦虑; ②. (3)“我”随铃声喊“起立”却遭同学埋怨,心里烦恼 15. D
16. 标题概括了本文所写的主要事件,即喊“起立”一事;每一次喊“起立”,对“我”都是一次成长的磨炼,九千声“起立”就是九千次磨炼;突出了本文要表达的人的成长需要经受磨炼的主旨。标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新颖有趣、醒目有力,“九千声”的数量给人以震撼,能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7. 原文:没有问。那鱼刺多,生怕被卡住,在老师面前出丑,终于没能问出口。心底里也怕白老师说,为什么啊?我已经忘了这件事儿啦!
问了。当大家说到童年趣事时,我赶紧问老师当年选我做班主席的原因。白老师笑眯眯地说:“丫头,那是要磨炼你的心理素质,光是操行好、成绩好怎么行?”
【答案】9. ①. (1)信号质量好; ②. (2)抗干扰能力强; ③. (3)定位更*
10. ①. (1)支撑行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或: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②. (2)用于抗震救灾中,救人性命。
11. “一切”是“所有”“全部”的意思,在文中指汶川地震发生时,灾区和外界失去了所有的联系,情况十分危急,如删去,就无法突出北斗系统在抗震救灾方面的重要意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2. 可以。这段文字介绍了北斗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用一个“也”字紧承第4段所写的北斗导航系统在汶川救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的例子(或:放在第4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北斗系统在抗震救灾中能救人性命。
(二)基础知识运用(6分)
7.C(2分)
8.B(2分)
9.略。课内课外皆可,理由要与著作对应。(2分)
二、文言文阅读(14分)
10.(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2分)
1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分)
12.馨;刘禹锡;甘于淡泊、不慕荣利、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等皆可(3分)
13.(1)的;(2)它,指船。(2分)
14.按照他们说的(诀窍)到河里去尝试(潜水),没有不淹死的。(2分)
15.《河中石兽》(1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2分)
【答案】6. (1)证明,说明,明确(2)善于,擅长
7. ①. (1)其花披哆而色燥 ②. (2)猫眼黑睛如线
8. 善于观察(意思相近即可)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可以是什么意思》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可以是什么意思、300081相关的财经新闻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的鼓励。
在网上平台嬴钱风控部门审核提现失败,网上被黑的情况,可以找...
在平台好的出黑工作室都是有很多办法,不是就是一个办法,解决...
农银理财和农行理财的区别是什么含义不同。农银理财是农业银...
炒股太难?小编带你从零经验变为炒股大神,今天为各位分享《「华利集团公...
本文目录一览:1、20部德国二战电影2、元宇宙概念股有哪些股票...